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的故事,關於齊國的人物和名人故事?

2021-03-23 01:07:58 字數 4698 閱讀 1207

1樓:張仁杰

齊國是周朝的 諸侯國之一

,先為 姜姓,後為 媯姓,首封之君是 姜太公。 齊桓公是 春秋五霸之一。齊國出現於西周初年,當時 周武王為酬謝周朝的功臣和宗室而封呂尚(姜太公)於營丘建立齊。

由於國君姜姓呂氏,故稱 呂氏齊國,史稱 呂齊。

公元前391年, 田成子四世孫 田和遷逐 齊康公,並於前386年放逐 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被 周安王冊命為齊侯。田氏仍以「 齊」作為國號,故又稱 田氏齊國,史稱 田齊。齊國成為 戰國七雄之一,直至前221年被秦國所滅。

起屹武王伐紂,建立 周朝。武王封師尚父於齊。按照《春秋》的筆法,齊國是侯爵。

師尚父即 呂尚(即 姜子牙),又稱太公望,輔佐 周文王、 周武王,周朝開國功臣之一。其女 邑姜為 周武王夫人,生 周成王。

「太公至國,脩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這是在經濟上,齊國成了大國。

武王崩,成王就位, 周公旦攝政。管蔡作亂,淮夷叛周; 周天子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 無棣, 五侯九伯,實得徵之。

」齊國獲得征伐的權力,所以,在政治上,齊國也成了大國。

春秋初期,齊國通過不斷兼併周邊小國,國力進一步強盛。在經過襄公亂政後,齊桓公小白上臺。他任管仲為相,進行改革,齊國國力進一步加強,成為當第一強國。

齊桓公以「 尊王攘夷」為號召,聯合 中原諸夏,討伐 戎、 狄、 徐、 楚,安定周室,從而成為春秋第一霸主。

桓公之後,齊國因內亂失去霸主地位。春秋末年,齊衰落, 卿大夫相互兼併。景公時期,陳氏勢力大為膨脹,在政治鬥爭中取得勝利。景公去世後,陳氏聯合鮑氏殺晏孺子,

立公子陽生為 齊悼公。公元前481年,陳成子殺 闞止,專齊政。戰國時期,陳和為齊相,前386年,遷齊康公於海上,因魏文侯賄於周王被立為諸侯。這樣呂齊滅亡。

自齊太公呂尚立國至齊康公呂貸失國,凡二十世,三十二位國君,呂氏享國六百六十餘年。國亡,族之子孫散居齊、趙、燕、衛各地。太公呂尚其後世嫡系子孫皆為呂氏。

擴充套件資料

齊國的文化

齊文化主要繼承姬周文化。戰國時各地諸侯相爭,使原本 周文化獨尊的局面逐漸破壞,各地區文化開始有「本地化」的改變趨勢。到了戰國時代以後,這種情況更明顯,但齊文化還是保留了較多的 周文化因子。

戰國時各地文字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為五大系統:東方齊系、東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晉系和西方秦系文字,齊國文字則屬於東方齊系。由於各系統的文字大體上相近,只有小部分文字有所差異。

因此齊國文書與其他諸侯國往來並沒有太大問題。

關於齊國的人物和名人故事?

2樓:趙叔叔哈

齊國的著名人

物有:田忌、孫臏、晏嬰、管仲、齊桓公。各位名人及名人故事,詳細資訊如下:

1.田忌,名人故事之田忌賽馬:

田忌經常與齊國諸公子賽馬,設重金作為賭注。孫臏發現比賽的馬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建議田忌加大賭注,並且向他保證必能取勝。田忌於是與齊威王和諸公子設千金作為賭注,比試賽馬。

孫臏讓田忌用下等馬替換上等馬,與齊威王的上等馬比賽,首場大敗;隨後孫臏又讓田忌用上等馬替換中等馬、中等馬替換下等馬,分別與齊威王的中等馬及下等馬比賽,結果田忌兩勝一負,最終贏得齊威王的千金賭注。孫臏由此名聲大振,田忌將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他請教兵法並讓他擔任自己的兵法教師。

