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朱元璋掌權後殺功臣,秦始皇卻厚待人才,為何他們的做法完全不同

2021-03-23 12:31:15 字數 5659 閱讀 1348

1樓:王亞東

劉邦、朱元璋和秦始皇在對待功臣的態度上截然不同,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劉邦、朱元璋的性格與秦始皇迥異,雖然都有暴虐的一面,但劉朱更為刻毒、殘酷;(二)三人出身不同,劉朱為底層出身,一步步爬到皇位,嬴政出身貴族,祖上世代為王,這種差異讓劉朱二人更有危機感。

劉邦本是區區泗水亭長,陳勝吳廣起義之後,他在沛縣帶領三千人也揭竿而起,最終他先滅大秦後克項羽,成了西漢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更是完成了從乞丐到帝王的逆襲,25歲投靠郭子興走上了反元之路,用了十六年的時間,實現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理想,建立了大明。

二位草根出生的皇帝登基之後,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清洗功臣。劉邦將戰功赫赫的彭越、英布、韓信等異姓諸侯王陸續剷除。朱元璋**的數量和規模則更為龐大,開國大臣中只有湯和、沐英等極少數人倖免於難。

反觀秦始皇,幫助他完成統一大業的李斯、王翦,不斷保全了性命,更是得到了重用。

其中的差異是他們的性格和出生導致的,劉邦、朱元璋性格不如始皇帝大氣,更為刻毒,無法以平常心對待異姓的功勳大臣,出於惡毒的心態紛紛將他們除去;而來從底層走上來的君主,內心有極為強烈的危機感,時刻擔心有人覬覦自己的江山,為了除去後患,就將有能力的不確定因素悉數去除。

2樓:於你

感覺也是因為他們三個人的出身不同,做人做事的方式不同。

3樓:雙子顧大貓

因為秦始皇這個君王比較霸氣,認為自己能掌控他的臣子

4樓:我的傷你不懂

可能是因為他們每個帝王的想法都不同,所以他們的做法也完全不同。

5樓:善良的

因為秦始皇那時候天下人還是口服心不服,殺了功臣那些人可能就造反了。

同樣是開國君主,為何草根出身的劉邦朱元璋猛殺功臣,殘暴的秦始皇卻不這麼做?

6樓:ever一

雖然都是開國君主,但是秦始皇的位置是一代一代繼承下來的,沒有斷絕

,朱元璋和劉邦就不同了,兩個人都是從底層人民幹起,經過了歲月的磨難和風吹雨打才做到了開國君主。

秦始皇是開國君主,但是這個開國和別的開國可能有一些不一樣,他是統一之後建立了秦國,但是他的政權原本是通過繼承得來的,也就是他父親傳給他,中間沒有斷絕過,這些大臣大部分都是他父親曾經選中的人才,然後交給了他,有的甚至是在他家族已經工作很長時間了,根深蒂固。

劉邦和朱元璋兩個人都是在底層幹起,一個是亭長只管一點點地方,另外一個甚至沒有官銜,只是一個基層人民,當過幾天和尚。這可以說是一窮二白,而他們能夠打下天下的底班,卻是一群跟隨著他們一起南征北戰的人傑,對於他們來說幫助他們,開創國家的功臣們,其實大家治理國家也都是剛開始,朝堂上也沒有說什麼根深蒂固,所以殺起來也比較順手。

總而言之秦始皇他的情況完全和劉邦和朱元璋是不同的,劉邦和朱元璋兩個人完全就是從一窮二白、空手起家,他們之所以殺那些工程是害怕這些人威脅到自己的統治,畢竟自己以前並不是什麼貴族,而是一個普通的人做到天子之位之後,跟隨他們的人,可是見過他們狼狽的一面,他們害怕,這些人也效仿他們,成為天子,所以大殺功臣。

