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志娟《百合花》的故事梗概,茹誌鵑的《百合花》內容詳解

2021-03-22 12:44:41 字數 5718 閱讀 1412

1樓:匿名使用者

在部隊發起總攻之前,小通訊員送文工團的女戰士「我」到前沿包紮所,和他們到包紮所後向一個剛過門三天的新媳婦借被子的小故事。

《百合花》是一篇將政治主題和人性審美意蘊巧妙結合的佳作。它以解放戰爭時期,某地前線包紮所作為具體環境,講述了戰爭年代人與人之間真摯的友情,讚美了小戰平凡而崇高的品格,抒發了作者的審美感受,表達了對人性迴歸和對真善美的呼喚。

2樓:我拿菜刀向你笑

《百合花》描述的是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的戰場。**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我」在戰爭爆發前被安排到前線包紮所,由小戰士護送——一個十九歲的農村青年,不善言辭,特別的純樸善良。在事件的發生過程中,無論是與我的相伴而行,還是借被子的情節都突出了小戰士怯於女性,以及與兩個女性之間的微妙關係的變化。

沒有太多的筆墨描寫小戰士的動作,只有他和兩個女性的交往以及神態的變化,再就是他的衣裳上的破布片,放在石頭上的饃饃。在對小戰士犧牲的描寫時,作者避開了當時盛

3樓:

茹志娟是王安憶的母親,夫妻兩都是是革命幹部出身.所以王才有這樣的背景,被捧起來.她的作品其實不怎麼樣.茹志娟的**也就這個最出名,後來還拍過電影.

茹誌鵑的《百合花》內容詳解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在被分配工作時,結識了一個老實,害羞的通訊員,通過我們的談話得知他是「我」的老鄉。

在為部隊向人民借被子時,他開始找了一個新媳婦借,卻沒有借到,「我」得知後來幫他,最終借到了那床新媳婦的嫁妝----紅底上綴有百合花的新被子。他還把衣服掛破了。後來,他回去了,但給我留了兩個幹饅頭。

「我」則找了幾個婦女幫忙擦洗傷兵,其中就有那個新媳婦。開始,送來一個通訊員,「我」還緊張了一下,發現不是他後才放心。後來,有送來一個通訊員,看見那個掛破的衣服,「我」知道是他,很擔心,後來從他的戰友口中得知他是為了保護醫護隊才受中傷的,待醫生來後,他已經犧牲了,而那個新媳婦卻在專心致志的為他縫衣服,最後,新媳婦把自己的嫁妝蓋在他身上。

以表對他的敬重。

還好吧~可以採用嗎?

5樓:閎伯吾燦

《百合花》,當代著名女作家茹誌鵑的短篇**。

《百合花》故事發生在解放戰爭年代,線索是一張百合花圖案的新被子,**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我」原來是文工團員,因戰時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紮所,護送任務派給了一個見了女性就臉紅的小通訊員,他的靦腆和害羞使我產生了強烈的好奇與好感。因為包紮所的傷員流了血,怕冷,部隊上的被子未發下來,所以必須向老百姓借被子。「我」和通訊員先後向一個年輕的媳婦借被子,起先她不願借被子,為此事,小通訊員蒙羞兩次。

後來,通訊員為了掩護戰友犧牲在戰場上,新媳婦用自己唯一的嫁妝——一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為小戰士「送行」。

在整個故事中,作者沒有對恢弘的戰爭場面進行描寫,而只是對人物之間細膩的感情,人物所具有的珍貴品質加以描述。我既被通訊員臨危不懼,捨己救人的品質所震撼,也被新媳婦和「我」對通訊員真摯的情誼所感動。百合花圖案的被子作為一條線索聯絡著人物之間的關係,沒有它**中的三個人不會聚在一起,更不會發生下面的故事。

而白色的百合花象徵了純潔與感情,是通訊員和新媳婦美的化身,象徵了他們的一切美好品質,這些品質和他們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樣潔白無暇。

故事概括:

