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這首詩為什麼取名為絕句啊

2021-03-20 12:04:48 字數 6244 閱讀 8977

1樓:絕世小

「絕句」是詩的名稱,並不直接表示詩的內容。這種形式便於用來寫一景一物,抒發作者一瞬間的感受。詩人偶有所見,觸發了內心的激情,信手把詩人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一時不去擬題,便用詩的格律「絕句」作為題目。

杜甫用這一形式寫了一組詩,共四首,用「絕句」為總題。《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詩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種清新輕鬆的情調氛圍。

前兩句,以「黃」襯「翠」,以「白」襯「青」,色彩鮮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機初發的氣息。首句寫黃鸝居柳上而鳴,與下句寫白鷺飛翔上天,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窗含西嶺千秋雪」上兩句已點明,當時正是早春之際,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這就給讀者一種溼潤的感受。

末句更進一步寫出了杜甫當時的複雜心情——說船來自「東吳」,此句表戰亂平定,交通恢復,詩人睹物生情,想念故鄉。

2樓:湖底花香

絕句起源於兩漢,成形於魏晉南北朝,興盛於唐朝,當時都是四句一首,稱為「聯句」。

對於「絕句」的稱謂,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絕句」又叫「絕詩」,或稱「截句」、「斷句」,截和斷都含有短截的意思。按照《詩法源流》的解釋,絕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擷取律詩四句,或截首尾二聯,或截前二聯或後二聯,或是中間二聯(首尾、前

二、後二、中二)。

第二種「絕句」是從「五言短古,七言短歌」變化而來,唐人賦予它以聲律,使它定型,就成絕句。絕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絕。

3樓:十分之

古詩中,共有四句的,即為絕句。杜甫的《絕句》,題目是依詩的體裁而定的。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這首詩是著名詩人杜甫的一首什麼

4樓:夢蝶迷幻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組詩《絕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聽聞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後,心情愉快所作。前兩句詩人對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

後兩句詩人因見吳船而想念故鄉。這首詩是廣德二年(764)春,杜甫初回成都草堂時寫的,是杜詩中寫景佳作。這一四句皆對,一句一景的七言絕句,猶如一幅絢麗生動的彩畫:

黃鸝、翠柳、白鷺、青天,色調淡雅和諧,圖象有動有靜,視角由近及遠,再由遠及近,整個畫面給人以既細膩又開闊的感受。結尾一句,也隱約流露出詩人當時意欲乘舟東下的打算。

希望採納,謝謝!

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全詩前兩句是什麼描寫

5樓:匿名使用者

以下問前兩句賞析

詩的上聯是一組對仗句。草堂周圍多柳,新綠的柳枝上有成對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翠」是新綠,「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剛抽嫩芽。

「兩個黃鸝鳴翠柳」,鳥兒成雙成對,呈現一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次句寫藍天上的白鷺在自由飛翔。這種長腿鳥飛起來姿態優美,自然成行。

晴空萬里,一碧如洗,白鷺在「青天」映襯下,色彩極其鮮明。兩句中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首句還有聲音的描寫,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感情。

答案有用請採納,謝謝!~

6樓:匿名使用者

前兩句,詩人以不同的角度對這副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翠是新綠,是初春時節萬物復甦,萌發生機時的顏色。「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這句詩中以「鳴」字最為傳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鸝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鳥兒成雙成對,構成了一幅具有喜慶氣息的生機勃勃的畫面。而黃鸝居柳上而鳴,這是在靜中寓動的生機,下句則以更明顯的動勢寫大自然的生氣,白鷺在這個清新的天際中飛翔,這不僅是一種自由自在的舒適,還有一種向上的奮發。再者,首句寫黃鸝居柳上而鳴,與下句寫白鷺飛翔上天,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使詩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機充盈著整個環境,這樣就再從另一角度顯出早春生機之盛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的全文是什麼意思

7樓:簡簡冰

譯文∶兩隻黃鸝在空中鳴叫,

一行白鷺在天空中飛翔。

視窗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

門口停泊著從東吳萬里開來的船隻。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時期,成都尹嚴武入朝,當時由於「安史之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嚴武還鎮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一首即景小。