7樓:yi小豬

秦始皇屬於皇n代,只需要勵精圖治統一六國就行了,不要太操心哪個同患難的臣子有二心

8樓:鳳凰綠咬鵑

劉邦殺功臣是因為他的天下是和功臣一起打下來的,而秦始皇身來就是王。他的臣子是給他擴張天下的。

9樓:恰同學少年

秦始皇他對手下的大臣有著絕對的控制權,並且秦始皇的皇位是正統繼位。

10樓:陝西中關村

因為秦始皇本來就是皇族,而劉邦朱元璋他們是草根,奪取政權,肯定很多人不服氣,更怕被人奪權,所以有威脅的都要除掉。

11樓:晴景初曦

秦始皇的帝位是祖上傳下來的,名正言順,他的大臣不是與他一起打天下,而是為他打天下,沒有人可以動搖秦始皇的帝位。

劉邦朱元璋當皇帝后,都大肆**功臣,為何秦始皇卻一個都沒殺?

12樓:彼岸之戀

劉邦朱元璋當皇帝后,都大肆**功臣,為何秦始皇卻一個都沒殺?

歷朝歷代對待開國的功臣大抵都是先封賞,慢慢的就因為各種小問題就拿下處決了,也不念當時的立下的汗馬功勞,出生入死。

論狠勁,要數明朝的朱元璋,他是典型的窮苦農民出身,加入組織,一步一步走上權力頂峰,那些窮苦弟兄跟著他打天下,說造反就造反,他也經歷的多了,對每個人都防備,但是還要用他們。

說以,在建國後,更沒有安全感,稍微將軍們對他不敬,就起了殺心。在朱元璋人生暮年,為了朱家江山,更是殺之而後快。

劉邦起家和朱元璋一樣,推翻一個政權,造反起家,也是在天下安寧以後,有計劃的誅殺一批功臣。其實這些在底層起家的皇帝都沒有安全感。

但是在秦始皇時代那些功臣要遠遠比後人好的多,那個時代秦始皇嬴政也是世襲的皇位,祖上就是帶兵打仗,身邊都是忠心耿耿的的人,至於叛變,他沒有經歷過,他出身在高位,那些將軍自然而然是一如既往的服從。

說以嬴政在一統天下的時候,能那麼從容。看來出身很重要,因為他決定了你用人的態度。當然宋太祖趙匡胤更仁慈,來了個杯酒釋兵權。

也沒有殺功臣。他是和平演變的主要是他本身就是就是將軍。

朱元璋當皇帝后,大肆**功臣,為何秦始皇卻一個都沒殺?

13樓:百度使用者

縱觀歷史,很多開國皇帝對待開國的功臣大抵都是先封賞,然後找到一些小問題就拿下處決了,也不念當時的立下的汗馬功勞,出生入死,真的是兔死狗烹。

特別是劉邦、朱元璋等,殺了太多功臣。朱元璋是典型的窮苦農民出身,一步一步走上權力頂峰,那些窮苦弟兄跟著他打天下,說造反就造反,他也經歷的多了,對每個人都有防備。

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後,有太多人得了實權,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公爵6人: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常遇春的兒子,常遇春去世較早)、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

侯爵28人:湯和、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華雲、顧時、耿炳文、陳德、王志、鄭遇春、費聚、吳良、吳楨、趙庸、廖永忠、俞通源、華高、楊?、康茂才、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韓政、黃彬、曹良臣、梅思祖、陸聚、郭子興(已去世)等。

開國之後,還健在的這些人,除了湯和、耿炳文和郭英,大多死於朱元璋之手,開國之後,一步步殺掉所有大臣,晚年更是殺戮成性,共計殺戮官吏接近10萬人。

為什麼朱元璋如此**功臣呢?連功臣的子女都不放過,一家人全部殺光。

1、朱元璋是貧苦出身,他從小到大,體驗了太多沒有安全感的事情,如何才有安全感呢?把危險降到最小,他明白,這些人都很厲害,自己的子孫管不住,那麼只有殺掉了。

2、朱元璋即便沒有讀過多少書,他也總結了元朝失敗的原因:元朝的武力,天下第一,然而這麼快就失敗,是因為朝廷沒有權力,但地方手上又有太大權利,導致國家出大亂子。

3、開國功臣這34個人總共擁有38194戶佃農,供養他們,人均達到1123戶佃農。朱元璋還跟他們攀親戚,把郭英的妹妹納為自己的寧妃,把馮勝、藍玉、徐達的女兒嫁給皇子,把公主下嫁給李善長、傅友德、胡海、張龍等人的兒子,這些人勢力太大了,是以後統治的威脅。

