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是什麼級別,方丈有什麼意思?

2021-03-10 20:50:13 字數 5913 閱讀 7890

1樓:笨笨的榮

在道教中,講人心方寸,天心方丈,方丈是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專導者的稱謂,亦可屬稱「住持」。

佛教原用以指禪寺的長老或住持所居之處。如《維摩詰經》載,身為菩薩的維摩詰居士,其臥室一丈見方,但能廣容大眾。禪寺比附此說,故名。

方丈原是道教的說法,後來佛教入主中原後就借用了,說白了就是一座道觀(寺廟)裡等級最大的道士(和尚),其他人都得聽他的

2樓:本溪綜合資訊

方抄丈是僧人中的最高襲稱為,也可

以稱作住bai持。

各職的班首執事:

duzhi  古清規的兩序:dao

西序班首:首座、西堂、後堂、堂主、書記、知藏、參頭、祖侍、燒香、記錄、聖僧侍者。

執事:殿主、寮元、鐘頭、鼓頭、印房、夜巡、清眾、香燈、司水、耆宿、閒住、護病、打掃、行者、淨頭。

東序班首:都監寺、監院、維那、副寺、庫頭、知眾、知客、照客、悅眾、典座、值歲、知浴、監收、衣缽、湯藥、侍者、莊主。

執事:化主、寮元、寮主、副寮、延壽堂主(即近代的涅盤堂主)、淨頭、米頭、飯頭、茶頭、園頭、磨頭、水頭、炭頭、菜頭、柴頭。

3樓:守望者馨緣

漢傳佛教寺院的管理者。

南無阿彌陀佛!

佛教裡住持,方丈,首座等等是職位級別嗎?有幾種職位,怎樣區分?

4樓:匿名使用者

一、佛教和道教的住持是寺院和道觀的當家、負責人。漢傳佛教名詞。原為久住護持佛法之意,是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53863

掌管一個寺院的主僧,佛教傳入中國後借用這一名詞。

二、方丈原為指中國古代仙人居住的島嶼。

中國道教全真派名詞。道經說:「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師,演龍門之正法,撐苦海之慈航,作全真之模範,律門之綱領,非有道之師,不可立也。

」禪宗據《維摩詰經》說,身為菩薩的維摩詰居士所住的臥室雖僅僅一丈見方,卻能容納二千師子之座,有不可思議之妙。

三、首座,四大班首之一,其地位僅次於方丈和尚,常由叢林中德業兼修者充任。首座是東、西兩序的首領,其職掌是代住持統領全寺僧眾,即「表率叢林輔翊住持。分座說法,開示後昆。

坐禪領眾,謹守條章。

齋粥精粗,勉諭執事。僧行失儀,依規示罰。老病亡歿,垂恤送終。凡一眾事。皆得舉行,如衣有領,如網有綱也」(《百丈清規證義記·兩序章首座》卷六)。

5樓:匿名使用者

有的寺廟裡沒有方丈,由監院來主持事務,這裡稱其為住持。方丈為一寺之首,下面分別有:監院、知客、執事......由此可見,方丈、監院、知客等為「職稱」,住持、首座則是「職務」。

6樓:蓮池清漪

回答的很詳細,收益非淺。

佛教裡住持,方丈,首座等等是職位級別嗎

7樓:匿名使用者

寺院之中的方丈

也叫做住持,為一寺之長,有護持佛教令久住世之意。因其所居之處是見方一丈的「方丈」室,故而稱其為方丈。

住持還有很多侍者,負責服侍他的工作和生活。大叢林住持可有多位侍者,分為燒香侍者、書狀侍者、請客侍者(幫助接待客人)、衣缽侍者(幫助掌管住持錢物)、湯藥侍者(負責住持的飲食、醫療雜務)、衣物侍者(幫助漿洗衣物)等。

四大班首

四大班首具體包括:

首座:為全寺修行之模範,掌禪堂中號令之權。

西堂:為西堂首座,輔助方丈教導修行的僧人。

後堂:為後堂首座,負責後堂修行之事務。

堂主:居首座之下,負責禪堂、唸佛堂之事務。

八大執事

八大執事具體包括:

監院:負責協助方丈或都寺監理寺院總務。古稱臨寺、院主、主首、寺主,後為特尊住持而改稱此名,俗名當家。大寺可設數名監院。

維那:位居方丈、寺主之下,管理眾僧雜務,調和僧眾糾紛,辨別度牒真偽等。又負責僧眾紀律事務、宗教儀軌、佛事唱唸等。

知客:為客堂負責人,掌管全寺接待事宜。大寺可設數名知客。

僧值:又稱糾察,管理清規執**況及僧眾戒儀。

典座:為廚房、齋堂負責人,管理僧眾伙食及信徒供齋等事務。

寮元:為雲水堂負責人,管理來寺掛單僧侶的事務。

衣缽:為方丈室負責人,幫助住持處理一些日常事務。

書記:掌管寺內文書往來之事。

寺院的其他職務是如何規定的?