「我」在被分配工作時,結識了一個老實,害羞的通訊員,通過我們的談話得知他是「我」的老鄉。

在為部隊向人民借被子時,他開始找了一個新媳婦借,卻沒有借到,「我」得知後來幫他,最終借到了那床新媳婦的嫁妝----紅底上綴有百合花的新被子。他還把衣服掛破了。後來,他回去了,但給我留了兩個幹饅頭。

「我」則找了幾個婦女幫忙擦洗傷兵,其中就有那個新媳婦。開始,送來一個通訊員,「我」還緊張了一下,發現不是他後才放心。後來,有送來一個通訊員,看見那個掛破的衣服,「我」知道是他,很擔心,後來從他的戰友口中得知他是為了保護醫護隊才受中傷的,待醫生來後,他已經犧牲了,而那個新媳婦卻在專心致志的為他縫衣服,最後,新媳婦把自己的嫁妝蓋在他身上。

以表對他的敬重。

茹志娟**百合花的簡介,兩百字就好…

6樓:亞布里艾爾

百合花刻畫了小媳婦和小戰士兩個經典形象,展現了軍民之間的深厚情誼,百合花突破了當時高大全的框架,顯示出清新俊遺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以平凡而動人的軍民關係揭示出革命戰士崇高的靈魂的人民愛護解放軍的真誠內心.茹誌鵑不追求情節的曲折而重視細節的運用。

《百合花》的語言,不論作者的敘述,景物的描寫,人物的對話,都給人一種自然、清新、優美的感覺,把一個流血犧牲的戰鬥故事,寫得充滿詩意。

關於茹誌鵑的《百合花》的文字解讀

7樓:啊薩嘎

短篇**百合花是茹誌鵑的成名之作。《百合花》在表現革命戰爭軍民關係這類莊嚴主題時,突破了當時流行的條條框框,顯示出清新俊遺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選擇的人物都是普遍的戰士和老百姓,她們有血有淚,個性鮮明,與通常那種高大式的英雄形象顯然不同。小通訊員年僅19歲,他涉世不深,天真質樸,不乏關心戰友,體貼群眾的愛心,又對生活充滿情趣,槍筒裡常用樹枝和野花來點綴,他憨厚靦腆與女同志接觸便會渾身不自在,但在危急關頭卻能挺身而出,捨己救人。

俊俏的新媳婦,過門才3天,渾身上下洋溢著喜氣,她好咬著嘴笑,好象忍了一肚子笑料沒笑完,這是一個極普通的農村婦女,她善良淳樸,對「同志弟」有著樸素自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戰爭的意義,理解了小通訊員生命的價值,她便毫不猶豫地將自己唯一的嫁妝奉獻出來。作者擅長通過細膩而有層次的心理活動來刻畫人物。總之,這篇**以樸素,自然,清新的筆調書寫和讚美了人與人之間的最美好最純真的感情,創造一種優美聖潔的意境,讀後令人久久難忘。

8樓:峰蘭愛之屋

《百合花》,當代著名女作家茹誌鵑的短篇**。

《百合花》故事發生在解放戰爭年代,線索是一張百合花圖案的新被子,**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我」原來是文工團員,因戰時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紮所,護送任務派給了一個見了女性就臉紅的小通訊員,他的靦腆和害羞使我產生了強烈的好奇與好感。因為包紮所的傷員流了血,怕冷,部隊上的被子未發下來,所以必須向老百姓借被子。「我」和通訊員先後向一個年輕的媳婦借被子,起先她不願借被子,為此事,小通訊員蒙羞兩次。

後來,通訊員為了掩護戰友犧牲在戰場上,新媳婦用自己唯一的嫁妝——一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為小戰士「送行」。

在整個故事中,作者沒有對恢弘的戰爭場面進行描寫,而只是對人物之間細膩的感情,人物所具有的珍貴品質加以描述。我既被通訊員臨危不懼,捨己救人的品質所震撼,也被新媳婦和「我」對通訊員真摯的情誼所感動。百合花圖案的被子作為一條線索聯絡著人物之間的關係,沒有它**中的三個人不會聚在一起,更不會發生下面的故事。

