在一些古詩詞中也使用了一些修辭手法,請默寫一首,並指出其中的修辭

2021-03-26 07:08:13 字數 5806 閱讀 3251

1樓:閩試教師

(1)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出自《望廬山瀑布》,運用了(誇張)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出自《江雪》,運用了(誇張)

(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出自《絕句》,運用了(對偶)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出自《贈汪倫》,運用了(誇張)

古詩中經常會用到一些修辭手法,請指出下列詩句出自哪首詩?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2樓:鳥

(1)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出自《望廬山瀑布》,運用了(誇張)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出自《江雪》,運用了(誇張)

(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出自《絕句》,運用了(對偶)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出自《贈汪倫》,運用了(誇張)

3樓:愛在元夜時

望廬山瀑布 誇張

江雪 誇張

絕句 對偶

贈汪倫 比喻 誇張

4樓:第一次飛

望廬山瀑布,比喻;江雪,誇張;絕句,對仗;贈汪倫,比喻誇張

古詩中經常會用到一些修辭手法,請指出下列詩句出自哪首詩,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5樓:止恆鈕羅

(1)飛流直下三千尺bai,疑是銀河落九天。du出自《zhi望廬山瀑布》,運用了dao(誇張)(2)千山鳥飛絕,版萬徑人蹤滅。

出自權《江雪》,運用了(誇張)

(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出自《絕句》,運用了(對偶)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出自《贈汪倫》,運用了(誇張)

唐詩中的修辭手法

6樓:匿名使用者

修辭手法:

1,比喻 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遙望洞庭山水色,**盤裡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詩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做銀盤裡的青螺,色調淡雅,山水渾然一體。

2,借代 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徵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

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誇張 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髮,詩人用誇張的手法寫白髮竟有「三千丈」那麼長,可見愁思的深重。

4,對偶 用結構相同、字數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從篇法結構來講,這首詩四聯八句,句句皆對仗,對得圓渾自然,不見斧鑿之痕。「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裡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

5,比擬 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的更形象、生動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梅》)

這一聯採用擬人的手法。「先偷眼」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合斷魂」一詞寫粉蝶因愛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對梅得喜愛之情誇張到極點。

6,排比 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風瘦馬」(馬致遠《天淨沙》)

純用名片語合,構成典型環境

7,設問 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

「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魯威作)

以設問開篇,點明題旨,領起下面分層次地敘述三國人物的英雄業績。

8,反問 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

「江東**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

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了歷史之必然。

9,起興 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的《錦瑟》)

首聯用瑟這種樂器起興,由此而思及「華年」。

7樓:匿名使用者

誇張:白髮三千丈(三千丈的頭髮,該有多長啊。為什麼會有這麼長的白髮,請看李白下一句,緣愁似個長!因為憂愁而頭髮變白,這三千丈的白髮,是內心愁緒的象徵)

比喻: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這裡詩人拿秋霜來比喻白髮,更增加了森冷的感覺。這種語言,並不是故弄奇巧,而是情緒深沉的慨嘆。

連無情的明鏡,也都感染了愁緒了,也都很蕭索了,至於對鏡的本人,那還用說嗎?)

8樓:老黑熊

常見的修辭格有八種,我國古詩詞(當然也包括唐詩)中常用到的有對偶、比喻、比擬、誇張、借代等。

對偶:對偶句是古詩詞中最常用的修辭形式。如:

杜甫的七絕「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冬吳萬里船」。全詩由兩組對偶句主成,不但更加形象生動,而且更加易讀易記。

比喻:如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語,小弦切切如私語」、「大珠小珠落玉盤」,用「急雨」、「私語」、「珠落玉盤」來比喻琴聲的變化,加強其形象性,使人如親耳聆聽一樣。

誇張:如一樓所舉李白《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白髮怎麼能三千丈呢,而長達三千丈的白髮,該有多深重的愁思,讀者就不難理解了。

擬人: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其實只有一個人,很冷清,拉來了「杯」與「明月」,成了三個人,一副熱鬧的畫面立刻呈現在我們面前。

所有的修辭的運用,都是為作品服務的,是為了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加深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9樓:你我他一樣的人

上面一些傢伙懂好象不少.可借用也不看一下要求.人家要說得是唐詩中的一些修辭,而你們這些卻借來了宋詞.我想就不寫了,他們都寫比較清楚了.

只是比喻中要分細一點,比如有:隱喻,明喻,竊喻,--還有」賦」的修辭手法.

其實還有好多修辭手法,只有在具體的問題才解釋.

