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的成分蠟燭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2021-03-08 23:17:48 字數 5455 閱讀 7625

1樓:匿名使用者

蠟燭的成分主要是石蠟。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的。石蠟是幾種高階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

蠟燭裡還常加入硬脂酸(c17h35cooh)以提高軟度。

2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的蠟燭

,是幾種高階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新增的輔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軟度,具體新增要視生產什麼種類的蠟燭而定。   蠟燭燃燒時,正二十二烷和硬脂酸燃燒的產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22h46 + 67o2→44co2 + 46h2o和c17h35cooh + 26o2→18co2 + 18h2o。蠟燭被點燃時最初燃燒的火焰較小,逐漸變大,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焰、焰心)。焰心主要為蠟燭蒸氣,溫度最低,內焰石蠟燃燒不充分,溫度比焰心高,因有部分碳粒,火焰最明亮,外焰與空氣充分接觸,燃燒充分,溫度最高,因此,當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約1秒鐘後取出,火柴梗接觸外焰部分首先變黑。

【化學性質】石蠟+(點燃棉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c8h18 +25o2 = 16co2 +18h2o   由於石蠟的組成複雜直今無統一的說法,固在其反應式中不一定有氧原子   簡單的證明實驗:   點燃蠟燭,在蠟燭上方罩一個冷而乾燥的燒杯   5分後迅速倒轉燒杯,向燒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盪,觀察發現:   1.

燒杯內壁變模糊有水珠生成,說明蠟燭燃燒生成水。   (結論1並不科學因為空氣中本身有水氣,空氣受熱後遇較冷的玻璃杯壁可在杯壁上凝結水汽。與冬天玻璃窗上凝結水汽同理)   卡哇伊蠟燭

2.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3樓:匿名使用者

精製石油蠟(或稱白蠟)及少量硬脂酸。著色劑使用油溶性染料(溶劑染料)。

4樓:夢遊的貓

應該是一些長鏈烷烴的混合物

蠟燭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5樓:

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的,是幾種高階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新增的輔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軟度,具體新增要視生產什麼種類的蠟燭而定。

6樓:雨聰

蠟燭的成分及其燃燒產物蠟

燭通常是由石蠟製造的。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的。石蠟是幾種高階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

蠟燭裡還常加入硬脂酸(c17h35cooh)以提高軟度。

7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石蠟 而石蠟是幾種高階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蠟燭裡還常加入硬脂酸(c17h35cooh)以提高軟度。

蠟燭是混合物,含有的成分有很多種,他的主要成分是由c,h,o三種,蠟的化學式 **h2n+2(n、2n+2是角標);

蠟燭的主要成份除了石蠟還有什麼?

8樓:我是一個麻瓜啊

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

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c25h52),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的,是幾種高階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

新增的輔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軟度,具體新增要視生產什麼種類的蠟燭而定。

蠟燭易熔化,密度小於水難溶於水。受熱熔化為液態,無色透明且輕微受熱易揮發,可聞石蠟特有氣味。遇冷時凝固為白色固體狀,有輕微的特殊氣味。

9樓:匿名使用者

蠟燭的成分及其燃燒產物蠟燭通常是由石蠟製造的。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的。石蠟是幾種高階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

蠟燭裡還常加入硬脂酸(c17h35cooh)以提高軟度。

蠟燭燃燒時,正二十二烷和硬脂酸燃燒的產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2c22h46 + 67o244co2 + 46h2oc17h35cooh + 26o218co2 + 18h2o

蠟燭是由什麼成分組成的

10樓:demon陌

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的,是幾種高階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新增的輔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軟度,具體新增要視生產什麼種類的蠟燭而定。

蠟燭燃燒時,正二十二烷和硬脂酸燃燒的產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22h46 + 67o2→44co2 + 46h2o和c17h35cooh + 26o2→18co2 + 18h2o。

蠟燭被點燃時最初燃燒的火焰較小,逐漸變大,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焰、焰心)。焰心主要為蠟燭蒸氣,溫度最低,內焰石蠟燃燒不充分,溫度比焰心高。

因有部分碳粒,火焰最明亮,外焰與空氣充分接觸,燃燒充分,溫度最高,因此,當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約1秒鐘後取出,火柴梗接觸外焰部分首先變黑。