而白色的百合花象徵了純潔與感情,是通訊員和新媳婦美的化身,象徵了他們的一切美好品質,這些品質和他們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樣潔白無暇。

故事概括:

「我」在被分配工作時,結識了一個老實,害羞的通訊員,通過我們的談話得知他是「我」的老鄉。

在為部隊向人民借被子時,他開始找了一個新媳婦借,卻沒有借到,「我」得知後來幫他,最終借到了那床新媳婦的嫁妝----紅底上綴有百合花的新被子。他還把衣服掛破了。後來,他回去了,但給我留了兩個幹饅頭。

「我」則找了幾個婦女幫忙擦洗傷兵,其中就有那個新媳婦。開始,送來一個通訊員,「我」還緊張了一下,發現不是他後才放心。後來,有送來一個通訊員,看見那個掛破的衣服,「我」知道是他,很擔心,後來從他的戰友口中得知他是為了保護醫護隊才受中傷的,待醫生來後,他已經犧牲了,而那個新媳婦卻在專心致志的為他縫衣服,最後,新媳婦把自己的嫁妝蓋在他身上。

以表對他的敬重。

9樓:匿名使用者

百合花圖案的被子作為一條線索聯絡著人物之間的關係,沒有它**中的三個人不會聚在一起,更不會發生下面的故事。而白色的百合花象徵了純潔與感情,是通訊員和新媳婦美的化身,象徵了他們的一切美好品質,這些品質和他們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樣潔白無暇。

茹志娟百合花中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

10樓:匿名使用者

新媳婦是普通農村婦女,她美麗、善良、多情又羞澀。 作品以被子為紐帶,巧妙地展示出這一發展過程:小通訊員從最初說農民死封建,到理解農民,直到最後為救護群眾而英勇獻身,把他為群眾著想的心靈美推向最高境界。

新媳婦從最初不借被子,到借給並去幫忙,直到把被子獻給犧牲的戰士,表現了她對人民子弟兵真摯、聖潔的愛。正是二人這種感情的變化過程,實現了主題。前後對比表現她思想的昇華:

借被子→獻被子;怕羞懼血→主動擦血。二是襯托:如以新媳婦的擦血、縫衣服、含淚蓋被等襯托小通訊員捨身救人的精神品格。

11樓:匿名使用者

**重點塑造了兩個鮮明的人物形象。**通過他們之間平常交往所引起得細微隱蔽的情感波瀾,層層揭開了他們優美的內心世界。十九歲的小通訊員靦腆、純樸,過門三天的新媳婦羞澀、真誠。

當通訊員知道借來的新被子是新媳婦唯一的嫁妝時,頗費躊躇,要將這來之不易的珍貴的被子「送回去」;當新媳婦明白了部隊打仗是為了老百姓後,為了自己第一次沒有把被子借給小通訊員而深感內疚。小通訊員越是體貼群眾的困難,越是感到借來人家唯一的新嫁妝「不合適」,就越是反襯了新媳婦支援革命戰爭,關心子弟兵的情誼深長;而新媳婦越覺得自己剛才不該「氣」,越是想拿針線為小通訊員慌慌張張掛破了的衣服縫補,越是烘托出了小通訊員對人民群眾的一腔質樸熱愛之真切。**以小通訊員為掩護擔架隊員而負傷身亡,新媳婦用自己唯一的嫁妝——灑滿百合花的新被子為小通訊員入殮的情節,完成對人物的最終刻畫。

12樓:匿名使用者

**《百合花》所寫的戰鬥是真實的嗎?

茹誌鵑是50年代少數幾個用短篇**形式來描寫戰爭的作家之一,其短篇**《百合花》最早發表在《延河》雜誌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短篇**。茅盾曾評價這篇**是「我最近讀過的幾十個短篇中間最使我滿意,也最使我感動的一篇。」

雖說**是虛構的藝術,但根據茹志娟本人的回憶,「《百合花》**裡

所寫的戰鬥,以及戰鬥的時間地點都是真的。著名的蘇中七戰七捷之一,總攻海岸戰鬥的時間,正是2023年的八月中秋。那時候,我確實在總攻團的前線包紮所裡做戰勤工作。

」(引文見《茹志娟——美麗的百合花》,作者梅紈,《大地》第83期)因此**在開篇就扼要地點明瞭戰鬥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一九四六年的中秋。這天打海岸的部隊決定晚上總攻。

」由此,筆者對發生在2023年中秋的這場戰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當年的中秋之夜,是否真如**中所說,在蘇中七戰七捷戰役中發生過這樣一次總攻海岸的戰鬥呢?