相反,秦始皇嬴政是世襲的皇位,他們一直掌握著權利,身邊都是忠心耿耿的的人,至於叛變,他沒有經歷過,他出身在高位,他取得了天下,也沒有大肆**功臣。

可是,不殺功臣的秦朝卻是短命王朝,大肆**功臣的明朝卻不是如此。

朱元璋和劉邦為何殺光開國功臣,秦始皇一個不殺?

14樓:徐師妹

在古代的開國皇帝中,秦始皇、劉邦和朱元璋三人,的其中的佼佼者。他們個人能力毋庸置疑,所開創的王朝,也都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有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劉邦和朱元璋都大肆殺害開國功臣,而秦始皇從沒殺過一個功臣,這是為什麼呢?

在統一六國中,王翦父子、蒙恬等人,可謂是歷下了不朽之功勳,秦始皇對他們十分信任。秦朝建立後,秦始皇尊王翦為師,兒子王賁手握兵權。而蒙恬,帶著30萬蒙家軍和公子扶蘇一起戍衛邊疆。

秦始皇對他們懷疑過,更沒有想過要殺他們。

劉邦在建立漢朝後,韓信、盧綰、彭越等功臣,先後被以謀反的罪名殺害。朱元璋更是厲害,幾乎把明朝的開國功臣**殆盡,連能掐會算的劉伯溫都未能倖免,可見朱元璋下手有多狠。

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是通過繼承而成了當時秦國的君王,他本身就是皇族,地位比這些開國功臣要顯赫。在秦始皇看來,雖然那些王翦及蒙恬等人,手中都握著兵權,但始終是他的臣子,而且有絕對的自信能控制他們,壓根就不需殺大臣。

而劉邦和朱元璋不同,他們都是草根出身,很多功臣的戰鬥力強悍,甚至在某些時候,人格魅力比皇帝本人強大。作為草根皇帝,他們的自尊心很強,說難聽點,他們從心底還是很自卑,害怕這些對他知根知底的功臣從心底不尊敬他,這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就像現在的企業一樣,秦始皇就是一個企業的繼承人,身份本來就很高。經過自身的努力,企業進一步擴大,但那些功臣依然只是他手下的高階打工者,不論從人格魅力,還是控制力,都對ceo秦始皇產生不了威脅。

反觀劉邦和朱元璋,他們是草根出身是ceo,那些功臣都是公司的高管,也是曾經一起打拼的哥們,手握公司的原始股權。在他倆的內心裡,一直提防著這些高管,甚至晚上都睡不著覺,擔心他們把自己幹掉了。最終,經過短暫的考慮,還是認為把這些功臣全部幹掉才能安心。

簡單來說,劉邦和朱元璋之所以誅殺功臣,皆是因為他們草根的出身,導致內心的不自信,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掌控他們,就選擇了誅殺。秦始皇則非常自信,人格魅力覺得秒殺眾功臣,壓根沒必要進行誅殺。

朱元璋,劉邦,秦始皇都是古代帝王中的帝王,雄才大略平定天下。他們身上有很多相同點,也有很多不同點。比如說秦始皇就從來沒有誅殺大臣(坑掉的三千儒生都是小嘍嘍),可是朱元璋和劉邦卻特別愛誅殺大臣。

這是為什麼呢?歷史上說的秦始皇可是有名的殘暴帝王啊?

