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下雨時閃電,傷害不了我們,為什麼下雨時閃電,傷害不了我們?

2021-03-18 17:19:13 字數 6019 閱讀 1965

1樓:匿名使用者

會傷害到,只是傷害到的機率不是很高

2樓:0o小木

- -~! 誰說傷害不了我們的! 農村就有n多起下雨被雷電擊死人的案子。

估計你生活在高樓大廈密集的地方。。。 小學的時候有學過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那樣做很危險。呵呵。

3樓:匿名使用者

水是可以傳電,雷電是可以通過水來傳導,雷電也會傷害到我們,只是傷害到的機率很小!

我們為什麼要建避雷塔,在高樓上要安裝避雷針,那是從物體的導電效能(用電導率表示,與電阻率的倒數成正比)來考慮的,金屬的電導率高,容易導電,且設在較高處,所以雷電就容易通過這些金屬把電傳導到地面,而地面是一個巨大的導體,而且離地面越深電阻率越低,即電導率越高,因些,電流一匯入地面就往深處傳導!但是也會有很小一部分住周圍傳導,所以為了不危害到地面的人,都要做跨步電壓和接觸電壓的計算的,凡是不滿足的地方都會鋪設絕緣地面。

下雨天大樹的電導率比水大,而且雨水是斷斷續續的,所以雷電也較容易經過大樹把電傳導到地面,所以雷雨天氣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

雷電放電都是瞬間內完成的,當它感應到通過某傳導物體(避雷針或大樹等)最容易將電量傳導到地面時,它在瞬間將本身和這個傳導物體之間的空氣電離(天氣被電離後會發出強烈的閃光,即閃電),使空氣變成電導體,從而將雲裡面的電量傳導給該傳導物體(避雷針或大樹等),再傳導到大地上。

電量從電勢高往電勢低(大地電勢為0)方向走,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

4樓:匿名使用者

地下有大量的地下水,而且地球你可以想象人作為個體是並聯還是串聯.電阻多大?

5樓:匿名使用者

你錯了,只是沒打到而已,打到了你就會變成燒豬!

水不是倒電的嗎?那為什麼下雨的時候閃電不會隨著雨水一直流到地面,並且集中在地面上的每一個東西。 10

6樓:天蟾如月

閃電只是在它閃爍的那一剎那產生了高空與地面之間的高電壓差的關係且並未保持這種狀態。因此不存在電流「隨著雨水一直流到地面「的問題。

為什麼下雨會出現閃電打雷這些自然現象?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閃電打雷一般發生在積雨雲中,積雨雲濃而厚,雲體龐大如高聳的山嶽,呈饅頭狀,其中有上升氣流,使得形狀如同底平頂突的饅頭。積雨雲常產生雷暴、陣雨(雪),或有雨(雪)旛下垂。有時產生颮或降冰雹。

雲底偶有龍捲產生。

通常是暴風雲(積雨雲)產生電荷,底層為陰電,頂層為陽電,而且還在地面產生陽電荷,如影隨形地跟著雲移動。正電荷和負電荷彼此相吸,但空氣卻不是良好的傳導體。正電荷奔向樹木、山丘、高大建築物的頂端甚至人體之上,企圖和帶有負電的雲層相遇;

負電荷枝狀的觸角則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後正負電荷終於克服空氣的阻障而連線上。巨大的電流沿著一條傳導氣道從地面直向雲湧去,產生出一道明亮奪目的閃光。

擴充套件資料

閃電結構:

被人們研究得比較詳細的是線狀閃電,我們就以它為例來講述閃電的結構。

閃電是大氣中脈衝式的放電現象。一次閃電由多次放電脈衝組成,這些脈衝之間的間歇時間都很短,只有百分之幾秒。脈衝一個接著一個,後面的脈衝就沿著第一個脈衝的通道行進。

現在已經研究清楚,每一個放電脈衝都由一個「先導」和一個『回擊」構成。

第一個放電脈衝在爆發之前,有一個準備階段—「階梯先導」放電過程:在強電場的推動下,雲中的自由電荷很快地向地面移動。在運動過程中,電子與空氣分子發生碰撞,致使空氣輕度電離併發出微光。