大叢林中通常還設有副寺(管財會)、直歲(管農作)、知藏(亦名藏主,管藏經樓)、知浴(又名浴主,管浴池)、知殿(又名殿主,管殿堂香火、衛生)、莊主(管莊田、領地)、園主(管菜地,或稱菜頭)、塔主(管理塔院)、門頭(負責門衛)、磨頭(管理磨坊)、淨頭(管環衛)、毛頭(管理髮)、司庫(又名庫頭,掌管倉庫)、參頭(司掌法事禮儀)等等。

方丈有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是後漢明帝帕特使從西域迎請過來,當時來了兩位大德,摩騰、竺法蘭來到中國之後,中國的帝王以最尊敬的禮節來接待這兩位法師,聽兩位法師講經說法,佩服得五體投地,於是懇切的挽留法師,留在中國教化眾生,得到法師的同意。為他們建立道場,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馬寺——佛教教育第一個機構。稱「寺」,用現在的話來說,也是給他政治地位,是國家最高的機關。

皇帝下面直接管轄的機構稱「寺」,但是法師不作官,寺有長官,寺的長官稱「卿」;佛教的法師不作官,他稱「住持」、稱「方丈」,他不稱「卿」,換句話說,教育機構是國家第一等的政治設施,它是屬於教學,法師跟帝王、跟大臣、跟平民依舊保持朋友的關係、師生的關係,這關係不改。

稱「方丈」,方丈是什麼意思?他自己住的小房子長度只有一丈,是個很小的房子,稱之為「方丈」;稱之為「和尚」,和尚是印度話,中國的意思就是老師,親教師,指導我們修學的老師,所以沒有品級、沒有官階,也沒有官銜。教學的場所可以稱寺,你們想想這個味道,我想這種稱呼在當時決定是朝廷跟法師商量很多次才做決定,彼此雙方都能接受。

國家對法師的尊重,對佛教教學的尊重;法師也維持自己的身分,不作官、不幹政,所以機構可以稱寺,這裡頭沒有長官、沒有卿。我們在這裡面多想想,就能想到當時大致上的情形,朝野跟法師多麼融洽,彼此互相尊重,希望佛教教育真正能夠幫助國家、幫助社會、幫助眾生。

9樓:匿名使用者

在道教中,講人心方寸,天心方丈,方丈是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的稱謂,亦可稱「住持」。《莊子·天下篇》成玄英疏:「方,道也。

」《大戴禮記·本命》:「丈,長也。」即對有道長輩的尊稱。

方丈具有開壇傳戒、普度**的職責,方丈的選拔也很嚴格,必須受過三壇大戒,而且接過「方丈法」,德高望重、戒行精嚴,受全體道眾擁戴,始許選為方丈。《三乘集要》:「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師,演龍門之正法,撐苦海之慈航,常懷傳賢之心,素無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範,律門之綱領,非有道之師,不可立也。

」道教傳說海上有神山名為「方丈」,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稱「方丈」。《史記·封禪書》記載,「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

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山海經》記載,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萊、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而蓬萊海域常出現的海市蜃樓奇觀,更激發了人們尋仙求藥的熱情,秦皇、漢武等古代帝王紛紛到蓬萊開始了尋仙活動。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  三神山的說法對中國古代苑囿的水面佈局起到了較大的影響,最早始於漢朝,《史記》記載:「漢武帝甘泉作建章宮、太掖池,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以象海中神山。

」直到封建社會後期,仍然不絕,如明清的西苑(三海),佈置有瓊華、水雲榭、瀛臺三島,清漪園中的昆明池裡佈置龍王廟,藻鑑堂、治鏡閣三洲,圓明園的「蓬島瑤臺」,神仙三島等等。

10樓:匿名使用者

方丈本身是坐禪的房間,因為小到以方丈計,所以稱方丈。後來也按照級別稱呼僧人為方丈。

道觀裡的成員等級,方丈後面是什麼。

11樓:匿名使用者

方丈、監院以下有客、寮、庫、帳、經、典、堂、號等八大執事,分頭負責八個方面的事務。

客即客堂,負責人稱知客,負責接待賓客,並協助監院總理事務。寮即寮房,負責人稱巡照,負責勞動事務。庫即庫房,負責人稱庫頭,負責庫房。帳即帳房,負責人稱帳房,負責財務。