蠟燭在中國古代哪個時期開始使用

11樓:常山趙子龍

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開始使用。

從現存文獻看,蜜蠟在我國產生的時間大致與西方相同,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出現的蜜蠟可能是今日所見蠟燭的雛形。

《西京雜記》中記載,漢朝時南越向高帝進貢的貢品當中有蠟燭,有說法認為當時在寒食節禁火的時候君王賞賜給侯爵以上的**、上品**以蠟燭,說明當時的蠟燭極為稀少。

到了南北朝時期蠟燭稍微應用得普遍了一些,但也主要是在上層社會,而不是一般的百姓家照明用的。

唐朝時也記載了在晉州上貢時的貢品當中有蠟燭,另外唐朝的**還專門設定一個**來管宮廷蠟燭。宋朝記載有當時和西夏的邊境**中,交易的用品就有蠟燭。

12樓:匿名使用者

蠟燭起源於原始時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蠟一類的東西塗在樹皮或木片上,捆紮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出現的蜜蠟可能是今日所見蠟燭的雛形。

在西方,有一段時期,寺院中都養蜂,用來自制蜜蠟,這主要是因為天主教認為蜜蠟是**受胎的象徵,所以便把蜜蠟視為純潔之光,供奉在教堂的祭壇上。從現存文獻看,蜜蠟在我國產生的時間大致與西方相同,日本是在奈良時代(710~784年)從我國傳入這種蠟燭的,和現代蠟燭相比,古代蠟燭有許多不足之處。唐代詩人李商隱有「何當共剪西窗燭」的詩句。

詩人為什麼要剪燭呢?當時蠟燭燭心是用棉線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由於無法燒盡而炭化,所以必須不時地用剪刀將殘留的燭心末端剪掉。這無疑是一件麻煩的事,2023年,法國人強巴歇列發明了三根棉線編成的燭心,使燭心燃燒時自然鬆開,末端正好翹到火焰外側,因而可以完全燃燒。

但蠟燭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它的材料一般是有許多缺點的動物油脂,解決這一難題的是舍未勒爾等人。2023年6月至7月間,法國科家舍夫勒收到一家紡織廠的來信,請他分析、確定他們寄來的一個軟皁樣品的成份.他拿著這封信思索了很長時間,心想:要研究肥皂,看來還得從原料油脂入手.在儀器裝置非常簡單、樸素的學校實驗,他研究了皂化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種油脂。

經過大量實驗,他第一次發現了這樣的事實:在一切油脂中,不論其**如何,脂肪酸的含量均佔95%,其餘的5%則是皂化過程中生成的甘油。通過研究他搞清了皂化過程的本質,同時他還有一項重大的發現:

當時用油脂做成的蠟燭,由於裡面有甘油,燃燒時火焰帶煙,氣味難聞。若改用硬脂酸做成蠟燭,燃燒時不僅火焰明亮,而且幾乎沒有黑煙, 不汙染空氣。舍夫勒爾把他的發現告訴蓋一呂薩克,並建議兩人共同研究如何具體解決這個問題。

他們用強鹼把油脂皂化,再把得到的肥皂用鹽酸分解,擔取出硬脂酸。這是一種白色物質,手摸著有油膩感,用它製成的蠟燭質地很軟,價錢更加便宜。2023年,舍夫勒爾和蓋一呂薩克獲得了生產石蠟硬脂蠟燭的專利。

石蠟硬脂蠟燭的出現,在人類照明史上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後來,有人在北美洲發現了大油田,於是可從石油中提煉出大量的石蠟,較理想的蠟燭因此在全球得到了普及、推廣。

13樓:匿名使用者

從東漢時期開始有的蠟燭 但是使用很少 主要是用油燈

看考古雜誌時偶然發現,似乎在五千多年前由埃及人發明了蠟燭,中國人又是什麼時候用蠟燭的?起碼在古詩十九首的年代裡還是用油燈,這才忽然發覺中國上古似乎沒有蠟燭這個東西.漢代古書中一般將蠟和燭分開論述,但很少蠟燭兩字連用.