第一次放電脈衝的先導是逐級向下傳播的,像一條發光的舌頭。

閃電頻率:

閃電可將空氣中的一部分氮變成氮化合物,借雨水衝下地面。一年當中,地球上每一公頃土地都可獲得幾公斤這種從高空來的免費肥料。

8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地說:天空在將要下雨的時候會有大片的積雲,這些雲帶靜電,當兩片帶電性相反的積雲靠近時,就會發生放電,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閃電。因為電流很大,產生的溫度很高。

這樣就讓周圍的空氣迅速膨脹而發生**,這就產生了雷聲。

9樓:匿名使用者

電是一種自然放電現象。夏季,高空中有好多雲團在不斷運動,雲團交錯運動,相互摩擦,從而產生大量的電荷,形成電場。由於同種電荷相排斥,所以正電荷與負電荷分別聚集到雲的兩端。

積雲所帶的電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穿過空氣放電,使兩種電荷發生中和併產生火花。這便是雷電現象。因為空氣的電阻不均勻,電前進的形狀大多曲曲折折,形成象樹枝一樣的光帶,這就是閃電。

而放電使空氣振動發出聲音,就是雷聲。

聲音在空氣中每秒鐘約走340公尺,而光在空氣裡差不多每秒走30萬公里。所以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有時,由於放電雲層離我們太遠,或者發出的聲音不夠響,而聲音在空氣裡傳播的時候,它的能量是越來越少的,所以這樣的時候我們只看見閃電而聽不見雷聲。

雷電大都發生在低緯度地區,如印度尼西亞、非洲中部、墨西哥南部、巴拿馬、巴西中部。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方是印度尼西亞茂物市,一年中有322天電光閃閃,素有"世界雷都"之稱。

從光速和音速的比較就能明白先看到閃電,後聽見雷聲的道理了。要知道,光在一秒鐘內就能繞地球跑七圈半呢!

雷電雖然很壯觀,但它也會帶來危害。一次閃電的能量大約相當於600千瓦電,它能擊毀房屋,還會引起森林火災。破壞高壓輸電線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避免雷電危害其實很簡單,只要通過電線把雷電引到地下就可以了。早在1000多年前,中國人就發明了許多巧妙的避雷裝置,如在傳統建築中,屋頂簷角常用龍來裝飾,龍嘴裡吐出金屬舌伸向天空。舌根連著一條鐵絲,直通地下。

當雷電擊中房子時,電流就從龍舌沿著鐵絲傳到地下。千百年來,歷經多少風風雨雨、電閃雷鳴,就是這樣一種簡單、實用、美觀的裝置,保護了一座又一座古老珍貴的建築!

雷電是自然界中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由於光速遠遠大於音速,我們往往是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雷電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於是避雷針就應運而生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閃電是雲與雲之間、雲與地之間和雲體內各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

積雨雲通常產生電荷,底層為陰電,頂層為陽電,而且還在地面產生陽電荷,如影隨形地跟著雲移動。正電荷和負電荷彼此相吸,但空氣卻不是良好的傳導體。正電荷奔向樹木、山丘、高大建築物的頂端甚至人體之上,企圖和帶有負電的雲層相遇;負電荷枝狀的觸角則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

最後正負電荷終於克服空氣的阻障而連線上。巨大的電流沿著一條傳導氣道從地面直向雲湧去,產生出一道明亮奪目的閃光。一道閃電的長度可能只有數百米(最短的為100米),但最長可達數千米。

閃電的溫度,從攝氏一萬七千度至二萬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於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閃電的極度高熱使沿途空氣劇烈膨脹。空氣移動迅速,因此形成波浪併發出聲音。

閃電距離近,聽到的就是尖銳的爆裂聲;如果距離遠,聽到的則是隆隆聲。你在看見閃電之後可以開動秒錶,聽到雷聲後即把它按停,然後用所得的秒數除以3,即可大致知道閃電離你有幾千米。

下雨天如何躲避閃電?

