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的性格特點,哈姆雷特的主要性格特點,有何表現?

2021-03-21 23:39:37 字數 5333 閱讀 8541

1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哈姆雷特堅強,不再猶豫,做事果斷,他要通過自己的奮鬥來改變命運。最終他雖然為父親報了仇,但還是為了正義被奸人所害,他的願想也就落空了。他是為正義而死,死得偉大,但是也讓人感到遺憾和惋惜。

哈姆雷特是一個悲情式的英雄,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即使充滿了復仇的怒火,他也不濫用暴力。他對生活由充滿信心到迷茫到再次堅定,在磨鍊的過程中他通過親身的經歷和自己的思考來提升自己。

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

世界著名悲劇之一,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複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2樓:文采楨月

一、軟弱

哈姆雷特是一位養尊處優的王子,面對父親被毒殺,母親被佔有,王位被竊取,國家被覬覦的家仇國恨,哈姆雷特有強烈的復仇願望。哈姆雷特就是用這種堅毅堅決的方式表達自己復仇的堅定信念。哈姆雷特對殺死仇人這一看似簡單而且有足夠的能力完成的舉動卻表現出了常人無法理解的憂鬱、疑慮情緒。

他本來有絕好的機會動手了結克勞狄斯,但由於這種情緒使得復仇計劃功虧一簣。當他遇到克勞狄斯在為自己的罪孽祈禱時,這是個復仇的絕佳機會,然而他復仇的想法只是一閃而過,接著他就轉入了關於時機的思考。於是,哈姆雷特的復仇變成了一場思想鬥爭,一方面是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及父親亡魂的聲聲追討,另一方面是對生命價值的嚴肅思考,使得哈姆雷特在這二者之間苦苦徘徊。

哈姆雷特的復仇計劃就演繹成了一次痛苦的思想突圍,在這個突圍的過程中,哈姆雷特不斷地看到社會的黑暗,力圖融入黑暗的社會中,用敵人同樣的手段對付敵人。但是,道德與正義做著本能的抵抗,在這種針鋒相對的思想衝突中,哈姆雷特進行著艱難的蛻變與抉擇。對於哈姆雷特的猶豫,並不難理解,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負重任又躊躇不前,是因為他本身軟弱的關係,他可以憂鬱,延宕,但完全是在事情未清楚之前,真相昭告天下之後,他還是無所作為,只是選擇用語言復仇。

哈姆雷特被複仇的意念苦苦煎熬,卻遲遲不行動。他陷在自己的思考中無法自拔,想復仇,要復仇,卻一再猶豫,這不得不歸於他的軟弱,無法實施行動,所以受著思想的苦苦煎熬。

二、逞強

哈姆雷特是青年王子,他對生活充滿了熱愛,他也愛朋友,愛下級。他對一般人民都十分親切,和臣民的談話並不高高在上。在他接受了父親亡魂交給他的復仇任務後,哈姆雷特明白自己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封建勢力很強大的時代,他的敵人又是一個無比奸詐、善於籠絡臣下的國王,就算消滅了克勞狄斯,也是不算報了仇的,人民還是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只有聯合人民群眾,奮起反抗,才能戰勝敵人。

但是,把人民發動起來反抗,會犧牲許多無辜的生命。哈姆雷特天生熱愛和諧、幸福、美麗,一般人民也是如此,這次不能和平建設,和平生活,必須進行流血鬥爭,在善良的人民看來是不得已的,哈姆雷特在兩方面的急劇轉換裡,一時脫口而出,說了一聲「真糟」或「倒黴」,他一下子感覺到天翻地覆了,自己碰上了扭轉乾坤的責任,他也意識到責任重大。他不希望臣民流血犧牲,所以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後,他覺得自己作為王子,有責任也有義務保護臣民,更有能力把他們拯救出來。

他雖然為人民所愛戴,而且從人民所受的那些苦難的體會裡感染了一種鬥爭力量,卻始終沒有像萊阿替斯一樣要人民跟他一致行動,可以說,他沒有找到達到理想的道路。

三、躊躇和延宕

哈姆雷特因其一再躊躇和延宕為父報仇而備受爭議。作為人文主義者,他面臨著理想破滅的嚴酷事實不是要「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而是裹足不前,錯失良機,反而被克勞狄斯抓住他誤殺波洛涅斯的機會,把他遣往英格蘭。在對現實的彷徨無計中,哈姆雷特的思想中漸漸產生宿命成分。