經即經堂,負責人稱高功,負責誦經。典既是典造(或稱點座),負責人稱典造,負責伙食。堂即十方堂(或稱雲水堂),負責人稱堂主,負責安置遊方道士。

號即號房,負責人稱迎賓,負責先行迎接和初步瞭解遊方道士。

擴充套件資料

去道觀朝拜注意事項

進廟門有講究

善信進廟門,切不可衣冠不整。還應儘量走兩邊,切不不可站在或坐在門檻上,那是對神明的大不敬。

二、跪拜朝聖的規範動作

遊人、香客先要將身上背的,手裡提的包放在拜墊旁邊,然後在神像前左、右兩邊的**後端立,默禱所祈之事意,然後行三皈九拜禮禮。

三、上香的規矩

遊人,香客燒香,應按中右左的順序依次在香爐裡插三根香,所謂「三寶香」。燃香時有明火,可以用手扇滅或甩滅,切忌用嘴吹滅。插香要插直,三枝香間距不可過大,不論男女,皆宜左手上香為敬,右手上香乃不敬也。

12樓:記明練

道教的全真派,將掌管道觀或道院中的大小事務的當家人、負責人也稱為「住持」與「方丈」。除了道教的全真派之外,正一派中的少數道觀或道院也設有「住持」與「方丈」,其職責許可權與全真派的住持相同,是道觀或道院的實際當家人。

方丈是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眾擁戴而選的道士。

監院:亦稱「當家」、「住持」。由常住道眾公選,為道教叢林中總管內外一切事務者。

知客:負責接待參訪及迎送賓客,《三乘集要》記載:「知客應答高明言語,接待十方賓朋,須以深知事務,通達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於齋醮科儀,善於踏罡步鬥,溝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災,拔度幽魂,主持齋醮法會的道士,是經師的首領。

道人:最初與方士同義,最早出現於《漢書·京房傳》。道教創立後,道人一詞曾專指道士。

南北朝時代,則以道人專指沙門,而區別於道士。

唐朝以後,又以道人泛指有道術之人,或指道士。

道長:是當今教外人士對出家道士的尊稱,而不是職稱。

法師:精通經戒、主持齋儀,度人入道,堪為眾範的道士,叫法師。

精通道法,能養生教化,為人師表者叫法師。

鍊師:起初多指修習上清法者,後泛稱修煉丹法達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師、宗師:各道派的創始人曰祖師;各派傳道的首領稱之為宗師。

真人: 通常尊稱那些體道**,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黃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黃色,故世人根據道士衣冠顏色,稱道士為黃冠。

擴充套件資料

道教的廟

晉葛洪《關尹子》序》:「今陝州靈寶縣太初觀 ,乃古函谷關候見老子處,終南宗聖宮乃關尹故宅,周穆王修其草樓,改號樓觀,建老子祠 。

道觀之興,實祖於此。」《宋史·外國傳三·高麗》:「王城有佛寺七十區而無道觀。」

明馮夢龍 《萬事足·官驗襟衫》;「 柳氏 ,你寄居道觀,必非良家。」

張天翼《同鄉們·夏夜夢》:「你要是沒錢,道觀裡可不要你。」

道觀 照古人由右自左的書寫方式,應為觀道。

觀 《釋名》雲:「觀者,於上觀望也」。觀就是古代天文學家觀察星象的「天文觀察臺」。

道作為中國古代一種至高的精神追求,凡人皆以仰望,故借觀;觀道,如同觀察星象一樣,深不可測,只能揣摩,觀之,覺而明慧。

道觀之地,乃窺測無上天意所在之所,後世亦解為某種處所。

因而有「道觀觀道」之說。道觀是道士修煉的地方,在什麼地方修建道觀和修道是緊密相連的。

而「方丈」本為道教傳說中的海上神山,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故稱「方丈」(「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史記·封禪書》])。道經中說:

「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師,演龍門之正法。

撐苦海之慈航,作全真之模範,律門之綱領,非有道之師,不可立也。」 道教全真派引申了方丈這一詞的內涵:「方方一丈之地內無雜念者,乃高人。」因此,道教全真派的當家道士也稱「方丈」。

住持和方丈的區別是什麼,方丈,住持,長老有什麼區別

方丈 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 丈室。即禪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稱函丈 正堂 堂頭。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為制,維摩禪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說 轉而指住持之居室。今轉申為禪林住持,或對 之尊稱。俗稱 方丈 或 方丈和尚 住持 住持之語義為 安住之 維持之 原意指代佛傳法 續佛慧命之人,後乃被用來指...

方丈和住持有什麼區別,方丈,住持,長老有什麼區別

方丈 住持的區別如下 1 方丈一般是接受傳法的和尚 有法卷可證明其傳承,住持則可以不必 2 有方丈的叢林必須制度健全,人員 規模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而有住持的寺院則未必 3 方丈往往具有一定影響力,如現在的方丈需要經省佛教協會批准 中國佛教協會備案,住持則不需要。住持是職銜,是寺院的領袖,一個寺院只有...

住持和方丈有何區別住持和方丈有什麼區別

方丈,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 丈室。即禪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稱函丈 正堂 堂頭。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為制,維摩禪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說 轉而指住持之居室。今轉申為禪林住持,或對 之尊稱。俗稱 方丈 或 方丈和尚 住持 之語義為 安住之 維持之 原意指代佛傳法 續佛慧命之人,後乃被用來指稱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