大家看到中國漢代的青銅燈,在圓形的燈盤正中,常有一枚長釘形的火拄,而根據它的有無,考古學上將漢燈分為油燈與燭燈兩大類。

查了半天的書,發現其實在漢代,燈分為油燈與燭燈兩大類,油燈的燈柱也叫」燭」。」燭」即燈柱要浸在脂裡;脂是動物油脂,當時還用植物油點燈。《齊民要術種.

麻子篇》曰:「苴麻(即**的雌株)子黑,又實而重,搗治作燭,不作麻。」以上所說的「作燭」、「為燭」,都是指點燈,和蠟燭關係不大。

至於點燈的燃料,我看到考古雜誌提到」漢墓偶有黃蠟餅發現」,由此可見漢燈一般的情況在盞內注油脂,但燃燈還可用蠟,蠟燈內的蠟是融化後作為油膏使用的.人們終於發現了例項,《西漢南越王墓發掘報告》中提到;至東漢晚期,在廣州漢墓中最先出現蠟臺。證明當時細長柱狀的蠟燭已進入照明用品的行列之中了。

終於,東漢晚期中國已有蠟燭,只是使用不普及,而且形狀和近現代的還有差別。再往上推,戰國秦漢時期是否已使用蠟燭,這是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了。文獻中提到蠟燭最早大約是在晉代。

《晉書周顓傳》寫到有人「以所燃蠟燭投之」。《世說新語》有石崇「用蠟燭作炊」的故事。晉代以後文獻提到蠟燭的就多了。

至於晉以前,還缺乏可靠的文字記載,實際只有少量的考古資料,比如上面提到的考古資料;

《歸田錄》中,」寇準自少年富貴,不點油燈.尤好夜宴聚飲,雖寢室亦燒燭達旦.每罷官去後,人至官舍,見廁溷間燭淚在地,往往成堆.」可見至宋,仍是油*燭貴.

有篇文章說:《西京雜記》有「閩越王獻高帝.....蜜燭二百支」之說,認為「蜜燭即蠟 燭」,但吾以為終屬孤證,何況《西京雜記》的記載是隻能作為參考的。

再看蠟燭的原料,有黃蠟、白蠟等多種。黃蠟是蜂蠟,白蠟是白蟻蟲分泌的蠟。白蠟的利用一般認為起自唐代,也有人考證始於漢魏,上面提到的「漢墓偶有黃蠟餅發現」為物證,所以蜂蠟的利用要比白蠟為早。

《神農本草經》、張華《博物志》、陶弘景《名醫別錄》中都有關於蜜蠟或蜂蠟的記載,當作藥用。由此看來,東漢時期已使用的蠟是蜂蠟。不過大概數量還不多,使用也不普遍,所以燈燭仍用脂膏製作,要不就在脂燭外掛一層蠟以減少燭淚,或在脂膏中摻少許蠟。

有資料表明以脂膏為燭,熔點是比較低的,因此當時的燭比較粗短。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漢畫像石中的燭燈的燭都較粗短,而沒有像唐李壽墓壁畫中所描繪的那種細細長長的形狀。

皮革的化學成分,皮革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pu全名polyurethane 主要成份為聚氨酯 它是一種常用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是一種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因其卓越的效能而被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眾多領域。產品應用領域涉及輕工 化工 電子 紡織 醫療 建築 建材 汽車 國防 航天 航空 pu做皮革先從皮革說吧 般人會把真皮以外的合成革如 pvc p...

假髮的化學成分是什麼,假髮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 5

如果是真發做的,也就是動物毛髮主要成分 角蛋白。如果是人工合成的,應該是化纖類。 繁華姒錦潯城夢 假髮的材質有很多呀 親 都是纖維的呀 咋說呀 真是無語 多種型別怎麼回答?氨水,雙氧水,焦磷酸鈉混在一起的化學反應是什麼,用於假髮行業,漂白用。 槿茜寶寶 氨水和雙氧水怎麼漂白 氨水和雙氧水混合後漂白效...

安乃近的成分是什麼,安乃近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安乃近,其化學名為 1,5 二甲基 2 苯基 3 氧代 2,3 二氫 1h 吡唑 4 基 甲氨基 甲烷磺酸鈉鹽 水合物。分子式 c13h16n3nao4s h2o 分子量 351.36 主要成分為安乃近,其化學名為 1,5 二甲基 2 苯基 3 氧代 2,3 二氫 1h 吡唑 4 基 甲氨基 甲烷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