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進漢中王時,向獻帝上表的名單中諸葛亮為何僅位列第五

2021-03-24 09:24:48 字數 5554 閱讀 5128

1樓:夏靜靜靜靜靜靜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佔據漢中,於是蜀中大臣向獻帝上表,請進劉備為漢中王。

古代爵位分王、公、候、伯等,在國家安定時能封王的很少,只有在亂世或者對國家有特別大的功勞時才能封王。曹操在建安二十一年進為魏王,劉備還只是個亭候,所以劉備要想在爵位上與曹操平起平坐也要封王,當然劉備不好意思自己上表請求封王,只好讓手下人上表。至於皇帝批不批另說,形式是要走的。

劉備進漢中王

三國志中寫道:「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領)長史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軍師將軍臣諸葛亮、蕩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徵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徵西將軍臣黃忠、鎮遠將軍臣賴恭、揚武將軍臣法正、興業將軍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上言曰:??」。

上表的名單中諸葛亮僅排第五!關羽第六,馬超反而是第一,這是為什麼呢?

馬超,在跟隨劉備之前就被獻帝封為都亭候,馬家又是世代公卿,是名將馬援的後人,名門之後,所以排在第一位。

許靖,早在漢靈帝的時候就在朝中為官,許多刺史,郡守都是他舉薦的,資歷很深,而且左將軍這個職位是非常高的,可惜沒有爵位,不然可排在馬超前面。

龐羲,資歷也比較老,但官職並不高,他與劉璋有姻親,劉備入益州,龐羲投降擁護有功,被封為左將軍司馬。他能排第三實在是幸運。

射援,漢獻帝時期,車騎將軍皇甫嵩的女婿,官職中郎將,是蜀漢名臣,劉備託孤時遺詔中特意提到的射君就是他。射援本人還是比較有能力的,蜀漢後期都有記載,此時能排第四位,也是出身高貴啊!

諸葛亮,諸葛亮排第五位,估計很多人都替他叫屈:諸葛亮是劉備非常倚重的大臣,怎麼才排第五?事實上劉備在稱帝之前,給諸葛亮的官職並不高,只是軍師將軍。

而且上表時劉備名義上還是漢臣,所以這份表單中凡是獻帝封的**都要比較靠前,以示恭敬。諸葛亮一是官職低,二是漢獻帝也沒有印象,劉備如果真把他排第一,漢獻帝看到估計都會一愣,這是誰啊?

關羽,關羽在跟曹操那段時間裡,被漢獻帝封為漢壽亭侯,排在前面應該毫無爭議,只可惜出身不高。

張飛排在關羽後面也毫無疑問。值得一提的是,關張二人雖都是亭候,但關羽的亭候是獻帝封的,張飛的亭候卻是劉備封的。

後面黃忠等人都是按照職位的高低來排的。

古人對資歷,出身的重視真是超乎想象啊!哪怕是對傀儡天子上書中都要論資排輩!

劉備領漢中王時給天子的奏章中,為何諸葛亮名列第五?

2樓:yue雪玉

主要是看官品的大小,因為在當時諸葛亮還完全沒有顯露出他的本領。

3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排第幾不重要,權力和自身價值足智多謀的他也不在乎

4樓:王王王王王思潔

建安三年(198年)十二月,劉備獲得了第一個「左將軍」的軍職,在東漢的軍事制度中,前後四位將軍是繼將軍之後的高階軍官、騎馬的將軍、騎馬的將軍和警衛的將軍。兩位將軍之後的將軍都是雜將。第二年(199年),劉備離開徐度,宣佈反曹。

之後,劉備接過左將軍的絲帶,沒有放棄。事實上,在徐都方面,建安十二年(207年)十一月,遼東總督公孫康斬首袁尚的兄弟,以示對曹操的忠心,曹操遂立公孫康為左將軍。

當時,這張桌子的頭是平田村都丁將軍侯爵,石振俊將軍,左左將軍,龐熙將軍,營司將軍,漢壽亭將軍侯爵,張飛,鄭璐將軍的新侯爵,黃忠,鄭熙將軍可見,諸葛亮僅次於馬超、徐靜、龐熙、道遠,位列第五。諸葛亮的名次如此之低,是因為他在蜀漢的地位只能排在第五。

事實上,早在劉備領導宜州畜牧業的時候,諸葛亮就已經是劉備集團的第二號人物。據史料記載,「第一任領導領導宜州牧業,諸葛亮為股東,法正為主人,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徐靜,建勇為客串朋友」,可見諸葛亮對劉備的重要性。畢竟,諸葛亮是劉備的總戰略規劃師。

諸葛亮召集難民,幫助劉淇前往江夏,建立了東部吳,甚至幫助劉備佔領了四個縣,在赤壁戰爭後,管理舒的內政。當時,劉備的政權運作、稅收、軍需物資,甚至人才推薦,大多由諸葛亮管理。因此,諸葛亮長期以來一直是劉備不可或缺的臂股大臣。

