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一分殊是什麼意思元亨利貞是什麼意思

2021-03-08 16:00:25 字數 6013 閱讀 2822

1樓:暴走少女

「理一分殊」是中國宋明理學裡講「一理」與「萬物」關係的重要命題,源於唐代華嚴宗和禪宗。華嚴宗在四法界中講理法界和事法界時,認為理是全遍,不是分遍。

所謂理一分殊,就是說天地間有一個理,而這個理又能在萬事萬物之中得以體現,即每個事物中存在自己的一個理。朱熹首先是用「太極」的觀點來論述這一思想的。

2樓:匿名使用者

理一分殊是指只是一個理,分開來,每個事物都各自有一個理。

理一分殊是中國宋明理學講一理與萬物關係的重要命題。源於道家。道家認為"一"在直觀上就顯示出了與萬物之"多"的對應關係。

相對於宇宙中"萬物的多","一"則是萬物的"生成者"和"統一者";。 宋明理學家採納了道家思想,提出了「理一分殊」的命題。朱熹從本體論角度指出,總合天地萬物的理,只是一個理,分開來,每個事物都各自有一個理。

**於

3樓:十六至今

「理」統而為一,而其「分」則殊。這裡的「一」用如動詞;「分」字讀去聲,作名詞用。「殊」是「不同」的意思。

4樓:玫瑰不在地球

總合天地萬物的理,只是一個理,分開來,每個事物都各自有一個理。同一本體顯現為形形色色的事物,千差萬殊的事物的本質又同一。

5樓:鳳祺隨銳精

理一分殊

中國宋明理學討論一理與萬物關係的重要命題。源於唐代佛教華嚴宗和禪宗。張載在《西銘》中說:

「乾稱父,坤稱母」,「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從中發揮萬物同屬一氣的觀點。

程頤把張載的上述思想概括為「理一分殊」。朱熹把理一分殊作為其理一元論哲學的重要命題,從本體論角度指出,總合天地萬物的理,只是一個理,分開來,每個事物都各自有一個理。然千差萬殊的事物都是那個理一的體現。

他說:「天地之間,人物之眾,其理本一,而分未嘗不殊也。」知其理一,所以為仁,便可以推己及人;知其分殊,所以為義,故愛必從親人開始。

朱熹又把總天地萬物之理,說成太極。太極便是最根本的理,理一分殊就是太極包含萬物之理,萬物分別完整地體現整個太極,「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

明代的羅欽順改造了朱熹的理一分殊說,認為理一存在於分殊之中,即存在於千差萬別的事物之中,這種認識接觸到了一般寓於個別之中的辯證關係。王夫之揭示朱熹以月印萬川喻理一分殊的矛盾,認為理一既可分殊,就不再是理一;理既是全遍,就談不上分殊。王夫之從本末、大小關係上論述了理一分殊。

他認為,萬物之大原惟天地,如由一向萬,本大為一,即理一;末小而萬,便是分殊。這包含著事物的同一性與差別性、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同時,由於王夫之把被朱熹顛倒了的理氣關係又顛倒過來,使理成為氣的理,認為「而氣必有理,則理既殊而氣亦不同」,從而把理一分殊建立在了唯物論的基礎之上。

元亨利貞是什麼意思

6樓:偷個貓

古人釋此四字,大都一字一義,認為代表了乾卦的四種基本性質,往往引申為四季、四德等等,各家之言不一而足。

如「元」,為大、為始,引義為善長,為春;「亨」為通,引義為嘉會,為夏。「利」為美利,引義為義和,為秋,「貞」為正,引義為幹事,為冬。在人事上,「元亨利貞」分別代表仁、禮、義、正。

具有萬物創始的偉大天圓,亨通順利的成長,祥和有益前進,貞正堅固。

元、亨、利、貞為《易經》中的四德,取自於自然界植物的生長過程。

元:象徵一個事物的初始,對應春天,植物的發芽。

亨:象徵一個事物的成長,對應夏天,植物的生長。

利:象徵一個事物的收穫,對應秋天,植物的開花結果。

貞:象徵一個事物的收藏,對應冬天,植物的落葉過冬。

7樓:多輻海鯰活寶

元亨利貞

元:起初,開始,最早,就是你真真正正想要的東西

亨:亨通,暢通,可以執行下去,你做的事情可以一直做下去,沒有阻礙

利:好的,有利的,你做的事情是不是離你真正想要東西更近一步了,

貞:正直的結果,最好的結果,對的結果,完美的不能再完美了,既得到了你想要的東西,又沒有對他人造成壞的影響

【元亨利貞】大意:

元: 不忘初心,你最初想要什麼樣的結果,例如:有人說我想掙錢,哪有了錢以後呢?

有錢了我想買個大房子,那有了房子以後呢,有房子了以後我想全家人在一起,父母遛娃,我們上班,然後沒有然後了,那全家人在一起,父母遛娃,我們上班就是你真真正正想要的

亨:大意就是你做的事情是不是可以一直做下去,會不會遭到阻礙,例如:我替老闆打工,老闆給我錢,此事可以一直做下去,就是亨通的意義了!

例如:搶劫,早晚有天會被抓,不可以一直做下去,次為不通

利:好的方向,有利於自己的,例如:搶劫雖有利於自己,但是最終不會有好的結果,沒有向好的方向發展,不可行!