在種種場合之中,「命運」的作用似乎越來越重要。從哈姆雷特的話中,觀眾與讀者可以感覺到哈姆雷特的變化:從當初雄心勃勃要奮力抗擊人世間的醜惡,到靜等命運的安排。

因為他認為無論人類怎樣辛苦圖謀,其結果是早已有一種冥冥中的力量把它佈置好了。這樣的消極態度一直延續到最後,以致最後他與以克勞狄斯為首的敵對勢力同歸於盡。

結語:哈姆雷特的性格是複雜的。他的性格中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

首先,哈姆雷特只是一個**人物,所以他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一個時代的縮影。哈姆雷特作為一個王公子弟,雖然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想,但封建落後的思想仍如影隨形,哈姆雷特性格中的弱點,其實是這兩種思想的碰撞。其次,作為一朵皇族的花朵,哈姆雷特的確足夠優秀,然而他還是上演了一出「青年人的悲劇」,年輕氣盛,封建勢力太過強大,單靠他一個人孤軍奮戰,是戰勝不了的。

再次,他性格上還存在一個極大的弱點:他潛在的宿命觀在最關鍵的時候暴露出來,他完全把生死託付給了上帝,導致最後悲劇的發生。

3樓:謝染釗淑

如同西方格言所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關於哈姆雷特的性格,西方甚至有專著討論。大致的結論是:憂鬱,優柔寡斷,多疑。

哈姆雷特的遭遇很是坎坷:父親被毒殺,母親被佔有,王權被竊取。

有時他的抉擇是非理性的,相當衝動的,比如當他在激怒之下一劍刺死他誤以為是國王的波洛涅斯。

他裝瘋來躲避國王的**則表明他相當的理智和頑強。其實很多時候很多東西很多疑問他可以不追究,過一種被稱作麻木或者「看開」的生活。

即使在他遭遇不幸的時候,他仍然真摯的深深的愛著奧菲麗亞。

……所以,他的性格是由於他的抉擇造成的。對人生的抉擇。

這個影響是慢慢的、潛移默化的,甚至我們不會想到他對人生的抉擇對他的性格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寫到這裡,我想起一個人。曾經被很多人唾罵如今被很多人忘記的馬加爵。

何嘗不是那樣。

初始的性格左右了對人生的抉擇,而對人生的抉擇又慢慢的塑造了他們的性格。

我對哈姆雷特的性格的結論是:

極度好強,重感情。

而至於多疑,優柔寡斷等缺陷性格,恐怕是在經歷和磨練中慢慢被自己心裡的魔鬼賦予的吧!

哈姆雷特的主要性格特點,有何表現?

4樓:匿名使用者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精心塑造的人文主義者的形象,他對人自身、對人類的明天滿懷熱愛和信心,在他看來人是「了不得的傑作」,具有「高貴的理性」、「偉大的力量」,有著無比的智慧,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人文主義教育使他胸懷遠大抱負,但突破其來的鉅變,使他遭受了那樣多的不增,他無憂無慮、明朗爽快的性格發生了變化。父死母嫁,奸邪當道,國內一片烏煙瘴氣。

他渴望用進步的人文主義思想改造社會,卻又覺重任難當,難以施為。躊躇難決之下,他苦思焦慮,性格一變而為憂慮沉悶,更因復仇的證據不足,一時也找不復仇的時機,無法貿然行動,這使得他優柔寡斷,拖延遲疑, 戲中大段沉痛的、強烈自責的獨白, 反映了他痛苦、矛盾的心境。表面上看,他令人惋惜地放過了一次次行動的機會,實際上這正是敵我力量懸殊,人文主義理想難以實現的悲劇性反映。

從第三幕起,他憂鬱的心情開始得到克服,崇高的理想與責任感,使他意識到必須以行動來抗爭不合理的命運,於是他雷厲風行地採取了一系列復仇措施,從採取演戲的方法從實奸王的罪行到改寫密信,破壞了奸王把他放逐到英國,然後借刀殺人的陰謀,最終刺殺奸王,把國事託給他志同道合的密友,這無不表現了他的機智勇敢、鎮定縝密以及超人的智慧。莎士比亞恰如其分地描寫了哈姆雷特性格的變化與發展。

5樓:陳晨

1000個人眼裡有1000個哈姆雷特,可以說哈姆雷特的性格特點是多樣的,優柔寡斷,憂鬱多疑。謹慎有謀略。機智、果敢、勇敢與軟弱、妥協、魯莽交織。

6樓:隨遇而安

莫雷特的主要的性格特點就是多疑以及復仇心理太強。

7樓:雨雪

性格特徵:童年無憂無慮的生活使哈姆雷特成為一個單純善良的理想主義和完美主義者。父親死後,他的性格也變得複雜和多疑,同時又有滿腔仇恨不能發洩。

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即使充滿了復仇的怒火,他也不濫用暴力。他對生活由充滿信心到迷茫到再次堅定,在磨鍊的過程中他通過親身的經歷和自己的思考來提升自己。在磨鍊中他變得堅強,變得不再猶豫,做事果斷,他要通過自己的奮鬥來改變命運。