在這個名單上,馬超以前是王子,徐靜有著漢代的地位和盛譽。他是移民的首領,是東洲軍隊首領蜀的第一個真正的權力集團,龐熙是舒在前面的本地實權人物。不是官位大,名聲顯赫,就是劉備給了宜州故里豪邁的臉孔。

在荊州集團中,諸葛亮名副其實,所以在這個榜單的排名上沒有問題。

5樓:溫眸淺含如水

諸葛亮足智多謀,一直在後方,衝鋒陷陣的將領功勞更大。

6樓:無可憂一

馬超原本就是一方諸侯,劉備將他擺在第一位,說白了就是為了做個標杆,收買人心。

7樓:匿名使用者

馬超做過諸侯,許靖聲名滿天下,龐羲是益州地頭蛇,射援代表漢朝大忠臣皇甫嵩

8樓:摯愛走原地徘徊

諸葛亮雖然是軍師,但是打仗在前線的都是別人。

9樓:夏淺墨

這跟諸葛亮在劉備的隊伍裡沒有多大的關係,他是根據管制來分化的。

10樓:孤久

這主要是已當時的管制來分化的,並不是諸葛亮就排第五

11樓:匿名使用者

排第幾不是很重要,主要還是自身價值,還有權利的大小。

正史中法正與諸葛亮相比,劉備更信任法正嗎?

12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能夠入蜀,主要是由於張鬆、法正等人的計策,詐劉璋而迎劉備。劉璋派法正孟達各領二千人赴荊州歡迎劉備入川。劉備此時雖然高興,但畢竟信不過這些蜀人,於是奪法正兵,全部交給孟達率領,留守於荊州,受諸葛亮和關羽節制。

讓法正以謀士身份隨從入川,同為謀士的還有龐統。

--此時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還遠遠不能和諸葛亮、龐統等人相比。

入蜀之後,糊塗的劉璋居然沒有問一問自己的四千兵跑到**去了,孟達又跑到**去了,待劉備若上賓。劉備在川中待了一些時日,終於找到藉口與劉璋開戰,而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也從荊州起兵入川,側應劉備。打了幾年,終於得蜀。

劉備賞功時,龐統已戰死不算,最受重賞的是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關羽是留守荊州有功,諸葛亮和張飛是側應有功,法正是隨從謀士,謀劃諸事有功。他們受到重賞,應該說是很公平的。

劉備得蜀之後全面用人,各種人才都有了進升得用的機會,史書說的很清楚:「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

有志之士,無不競勸。」

此時的諸葛亮,升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法正,是揚武將軍、蜀郡太守。將軍則都是雜號將軍,諸葛亮署府事,替劉備管日常行政事務;法正擔任最重要的地方官,負責地方各種事務。

說到對劉備的作用,則諸葛亮是股肱,法正是謀主,各有千秋。雖然兩人具體管的事務都大大擴大,而從地位來言,諸葛亮是一如其舊,法正則大大提高。而究其實,劉備對兩人並無親疏之別。

接著,劉備率兵五萬回荊州,和孫權爭利。不用說,身為謀主的法正從行,而身為股肱的諸葛亮留守成都。此行並不得利,而北邊漢中事起,劉備只好與孫權談和,揮師北上。荊州之行可稱勞而無功。

漢中之戰,仍然是法正隨行為謀主,諸葛亮留守駐成都。這一次戰役,劉備方有失有得,最後終於佔領的漢中,得其土而不得其民。但無論怎麼說,身為謀主的法正,立了大大的軍功,諸葛亮在後方只是完成了任務,並無特殊表現。

所以劉備稱漢中王后,法正進位尚書令、護軍將軍,諸葛亮則未見升遷。(漢中之戰後,張飛因功拜為右將軍,假節;馬超為左將軍,假節;黃忠為後將軍;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

這次大升官,因為諸葛亮沒有份,論者乃以此來說明諸葛亮被劉疏遠,失了寵。但是看推劉備為漢中王的群臣聯合上表中所列的名單,除了幾位曾受漢朝官爵的列在前面之外,劉備舊部中,諸葛亮名列第一。而諸葛亮官爵只有軍師將軍,不曾封侯,竟然列在關羽等幾位亭侯之前,也是奇事。

劉備稱王之後,給大家升官時,誰輕誰重,誰高誰低,諸葛亮實居中參與討論,比如封黃忠為後將軍,諸葛亮就提出不同意見,擔心關羽不服。那麼,法正官升尚書令,諸葛亮一定也參與了意見。且尚書令官職實如副丞相,給丞相做助手。

劉備稱王之後不曾拜相,可能有特殊原因。如果要解釋,可以有好壞兩種。

往壞的方面說,當然是諸葛亮失了寵,所以劉備不拜他為相。但既然失了寵,法正寵遇正隆,為什麼不直接拜相?而且,建安二十五年劉封獲罪自殺,劉備痛哭流涕,而劉封之死只是出於諸葛亮一句話,如果諸葛亮此時正失寵,那就很奇怪了?

劉備為什麼肯聽他的?