11樓:天上飛

1、禁止在山頂或者高丘地帶停留

閃電往往擊打高大物體地區。因此,雷雨時要注意地形地貌,禁止在山頂或者高丘地帶停留,不要靠近高大的樹木、電線杆、煙囪、廣告牌等尖聳、孤立的物體。

應立即停止室外活動,儘快尋找避雷場所,可以到低窪、乾燥或背風的房子或山洞裡躲避。但不能進入毛棚屋、崗亭等無防雷設施的低矮建築物裡躲避。

2、禁止站立在空曠地帶

打雷時,禁止站立在空曠的田野裡,如果正在空曠的地方,來不及到室內躲避,應該立即雙手抱膝,雙腳併攏蹲在地上,身體前屈,胸口緊貼膝蓋,低頭看地,因為頭部最容易遭雷擊。千萬不要用手撐地,這樣會擴大身體與地面接觸的範圍,增加遭雷擊的危險。

3、禁止樹下避雨

雷雨時,很多人都想到大樹下躲雨,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站在大樹底下,當強大的雷電流通過大樹流入地下向四周擴散時,會在不同的地方產生不同的電壓。

而人體站立的兩腳之間存在的電壓差會造成傷害,通常稱為跨步電壓傷害。如果萬不得已必須在樹下躲雨,必須與樹幹保持3米的距離。

4、禁止撐帶金屬傘柄的雨傘

雷雨天禁止撐帶金屬傘柄的雨傘,穿雨衣比較安全。不要接觸鐵軌、電線。不能在雷雨中跑動,也不能騎自行車或摩托車。

5、禁止河邊游泳

雷雨時,禁止在江邊、湖裡和河裡游泳、划船、垂釣等,因為水的導電率很高,容易吸引雷電。

6、留在車內

打雷時,如果正在駕車,不要「棄車」躲避,應留在車內。車殼是金屬的,因遮蔽作用,就算閃電擊中汽車,也不會傷人,車廂是躲避雷擊的理想場所。

7、禁止穿涼鞋或拖鞋

雷雨時如在戶外,禁止穿涼鞋或拖鞋,最好穿橡膠底的鞋或長靴。

8、身上別帶金屬

雷雨時如在戶外,身上最好別帶金屬,應該把手錶、腰帶,尤其帶金屬框的眼鏡摘下來,以免它們導電而被雷電擊中。

12樓:匿名使用者

1.身處曠野遇雷雨,穿雨衣比打傘安全。下雨天又是在曠野中,打雨傘擋雨是人之常情,但是必須記住如果當看見閃電後立即聽到雷聲,說明正處在近雷暴的環境中,應該停止行走,低打雨傘並兩腳併攏立即下蹲。

即使沒有雨傘,也不宜飛跑狂奔,待到雷聲逐漸遠去,才可迅速尋找安全的場所躲避。外出旅行時,最好準備雨衣比較安全。

2.不要在樹下躲雨。當旅行在外,雷雨來臨而旁邊又有大樹,一般人很自然地會跑到樹底下躲雨。殊不知,雖然躲了雨卻惹來了雷禍,在樹下被雷擊死的事故經常發生。

3.雷雨時,在海里、河邊游泳易招雷擊。這主要是雷擊具有一定的選擇性。

一方面是水的導電性比較高,較地面其它物體更容易吸引雷電,另一方面是水陸交界處是土壤電阻與水的電阻交會處,形成一個電阻率變化較大的介面,閃電先導容易趨向這些地方。因此,在海邊、河邊遭雷擊的情況比較常見。

據統計,遭受雷電襲擊**的大多數是在大樹下避雨和在空曠環境活動的人。電閃雷鳴的時候,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安全呢?  閃電實際上是一種放電現象。

之所以會打雷、閃電,是由於在雲的底部和雲與地面之間形成很強的電場,當達到或超過每米300-500千伏時,就產生放電現象,這就是閃電。通常對人造成傷害的是雲地閃。閃電的過程很快,人們看到的閃電只是短暫的一閃,可是就在這一瞬間,就已經產生了幾次或幾十次的放電過程,可謂「迅雷不及掩耳」。

判斷自身是處在遠雷暴還是近雷暴的最簡單的方法是:聽到雷聲,通過與看見閃電的間隔時間長短來判斷所處位置與落雷的距離。因為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只不過光的傳播速度快,為30萬公里每秒,而雷聲的傳播速度只有340米每秒,比光速慢得多。