按公曆推算,2023年的中秋節應為當年的9月10日。而蘇中七戰七捷的七場大戰發生的時間是否確與此時間有重疊之處呢?根據史料記載,2023年6月底,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全面內戰。

7月中旬,盤踞在南通的國民黨第一綏區的湯恩伯(以後為李默庵接替),指揮五個整編師共十五個旅十二萬人,向蘇中解放區大舉進犯。我華中野戰軍三萬餘人,奮起迎戰,舉行了蘇中戰役。從7月13日至8月27日,在一個半月內,連續作戰七次,均獲勝利,殲敵五萬餘人。

這七次戰鬥是:7月13日至15日的宣家堡、泰興戰鬥;7月18日至21日的如(皋)南戰鬥;7月30日至8月3日的海安戰鬥;8月10日至11日的李堡戰鬥;8月21日至22日的丁堰、林梓戰鬥;8月23日至26日的邵伯戰鬥;8月23日至27日的如(皋)黃(橋)路戰鬥。這樣看來,即便是七戰七捷中時間最晚的如皋黃橋戰鬥,其結束時間也在2023年的中秋之前,這樣看來,**《百合花》中所寫的戰鬥從時間上來看並無真實性可言。

事實上,蘇中七戰七捷戰鬥中也沒有一場總攻海岸的戰鬥,查遍蘇中的地理文獻及七戰七捷的相關史料,蘇中並沒有「海岸」這個地名,七戰七捷中也並無總攻海岸的戰鬥。唯一可行的解釋便是作者將七戰七捷的發生地之一「海安」誤記成了「海岸」。

從七戰七捷戰鬥發生的2023年到茹志娟寫就《百合花》的2023年,時光已悠悠地過去了12載,或許正是由於時間的流逝,作者對於12年前的那一次戰鬥的回憶出現稍許的偏差。無論如何,這並不影響讀者們去感受**中所抒寫和讚美的那種人與人之間的最美好最純真的感情。

茹誌鵑《百合花》人物形象分析茹志娟百合花中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

1 通訊員 團部通訊員,在戰鬥開始前奉命護送女文工團員去包紮所。他是一個剛參軍一年 只有19歲的農村青年,稚氣未脫離,質樸 憨厚 不善言辭,更怯於與陌生女 往,有時執拗得有點任性,有時活潑得可親可近。他熱愛生活,關心同志,體貼別人。在戰鬥中,當一顆手榴彈在擔架隊員們中間冒煙亂轉時,他毫不遲疑地撲了上...

分析《百合花》的藝術特色茹誌鵑的《百合花》藝術風格分析

善於運用細節的描寫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是這篇 常為人稱道的藝術特色,但這篇 在敘事上的特色卻很少被注意到。從結構上說,兩個主人公是被言說者,他們的心理世界是通過敘事者 我 的眼睛看出來或感受到的,所以 我 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前三分之一是寫 我 眼睛裡的小通訊員形象,中間三分之一還是寫 我 眼中的通...

茹誌鵑的《百合花》藝術風格分析論茹志娟小說的藝術風格

豐富的意象 中含有不少意蘊豐富的意象。新媳婦的撒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蓋上了通訊員戰士的臉,暗含著農民與戰士融為一體,既寫出了年輕戰士的勇敢與犧牲的偉大精神,又寫出了新媳婦對革命的理解及對戰士純潔的感情。百合花 的意蘊豐厚,一方面,它指被子上的 百合花 只是一個圖案 另一方面,它又象徵了年輕媳婦的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