「絕句」是詩的名稱,並不直接表示詩的內容。這種形式便於用來寫一景一物,抒發作者一瞬間的感受。詩人偶有所見,觸發了內心的激情,信手把詩人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一時不去擬題,便用詩的格律「絕句」作為題目。

杜甫用這一形式寫了一組詩,共四首,用「絕句」為總題。《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8樓:

兩隻黃鸝在翠柳裡鳴叫,一行白鷺正飛上藍天。從視窗可以望到遠處西山上長年不化的積雪,門外江邊停泊著行程萬里而來的東吳的船隻。

9樓:世界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時期,成都尹嚴武入朝,當時由於「安史之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嚴武還鎮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一首即景小。

「絕句」是詩的名稱,並不直接表示詩的內容。這種形式便於用來寫一景一物,抒發作者一瞬間的感受。詩人偶有所見,觸發了內心的激情,信手把詩人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一時不去擬題,便用詩的格律「絕句」作為題目。

杜甫用這一形式寫了一組詩,共四首,用「絕句」為總題。《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10樓:問1提2少3年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兩個黃鸝在空中鳴叫,

一行白鷺在天空中飛翔。

視窗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

門口停泊著從東吳開來的萬里船隻。

11樓:匿名使用者

兩隻黃鸝在翠柳裡面名叫。

12樓:邊寨風情

本詩原為暗語。考古說杜甫是唐朝人,但民間傳說杜甫是三國時人士。當時為避戰亂,杜家隱居江邊打漁為生。

杜甫年少,打漁掉入江中,被過往軍船救起。原來是曹操調水軍迎戰赤壁。曹為安撫江邊百姓,撫卹杜甫**百兩。

誰料杜母乃臥龍鳳雛上層人士。看透玄機,但又怕破壞生態平衡遭上天降罪,又要報答曹撫之恩。才讓杜甫寫此暗語掛於帆上提醒曹操。

兩個黃鸝鳴翠柳意為周瑜和諸葛兩家已合謀。一行白鷺上青天意為因船帆是白色的,鷺是水鳥,所以把曹操的戰船比作白鷺,此一去便有去無回。窗含西嶺千秋雪意為無奈的感嘆,咋咋咋,這山峰上千年的積雪,可惜不能運往赤壁救火。

門泊東吳萬里船意為如果丞相能就此停在我門前,可保萬無一失。誰知曹操竟沒看到此意,遭火燒赤壁之劫,幸得關羽還情放他得生。曹後見此詩,隨從們連稱「絕句」。

13樓:匿名使用者

絕句兩隻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14樓:夏靄縈祉

對春天景色的讚美..

15樓:匿名使用者

鳴叫;叫(對的點贊哦!)

絕句 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這首詩運用了什麼的寫作手法

16樓:風清月白

白描 該種手法主要是用樸素簡煉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

17樓:西洲話舊

描寫的修辭手法:

全詩有修辭對偶

「兩個」、「一行」句有倒裝

兩個黃鸝(於)翠柳(頭)鳴 倒裝後鳴與翠字同放,隱有移覺之意,亦覺和諧

「窗含」、「門泊」句有互文見義,「萬里」含誇張

描寫角度:

遠近結合

數詞「兩個」「一行」「千秋」「萬里」的擴大化伴隨了空間的擴大化,從「翠柳」間至「青天」再至「西嶺」最後至「萬里」,由近及遠,由小空間及大空間

動靜結合

「黃鸝鳴」、「白鷺上」為動,「翠柳」「青天」,「千秋雪」含於窗,「萬里船」泊於門為靜

描寫的表現手法:

白描語言簡練卻也有些渲染,如黃、翠、白、青的明快色彩,於工筆與白描之間,偏白描

借景抒情

妄自揣度,如有紕漏,萬望指正。

18樓:王林安

白描/對偶/比喻/誇張

19樓:sky夜色微涼

全詩運用了對偶的寫作手法

20樓:baby玉涵冰

白描.對偶是修辭手法

21樓:zsg學者主持人

倒裝句、省略句,兩個黃鸝(在)翠柳(間)鳴(叫)。

22樓:匿名使用者

動靜結合,對仗工整,多種感官角度

23樓:匿名使用者

白描一點 對偶一點 但是應該屬於對偶

24樓:葉問楓彤囡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組詩《絕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聽聞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後,心情愉快所作。前兩句詩人對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