秦始皇千古一帝,他胸懷天下,他的思想是以戰止戰:只有把六國全部滅掉,實現天下的統一,天下一家了才能沒有戰爭。我們現代人都開了上帝視野,當然認為這種看法很幼稚,不過在秦始皇同時代來看的話確實如此。

當時人們的天下觀就是中國,中國之外有沒有人存在都不知道,所以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就統一了天下。和現在某個國家統一世界是一樣偉大。

所以,平定天下後,秦始皇認為以後天下太平,自然沒有殺大臣的必要。再就是,秦始皇出身貴族,身上自帶光環,異常得自信,其人格魅力讓大臣崇拜,像大明星一般,你見過那個明星要殺粉絲的。不止秦始皇是這樣,比如劉秀、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這些人,都是出身貴族,也都沒殺功臣。

而劉邦和朱元璋就不一樣了。他們和大臣一樣都出身草莽,劉邦就是一個小市民,充其量做過亭長,而朱元璋就更慘了,當過乞丐,當過和尚。所以他們從人格上和大臣們都是平起平坐的,大臣沒沒有仰視的歷史基礎。

從政治上來說威脅很大。從心理層面上來講,朱元璋和劉邦看著這些人對自己不太尊敬,也怒火勃勃,自然殺心大起。

舉個現代的例子:秦始皇好像現在一個超級大企業的法定繼承人,而他那些功臣充其量就是個高階打工仔。無論從人格信仰還是從政治勢力,這些功臣對秦始皇都沒有危險。

而劉邦和朱元璋比較悲催,他們很像是民間草根創業,而他們的功臣就絕壁是牛哄哄的原始股東了,他們有能量也有實力,讓劉邦和朱元璋們當董事長,或者另選其他人當董事長。所以劉邦和朱元璋就各種歹毒方法誅殺功臣,而對兄弟卻大加封賞。而對秦始皇來說,風險只來自自己的兄弟,所以只殺兄弟不殺功臣。

不過人人都有自己的侷限性,也不能說殺功臣就一定都是忘恩負義,一點積極影響都沒有。胡軍演的電視劇《朱元璋》裡面有這樣一句暖老百姓的人臺詞:「現在朝廷上血流成河,可是天下安定老百姓卻不再受戰亂離別之苦。」

同樣是皇帝,為什麼朱元璋愛殺功臣,秦始皇不這樣

國封建社會出現了太多的皇帝,其中比價有名氣的就是朱元璋,劉邦,秦始皇等人了,這些皇帝都是皇帝中的皇帝,同樣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劉邦剛上位,登上皇帝的寶座,就開始大量殺死功臣,而始皇帝嬴政卻沒有這樣做,這是為什麼呢?嬴政一生之中,最值得人誇獎的事情是,嬴政從來不殺對國家對自己有功的功臣,所有,作為嬴政的...

劉邦開國後盡殺功臣,為何沒有殺掉張良以絕後患呢

在劉邦眾多的開國功臣中,韓信善戰,蕭何善籌 籌措軍需 張良善謀。韓信南征北戰,給劉邦打下了大片國土 蕭何在後方積極籌措,給前線源源不斷接濟軍需 張良則運籌帷幄之中,讓劉邦能最終決勝千里之外。那麼,劉邦在先後殺掉韓信 彭越 英布之後,為什麼沒有殺掉張良以絕後患呢?其原因 一是張良善忍 二是張良對劉邦忠...

朱元璋稱帝后殺李善長 劉基,為什麼劉邦稱帝后沒有殺張良 蕭何

首先,劉邦稱帝后一共在位才8年,又有呂后在搗亂,他這時年紀也大了,沒那麼多經歷。不想朱元璋,精力旺盛。再說了,也有性格的問題,劉邦以前是個地痞無賴,本就沒多大本事,全靠呂后,還有韓信,張良等一大批得文臣武將,才能登得帝位,他不會去為了鞏固帝位而殺功臣,因為這時呂后已經虎視眈眈了,他需要幾個功臣來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