如果看見閃電後在1秒鐘,也就是一眨眼的時間就聽見雷聲,說明雷擊位置就在附近300米處;如果看見閃電後聽見雷聲的時間間隔5秒鐘,就表示雷擊發生在約1.6公里外的位置。

若當時處在空曠地方應立即雙腳併攏、身體下蹲或就近到建築物內躲避,但不能進入低矮亭子、草棚等沒有防雷設施的地方。通常遭雷擊的人是聽不見雷聲的,據雷擊生還者說,當時耳邊只有「滋滋」的撕爛布似的聲音。

比如說,家裡的外接天線,比如在家裡用**或用手機,都容易接觸外邊的(雷電),因為這都是導體。容易把外邊電荷引進來。還有不要到陽臺上去,陽臺上有金屬的話,也容易把雷電引到這裡。

所以這樣的話都會造成雷擊事件。  專家提示說,其實防雷最簡單易行的辦法就是,在雷陣雨的天氣裡,將室內電器關掉,拔掉開關,同時將**線和閉路天線也一併拔掉就可以了。在拍攝節目過程中,記者也遇到了一場雷陣雨,在雨中,很多人缺乏防雷意識,先來看看這位老兄,打雷的時候,躲在**亭裡看書,而這位大娘不但站在樹下,還將一隻腳踩在樹上,還有這位大姐站在雨中打手機,在雷雨天,這些舉動都十分危險。

都有可能造成雷擊事件。

採訪:遇到雷陣雨或雷陣雨已經發生的時候,大家不要在戶外活動,也不要去游泳,也不要使用手機,也不要接觸金屬的東西。不要站在高處,避免雷擊。

  雷雨天氣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只要預防的當,一般都可以避免,在這裡我們為您介紹一種避雷方法。如果在戶外發生了雷擊事件,不要慌張,首先要蹲下,雙腳儘量併攏,抬起腳,減小與地面的接觸面。另外專家建議,雷雨天最好穿上絕緣性較好的球鞋或者雨鞋。

有人遭雷擊怎麼辦?   1.人體在遭受雷擊後,往往會出現「假死」狀態,此時應採取緊急措施進行搶救。首先是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雷擊後進行人工呼吸的時間越早,對傷者的身體恢復越好,因為人腦缺氧時間超過十幾分鍾就會有致命危險。

  2.其次應對傷者進行心臟按摩,並迅速通知醫院進行搶救處理。   3.如果傷者遭受雷擊後引起衣服著火,此時應馬上讓傷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燒傷面部。並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傷者裹住,以撲滅火焰。

為什麼天空會下雨,還要打雷閃電

打雷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空氣層裡有一定的抬升力和一定的水汽,氣層不穩定,三者缺一不可,而出現降水時,空氣層裡要有充足的水汽,在一定的升降力作用下,小水滴不斷碰撞而成較大水滴,在不斷迴圈反覆後,當其重量大於空氣上升託力時,就開始降落,大的水滴可降至地面。由於各自形成的條件有先後,所以就出現先打雷後下雨,...

為什麼下雨的時候先有閃電後有雷下雨的時候,是先打雷,後閃電,還是先閃電,後打雷為什麼

原因 實際上雷電是同時發生的,但光速為每秒30萬公里,而聲速才每秒340米左右。可見聲音的速度要比光速慢多了。所以當打雷時人們總是先看到閃電,而後才聽到雷聲。下雨時,天上的雲有的是正極,有的是負極。兩種雲碰到一起時,就會發出閃電,同時又放出很大的熱量,使周圍的空氣受熱,膨脹。瞬間被加熱膨脹的空氣會推...

夏天下雨為什麼那麼多閃電啊,為什麼夏天下雨會打雷和有閃電

夏天閃電和雷聲是大家常見的自然現象。大家知道閃電是怎麼回事嗎?它是雷雨雲高空中運動互相摩擦時產生的靜電,當靜電積累到很多時就會互相放電,從而形成了我們看到的劃破長空的閃電。閃電的過程 如果我們在兩根電極之間加很高的電壓,並把它們慢慢地靠近。當兩根電極靠近到一定的距離時,在它們之間就會出現電火花,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