後兩句詩人因見吳船而想念故鄉。這首詩是廣德二年(764)春,杜甫初回成都草堂時寫的,是杜詩中寫景佳作。這一四句皆對,一句一景的七言絕句,猶如一幅絢麗生動的彩畫:

黃鸝、翠柳、白鷺、青天,色調淡雅和諧,圖象有動有靜,視角由近及遠,再由遠及近,整個畫面給人以既細膩又開闊的感受。結尾一句,也隱約流露出詩人當時意欲乘舟東下的打算。

希望採納,謝謝!

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的意思

25樓:穆子澈想我

兩個黃鸝鳴翠柳的意思: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

1、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意思

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衝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3、朝代

唐代一、賞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個黃鸝在鳴,這就有聲音了。「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就有一個行為、一個行動。一橫一縱,「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這句詩中以「鳴」字最為傳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鸝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

接下來杜甫又講到「窗含西嶺千秋雪」,我的窗子裡包含了岷山千萬年累積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積雪的一個岷山。「門泊東吳萬里船」我的門口停著長萬里的船隻。這樣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這個積雪的山頭來進入你的視野,送這個船到下游去。

那麼這個「萬里船」能夠通行,也說明這個「安史之亂」已經進入了尾聲了,已經接近要平定了,這個時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這條江上來來往往了。 那麼這麼一首詩,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飾之美的。

二、創作背景

這組詩當作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春。唐肅宗寶應元年(762),成都尹嚴武入朝,蜀中發生動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治今四川三臺)。

次年安史之亂平定,再過一年,嚴武回到成都再次鎮蜀。杜甫得知這位故人的訊息,也跟著回到成都草堂。這時杜甫的心情特別舒暢,面對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筆,寫下了這一組即景小詩。

三、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鞏縣(河南鄭州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廣德三年(765年)四月,嚴武去世,杜甫離開了成都。經嘉州(樂山)、戎州(宜賓)、渝州(重慶)、忠州(忠縣)、雲安(雲陽),於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到達夔州(奉節)。由於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顧,杜甫得以在此暫住,為公家代管東屯公田一百頃,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

買了四十畝果園,僱了幾個僱工,自己和家人也參加一些勞動。這一時期,詩人創作達到了高潮,不到兩年,作詩四百三十多首,佔現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這時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等大量名作。

其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而《登高》中的: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絕唱。大曆三年(768年),杜甫思鄉心切,乘舟出峽,先到江陵,又轉公安,年底冬天的時候漂泊到湖南嶽陽,泊舟岳陽樓下。

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無定,國家多災多難,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登岳陽樓》。由於生活困難,不但不能北歸,還被迫更往南行。大曆四年正月,由岳陽到潭州(長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陽),復折回潭州。

兩個黃鸝鳴翠柳的全詩,兩個黃鸝鳴翠柳全詩的意思 不要太長了)

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穿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兩個黃鸝鳴翠柳全詩的意思 不要太長了 兩個黃鸝鳴翠柳全詩意思 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衝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出處 出自唐代杜甫的...

絕句的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其中顏色聲音動景和靜景是什

顏色是黃 綠 白 聲音是黃鸝叫 動景是白鷺 黃鸝 靜景是萬里船 觀查點是窗前 這是你寒假作業上的吧,我們已經交對了 杜甫 絕句 賞析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描寫了黃鸝 翠柳 白鷺 青天 雪 船六個景物。這首唐詩從誕生以來,便被歷朝歷代文人推崇,並逐...

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中描的是春季的景色 詩中對仗工整,請寫出相對應的詞語

兩個 一行 黃鸝 白鷺 上 鳴 翠柳 青天 這些次都是對應的 杜甫的絕句,兩個什麼中描寫的是什麼季來臨的景色,詩中對仗工整,請寫出三個相對應的詞語?杜甫的絕句,兩個句首中描寫的是春季來臨的景色。三個對應詞語 黃鸝,白鷺 翠柳,青天 千秋雪,萬里船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描寫的是春季來臨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