往好的方面說,劉備稱王只是一個過渡,等待時機就要稱帝,與其在稱王時拜諸葛亮為相,不如稱帝后拜相光榮。兩年後劉備稱帝,立即就拜諸葛亮為丞相,同時受殊榮者只有個司徒許靖。從稱王到稱帝,這期間諸葛亮並無特殊表現,不曾立過什麼大功,劉備何以前倨而後恭?

只能說是想把丞相位給諸葛亮留著。

劉備稱帝后,不但拜諸葛亮為丞相,而且同時錄尚書事(這是慣例,以顯親貴尊榮,職責其實與丞相重疊)。張飛在劉備稱帝后數月內即死,他的司隸校尉也交給了諸葛亮,這個官職負責京師附近地區的糾察大權,不是小官。

所以說劉備疏遠猜忌諸葛亮,根本站不住腳。

至於諸葛亮和法正的關係,史書中也說得明白,兩人好尚不同,而以公義相取。諸葛亮很佩服法正的智術。

所謂的好尚不同,就是法正的人品別是一格,與諸葛亮不是一路。但因為共同輔佐劉備建大業,在大事上兩人是一致的。法正前期在蜀郡,不受大家歡迎,搞得很臭,不得已才另謀出路,任太守後大肆報仇,殺了好幾個有舊怨的人,則可以看出此人的品格著實不怎麼樣。

但無德有才,法正也自有他的用處。

法正在劉備取蜀取漢中等戰役中建言獻策,立下了功勞,取得了成功,這是事實。但是,作為一個謀主,他前前後後留給人的話柄也正自不少。廖立後來大放厥辭,說的那一大篇話,挖苦的就是劉備和法正。

諸葛亮為了消除影響,竟治了廖立的罪,其目的是替劉備和法正留個臉面。

劉備.自封「漢中王」的時候.為什麼關羽.張飛.. 都拜將封候了! 趙雲.沒有?

13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按照歷史來說,趙雲在三國志有記載的功勞就是協助張飛截下阿斗,和張飛諸葛亮一齊入川,以及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和鄧芝全身而退。以這三樣功勞,能居於關張馬黃趙之末,已經是很不錯了。在劉備進位漢中王,或者說自稱漢中王的時候,他被封為虎威將軍,已經算是劉備對這個老臣不錯了。

雖然虎威將軍也僅僅是個雜牌將軍。至於劉備當漢中王這個事,說自稱沒錯。不過,劉備按照東漢末所有軍閥當官的形勢,給漢獻帝上了個表。

在東漢時期,這個表上去了,無論獻帝或者當時的執政者同意與否,劉備就可以當這個官了。所以,說進位漢中王也可以。

在三國演義裡,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封了趙雲五虎上將的官,已經不小。古代,官爵是兩碼事。劉備的漢左將軍是獻帝以及當時的執政者曹操給的,是實授,這個毫無爭議。

在漢朝,一個左將軍是能開府的,也就是說可以給自己手下相應的官做。而爵位只有皇帝能給,或者世襲。關羽的漢壽 亭侯,是漢獻帝和曹操給的。

而張飛在三國演義進位漢中王和劉備繼位大統的二章中,都沒有被授予爵位,我剛剛又查了一遍。張飛的新亭侯是在劉備奪取四川的時候封的。歷史上,劉備繼位的時候,封張飛西鄉侯。

這個三國演義也沒有寫。而在進位漢中王的時候,關張趙馬黃都僅僅是被封為五虎上將,是相同的位置。

三國演義並沒有說封五虎上將的理由,三國志寫的很明白。蜀漢開始沒有給大臣追諡號的慣例,後來,才為關張兩人追了諡號,後來又加上了馬黃趙。所以把這五個人寫在一個傳裡。

漢中之戰中,劉備陣容有多強大

漢中之戰打了兩年多,劉曹雙方都投入了巨大的戰力,事實上這是一場消耗戰,劉備的勝利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後勤比曹操靠譜的多,而且曹操佔領區又頻出二五仔,劉備才得取勝。一 武將方面。劉備方面的張飛 趙雲 黃忠和馬超一幫頂級將領全部出戰,還有吳蘭 陳式 雷同等副將相隨,可謂是傾一國之最佳戰力與曹操在漢中決一死...

漢中之戰中,兵力強盛的曹操為什麼會輸給劉備

03 當時朝廷當中也有很多人正在密謀推翻曹操。雖說曹操是名義上的漢朝丞相,但在朝廷當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援曹操,甚至有很多人正在密謀推翻曹操,曹操在一部分漢臣的心中就是 漢賊 而且當時曹操也是得到的訊息,朝廷當中有人正在祕密的響應關羽的進攻。如果真是這樣的,對曹操來說真的不是一個好訊息,這樣一來關...

劉備讓魏延守漢中,沒用張飛,守上庸為何又用孟達而不用張飛

其實之所以這樣的原因還是有劉備自己的打算的,首先這麼做並不是說張飛沒辦法勝任這個工作,而是張飛也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而且來說這樣還可以收攏孟達。而且說實話,張飛這個人比較適合攻城,守城我覺得不容易。劉備當時在沔陽自稱漢中王,而且定都了成都,於是按理應當留大將來鎮守漢中。按照當時情景大多數人的意見都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