表現:哈姆雷特出身王室,卻在當時新文化中心的德國威登堡大學接受人文主義教育,他接受了許多與傳統和教會截然不同的人文主義新思想和新觀念。哈姆雷特的人文主義思想首先體現在他對人類的態度上,還體現在他對人和事物的平等觀念上,更體現在性格特徵上。

哈姆雷特曾經高歌:「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

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

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

萬物的靈長!」而世界則是「一棟壯麗的帳幕」,一個「金黃色的火球點綴著的莊嚴屋宇」,表現出當時人文主義所特有的民主意識與人性光輝。哈姆雷特是個典型的學者型王子,他文武全才,光明磊落,而且作為藝術典型,人文主義的長處和侷限在其言行中得到了生動的體現。

一方面,哈姆雷特觀察敏銳,長於思考和分析,具有思想家的全部素質。他由個人的不幸想到普遍的苦難,由宮廷陰謀看到時代動亂,從而把個人復仇提到重整乾坤的高度。他曾多次問自己:

「除了我———倒黴的我以外,誰還能改變這『混亂顛倒的世界』?這就是哈姆雷特改造社會的人文主義的世界觀。另一方面,作為一個人文主義者,他過分相信自己,太重理想。

雖然勇於探索,但往往脫離實際,雖然受到人民群眾的熱愛,卻不相信他們,始終使自己處於孤立的地步。「性善論」是人文主義的思想基礎,決定了一個人文主義者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哈姆雷特在復仇中一再拖延,錯過許多良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哈姆雷特的人文主義精神,卻更能反映他遇事的不果斷和缺乏勇氣。

一個王者通常是不講遊戲規則的,哈姆雷特為他所具的人文主義氣質所害,導致最後悲劇的發生。

作品影響:《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最聞名的劇作,也是他四大悲劇中最早、最繁複而且篇幅最長的一部。該劇三幕一景中哈姆雷特有一段舉世聞名的獨自,無論原文或譯作均膾炙人口。

《哈姆雷特》被譽為歐洲四大名著之一。從問世至今被多次改編成舞臺劇、歌劇、影視等作品。《哈姆雷特》之所以成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首,不僅僅在於作品最後的悲慘結局,同時還在於作品帶給人們沉重的反思,對哈姆雷特命運的反思,對當時文藝復興時期社會背景的反思。

而主人公哈姆雷特最後的結局,則是整個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個人犧牲也是作品發展的最終結局。在某種程度上,悲劇不是不幸,而是某種意義上的美。在這種悲劇中,索菲亞、哈姆雷特既是不幸的,卻又是慶幸的。

他們對**命運的抗爭精神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作品中,哈姆雷特勇於挑戰自我的精神是感動使者的最大亮點。

作者簡介: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近代歐洲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共寫有37部戲劇,154首14行詩,兩首長詩和其他詩歌。

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英:hamlet)、《奧賽羅》(英:

othello)、《李爾王》(英:king lear)、《麥克白》(英:macbeth)。

四大喜劇:《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皆大歡喜》。歷史劇:

《亨利四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等。他是「英國戲劇之父」,本·瓊斯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馬克思稱他為「人類最偉大的天才之一」。被稱為「人類文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晏子的性格特點晏子的性格特點

廉潔無私,心胸坦蕩,生活簡樸,清心寡慾 樂觀豁達,處其自然 習辭善辯 不辱使命 從晏子使楚看晏子的外交特點 春秋時期晏子出使楚國,面對楚王的侮辱,他胸有成竹 沉著冷靜,憑著自己的機智和辯才維護了國家和個人的尊嚴,不辱使命。文中兩則故事,展示晏子這位傑出的政治家 外交家的風采,下面讓我們一道來看看晏子...

魯濱孫的性格特點有哪些,魯濱孫的性格特點

在魯賓遜的性格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不安於現狀的進取精神。如同一種 神祕而有力的天數 正是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促使他一次次離開可以棲息的港灣,義無反顧的走向外面的世界。除了這種進取精神之外,魯賓遜另一個突出的性格特徵就是他不畏艱難險阻的頑強毅力。故事中關於魯賓遜荒島經歷的描寫是全書的精華。作者把他筆下...

孫悟空的性格特點,孫悟空性格特點

孫悟空生性聰明 活潑 忠誠 嫉惡如仇,在民間文化中代表了機智 勇敢。自唐代出現西遊傳說,一直延續至明清,明代出現這些傳說的集大成本 西遊記 孫悟空在歷代的這些民間神話裡,被中國人奉為神明。孫悟空是中國著名的神話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 西遊記 祖籍東勝神州,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群猴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