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即事這首詩最後兩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

2021-03-17 20:51:02 字數 1032 閱讀 6333

1樓:黛妮

一、這首詩最後兩句用了擬人和誇張的修辭手法,「不言語」、「喚醒」,賦予山色人的情態;「三日酲」極言酒酣之深及酒醒後的困憊狀態。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山色的喜愛之情。

二、附原文如下:

山 行 即 事

宋.王 質

浮雲在空碧,來往議陰晴。荷雨灑衣溼,蘋風吹袖清。

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翻譯】

浮雲在天空來來往往,議論著陰天好還是晴天好的問題。一路荷花伴雨,打溼了我的衣服。浮萍上清涼輕柔的風,吹動我的衣袖輕擺。

雨過天晴,喜鵲歡快的叫了起來,波平如鏡,有鷗鳥在盡情嬉戲。青山秀色一句話也不說,但即使你大醉三天,它也能把你喚醒。

《馬詩》的最後兩句運用的是什麼修辭手法?

2樓:說太多不如沉黙

運用反問的修辭手法和託物言志的藝術手法。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意思是何時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

這是借馬的想法表達詩人懷才不遇的期待心情,希望得到重用的情懷。

1.原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2.譯文:

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

何時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

3.賞析:

這首詩用比興手法,通過詠馬錶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詩的前兩句通過平沙如雪,新月似鉤的描寫,展現出一派寧靜曠遠的場景;後兩句想象跨馬賓士,強烈傳出企盼建功立業而不被賞識之意,而且富有唱嘆的意味。

李賀(790~816) ,唐代詩人,字長吉,世人稱他為「詩鬼」。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因此稱他為李昌谷。

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貧寒家境的困擾,使得這顆唐代詩壇上閃著奇光異彩的新星,於公元816年過早地殞落了,年僅27歲。

山行前兩句清冷疏淡,後兩句什麼,山行古詩

從色彩 氣氛上看,前兩句疏淡 清冷,後兩句 鮮豔 前兩句為後 兩句起了一種 映襯 鋪墊 作用。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名詞解析 山行 在山中漫遊。寒山 深秋時節的山。深秋天氣寒冷。寒 字是用來點明時令的。石徑斜 指山中石路盤旋。白雲深處 指山林的最深處,遠...

故事《山行》中的最後兩句的意思是什麼

山行 中的最後兩句 是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意思是 停車只因喜愛傍晚的楓林,經霜的楓葉,竟紅過二月的鮮花。山行 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作品,原文如下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直譯文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雲深處,居然還有人家。我停下車來,是因為喜...

賞析錐子弄冰的最後兩句這兩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呢

稚子弄冰 後兩句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用的修辭手法是 比喻 譯文 輕輕地敲打,冰塊就像玉磬一樣發出穿林而過的響聲,冰塊忽然落地,發出了像水玉落地摔碎的聲音。這樣生動地表現出兒童以冰為樂的盎然意趣,表達詩人對兒童天真行為的喜愛。稚子弄冰後兩句的詩意?稚子弄冰 是南宋詩人楊萬里所作,後兩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