10樓:榕榕寶寶

誇張的手法,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樣可以使詩更生動傳神。比喻的手法,例:《七步詩》中:「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這樣可以使讀者感受更深。

詩詞裡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11樓:信仰

一、用典

(一)用事:借

古抒懷,借歷史故事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立場態度等。

(二)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加深詩詞意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

二、想象

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三、聯想

由一事物聯絡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絡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四、襯托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託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

五、渲染

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六、象徵

用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也就是藉助於特定具體的事物,寄寓某種精神品質或抽象整理。

12樓:匿名使用者

1.比喻、擬人、擬物、誇張、借代、對偶、雙關、頂針、設問、反問;

2.虛實相生、虛實結合、正反結合、動靜結合、細節描寫、白描;

3.借景抒情、觸景生情、融情於景、借古諷今、託物言志;

4.襯托、對比、象徵、比興、渲染、烘托、用典、以小見大、以景抒情。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首先是字詞、語句上的修辭技巧,種類很多。

13樓:匿名使用者

1、襯托

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的近似或對立的條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表現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襯的事物顯得更加突出、形象、鮮明。襯托有正襯、反襯兩類。

利用事物的相似條件來襯托的是正襯,利用事物的相反條件來襯托的是反襯。

2、對比

對比,是為了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加強詩歌的表達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手法。它既是表現手法,也是修辭手法。

3、象徵

借用某種具體的物象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託物言志,以表達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4、烘托

烘托本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鮮明突出。用於藝術創作,與渲染不同,烘托多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鮮明。

5、比興

比興是中國詩歌中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通俗地講,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興」就是起興,是藉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或營造氛圍,或兼有「比」的意味。

6、用典

用典,也就是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藉以抒情或表達主旨。

擴充套件資料

一、正襯指利用事物的相似條件構成的襯托。它包括兩個方面:

1、 以「樂」襯「樂」

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詩中抒發對錢塘湖春行所見美景的喜悅欣賞之情,這由尾聯可以看出。中間兩聯寫春天鳥和花草的情趣和生機,是為抒發後文「最愛」之情所作的鋪墊。這裡,美好景物和喜悅情感是和諧統一的。

2、以「哀」襯「哀」

淒涼之景也可以用來烘托淒涼的氣氛,而且更為常見。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全詩集中表達的是對朋友杜甫的思念之苦,為此,第二句的「高臥」是孤獨的詩人無所事事、百無聊賴的不得已之舉,第四句的「秋聲」更是明顯地渲染了詩人悽苦的心情。

二、反襯是指利用事物相反的條件構成的襯托。這種襯托包括四個方面:

1、以「樂」襯「哀」

杜甫的一首《絕句》:「碧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前兩句是美好的春景,可後兩句是傷感的懷鄉之情。而全詩的中心恰恰是這後兩句而不是前兩句。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白,前面的美景就是為反襯後面的傷感之情服務的。

2、以「哀」襯「樂」

景是為情服務的,若全詩是「樂」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為反襯「樂」情服務的。李白的《塞下曲》:「***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前三聯寫塞下艱苦的環境條件和緊張的戰鬥生活,尾聯卻轉到寫將士奮勇殺敵的豪情,這種豪情也正是全詩的中心。這樣,我們感受到的是不畏艱苦且有著鋼鐵般意志的將士形象。這裡所謂的「哀」景,既然是用來反襯豪情的,就全然不是悲哀之景了。

3、以動寫靜

即用動態景物來表現寂靜。王維的《萍池》:「春池深且廣,會待輕舟回。靡靡綠萍合,垂楊掃復開。」詩中巧借綠萍的開合之動來反襯萍池的幽靜。

4、以聲襯寂

王維的《秋夜獨坐》:「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詩人在空堂獨坐,夜深之時,聽到了秋雨中山果從樹上墜落的聲響,昏暗不明的燈影下草蟲的哀鳴。用果落、蟲鳴之聲來寫靜,更顯得寂靜。

求一些古詩詞,求一些絕美的古詩詞!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

求一些華麗詩詞,求一些文筆華麗的古詩詞

風花雪月 找花間詞,溫庭筠 韋莊的,或者婉約派的周邦彥,馮延巳的詞。戰場情況 古詩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唐詩 李賀 雁門太守行 宋詞 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還有唐代詩人李華寫的一篇駢賦 弔古戰場文 本人想到的就這些啦 希望樓主採納!三五明月滿,四...

求中華古詩詞的練習題,急需一些古詩詞的練習題

急需一些古詩詞的練習題 中考語文 古詩詞總複習 專項訓練 跪求!練習題!急需!等!加分的!1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東坡詞 有朝一日同風起,摶扶搖直上九萬里 李白詩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岳飛詞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詩 2李白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劉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