2.孫臏,桂陵之戰。

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魏國的盟國衛國,奪取了漆及富丘兩地(均在今河南省長垣縣), [7]  此舉招致了魏國的干涉,魏國派兵包圍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

次年,趙國派使者向齊、楚兩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們商議,鄒忌反對救援,而段幹朋則建議齊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睢縣)來疲勞魏軍,然後趁魏軍攻破邯鄲後救援趙國。

這樣既救援了趙國,又同時削弱了魏、趙兩國。齊威王採納段幹朋的建議,兵分兩路,一路齊軍圍攻魏國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

3.晏嬰,智論生死。

齊景公往牛山遊覽,向北登臨齊國都城時,突然哭道:「人生怎麼像奔騰咆哮的流水,離開這美好的山河而死去呢!」艾孔、樑丘據聽了,也哭泣起來了。

晏子卻在發笑。齊景公怒問他為何發笑。

晏子回答:「如果自古人都不死,那麼太公、丁公將永遠保有齊國,桓公、襄公、文公、武公等都將輔佐他們,您將戴著斗笠穿著粗衣,手持大鋤小耙彎腰屈膝地行走在田地間,哪兒還有閒工夫憂慮死亡的事情!而您偏偏獨自因為這事流淚傷情,這是不符合仁義道德的。

不仁道的國君我看到一個, 餡諛的近臣我見到兩個,這就是我私自發笑的原因啊!」齊景公聽了十分慚愧,舉起酒杯來自己罰自己的酒,又罰艾孔和樑丘據兩人各一杯酒。

4.管仲,尊王攘夷。

這則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為中原之主,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後來成為面對外族入侵時,結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同義詞。

齊桓公執政期間,在管仲的輔佐下,對內政、經濟、軍事等多方面進行改革,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敬。

齊桓公實行的「尊王攘夷」政策,由管仲提出,使其霸業更加合法合理,同時也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中華文明的存續做出了巨大貢獻。

5.齊桓公,老馬識途。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燕國(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來討救兵,說燕國被附近的一個部落山戎侵犯,打了敗仗。齊桓公就決定率領大軍去救燕國。齊國大軍到了燕國,山戎已經搶了一批百姓和財寶逃回去了。

齊國和燕國的軍隊聯合起來,一直向北追去。沒想到他們被敵人引進了一個迷谷。

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樣,沒邊沒沿,怎麼也找不到原來的道兒。還是管仲想出一個主意來。他對齊桓公說:

「馬也許能認得路,不如找幾匹當地的老馬,讓它們在頭裡走,也許能走出這個地方。」齊桓公叫人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領路。這幾匹老馬果然領著人馬出了迷谷。

3樓:各種怪

人物:管仲、孫臏、晏嬰、田忌、匡章、騶忌。

1、故事:管仲--管鮑之交

管仲有位好朋友鮑叔牙,兩人友情很深。他們倆一起經商。在經商時賺了錢,管仲總是多分給自己,少分給鮑叔牙。

而鮑叔牙對此從不和管仲計較。對此人們背地議論說,管仲貪財,不講友誼,鮑叔牙知道後就替管仲解釋,說管仲不是不講友誼,只貪圖金錢,他這樣做,是由於他家貧困,多分給他錢,是我情願的。

管仲三次參加戰鬥,但三次都從陣上逃跑回來。因此人們譏笑他,說管仲貪生怕死,沒有勇敢犧牲的精神,鮑叔牙聽到這譏笑後,深知這不符合管仲的實際情況,就向人們解釋說,管仲不怕死,因為他家有年邁的母親,全靠他一人供養,所以他不得不那樣做。

管仲同鮑叔牙的友誼非常誠摯,他也多次想為鮑叔牙辦些好事,不過都沒有辦成;不但沒有辦成,反給鮑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難,還不如不辦好。因此人們都認為管仲沒有辦事本領,鮑叔牙卻不這樣看,他心裡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個很有本領的人。事情所以沒有辦成,只是由於機會沒有成熟罷了。

在長期交往中,他們兩人結下了深情厚誼,管仲多次對人講過: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鮑叔牙。

2、田忌賽馬

田忌經常與齊國諸公子賽馬,設重金作為賭注。孫臏發現比賽的馬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建議田忌加大賭注,並且向他保證必能取勝。田忌於是與齊威王和諸公子設千金作為賭注,比試賽馬。

孫臏讓田忌用下等馬替換上等馬,與齊威王的上等馬比賽,首場大敗。

隨後孫臏又讓田忌用上等馬替換中等馬、中等馬替換下等馬,分別與齊威王的中等馬及下等馬比賽,結果田忌兩勝一負,最終贏得齊威王的千金賭注,孫臏由此名聲大振,田忌將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他請教兵法並讓他擔任自己的兵法教師。

4樓:匿名使用者

齊國:今山東省東北部,面臨大海,是周王朝開國功臣姜尚(姜太公)的封國。都城設在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

1管仲(本人不是齊國人,在齊國做官,衛國人)

管仲( ?-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潁上縣人。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

2晏嬰,又稱晏子,字仲,諡平,春秋時齊國夷維(山東高密)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500年。歷仕靈公、莊公、景公三世,是繼管仲之後,齊國的名相,也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3越石父不領贖身情

越石父:春秋時齊國人。是個賢才,正在囚禁之中。

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開乘車左邊的馬,把他贖出來,用車拉回家。晏子沒有向越石父告辭,就走進內室,過了好久沒出來,越石父就請求與晏子絕交。晏子大吃一驚,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說:

「我即使說不上善良寬厚,也總算幫助您從困境中解脫出來,您為什麼這麼快就要求絕交呢?」越石父說:「不是這樣的,我聽說君子在不瞭解自己的人那裡受到委屈而在瞭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會得到伸張。

當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瞭解我。你既然已受到感動而醒悟,把我贖買出來,這就是了解我;瞭解我卻不能以禮相待,還不如在囚禁之中」。於是晏子就請他進屋待為貴賓。

4 司馬穰苴 春秋時齊國大夫,軍事家。田氏,名穰苴。官司馬,深通兵法,曾擊退晉燕軍隊。戰國時齊威王整理古司馬兵法,將他的兵法附其中,稱《司馬穰苴兵法》。

5孫子,姓孫名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人。

他祖父田書公元前523年因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並把樂安(即今山東惠民縣)封為采邑之地,於是全家徙至封地定居下來。

公元前515年因避齊亂奔吳,至吳王闔閭三年(公元前512年)經其好友伍子胥推薦將其所著《孫子兵法》二三篇獻給吳王,並在吳宮教戰,實踐了兵法之妙,被拜為將軍,輔佐吳王,經軍治國,聯合唐、蔡二國於公元前506年,孫武與伍子胥、伯喜否一起,率兵三萬,經過五次大戰,只用了十幾天的時間,就攻佔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消滅楚軍20餘萬,首創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績。史稱:「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伏越人,名顯諸侯。

」而後因吳王夫差荒淫無度,辭官隱居而歿。

6王子城父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名將,在齊桓公時期,王子城父是齊國的五傑之一,任大司馬,掌管行軍作戰之事。

關於事情的名人故事,關於事情的名人故事

列寧理髮 十月革命勝利後的一天,列寧到理髮館去理髮。當時,屋子裡已經來了很多人。列寧一進門,便問誰是最末位的一位,意思是按照先後的次序等候。等著理髮的人都認識列寧,知道列寧日夜為國家大事操勞,每一分鐘都是極其寶貴的。於是急著對他說 誰是末了一位這不要緊,現在空出位置來,請你先理吧。列寧回答說 謝謝諸...

關於名人的成語故事,關於名人的成語故事

洛陽紙貴 晉代文學家 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 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口氣說 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說著,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關於名人讀書的故事,關於名人讀書的故事,要短一點的,謝謝

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