例如:外地打工,掙錢養家餬口,雖然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可是照顧不到妻兒老小,妻子嚐嚐抱怨,孩子學的一身臭毛病,不利於家庭團結,不可行,

但是如果妻子不抱怨,看到你有錢掙很開心,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誇你有出息,那你外出打工就是可行的

貞:簡單說就是有個好的結果,你最初想要的東西都能得到,家庭和睦幸福,老人疼孩子,年輕人奮發圖強,孩子懂事孝順,

個人理解,不喜勿噴

8樓:清幽靜溢

春天,(元始),夏天,(亨通),秋天,(獲利收成,)冬天,(貞,守正,不能吃光,來年的種子必須留著。)

一切都是迴圈,結束(冬天)是為了開始(春天),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以種地比喻而已,元亨利貞,不是四季,是一個迴圈系統細分為四部分,看問題。

天地一切都是周而復始,哪怕最小的量子都是周而復始的,所以才有,量子不確定性和量子糾纏等特點。

迴圈系統細分為1,就是太極,不斷不停的迴圈,細分而二,就是陰陽,就是太極中的陰陽迴圈往復,細分為4就是元亨利貞。細分為五,就是五行,木火土金水,細分為八就是八卦,乾坤坎離艮震巽兌。不僅僅是迴圈還要講各個元素之間的關係,其中一個因素和其他所有因素的關係都要搞明白。

簡單說就是關係學,文字只是代號,可以代表天地間的一切,第一步先搞清系統,第二部細分為1(太極),2(陰陽),4(四象),5(五行),8(八卦),64(八卦重掛也叫64卦)。根據實際需要選擇細分為幾部分,然後帶入符號就可以了,

9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的答案也太複雜了吧,看的我頭都暈了。

10樓:趙庚白

【乾】本經 乾⑴ 元⑵亨⑶利⑷貞⑸。

【譯】乾充當天,表示不斷地向上向更高處發展,黎民百姓通達順利,農耕活動意志堅定。

註釋: ⑴「乾」天,自強不息。《釋名》乾,進也。

行不息也。又:向上冒出。

《說文》:「乾,上出也。」段注:

此乾字之本義也。

⑵「元」民眾,百姓。《戰國策》:「制海內,子元元。

」《史記·文帝本紀》:「以全天下元元之民。」《注》:

「古者謂人云善人,因善為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

⑶「亨」通達順利。《後漢書·班固傳》:「性類循理,品物咸亨。」

⑷「利」犁地,耕地。《古代漢語字典》:「利是會意字,由禾與刀兩部分組成,刀是類似耒(léi)的農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數點表示犁出地土塊,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

」又《說文解字》【刀部】利,銛也。從刀。和然後利,從和省。

《易》曰:「利者,義之和也。」(「銛」xiān 本義:

田器,臿屬。一種農具。「臿」chā鏵。

《淮

南子·精神訓》今夫繇者,揭钁臿,負龍土。《注》臿,鏵也。靑州謂之鏵,有刃也。)

⑸「貞」堅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賈子道術》:「言行抱一謂之貞。」諸葛亮《出師表》:「貞良死節之臣。」

簡評:從乾本經中可看出《周易》作者首先就把老百姓利益放在全篇首位,希望平民百姓都能生活幸福,並且指出要達到此目標必須遵循的途徑,那就是搞好農耕活動。

格物是什麼意思?

11樓:戒為良藥

格物,意為**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格」在此有「窮究」之意。《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物之理」的學科,後失傳。格物為儒家認識論方**的重要問題,三綱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擴充套件資料:

《大學》中所言「格物」極為重要,人若欲修齊治平、明德於天下,「格物」是基礎是前提是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學之道」的基石。「格物」不當則「致知」不明;物有所未格,則知有所不明。對一個如此重要的哲學教育學範疇,歷史上諸家訓釋聚訟紛紜,卻未能刨根問底,徹底詮釋,正如北宋司馬光所批評的「未盡古人之意」。

先秦時代,「格物致知」這句話大概並非特別深奧的語言,故而用不著什麼解釋。但漢代以降,由於文化斷層等原因,人們對它的解釋卻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東漢鄭玄為《大學》作注時,對「格物」解釋說:

「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

」(《禮記·大學》,《十三經注疏》本。)

這種把「格」字訓為「來」,將「格物」訓為「來善物」、「來惡物」的解釋,是有悖於《大學》作者原意的。對此,章太炎曾尖銳地指出,若遵循鄭注,則「因果相倒」,因為《大學》本文的順序是「物格而後知至」,而鄭注以為「知於善深則來善物,知於惡深則來惡物」,將「致知」置於「格物」之先,不合經典原義。

司馬光在《致知在格物》一文中闡釋「格物致知」之義時說:「《大學》曰:『致知在格物。

』格,猶捍也,御也。能捍禦外物,然後能知至道也矣。鄭氏以格為來,或者猶未盡古人之意乎!

」他以「捍」、「御」訓「格」,認為人只有捍禦外物之擾,然後才能認識大道。在致知思路上明顯受到了道家的影響。

司馬光認定「格」字的意思好象「御」字,而沒有解釋為什麼「格」字會有這種意思。由於缺乏文字學方面的考據,該說略顯突兀。他自己不同意鄭玄的解釋,認為鄭說沒有徹底弄明白古人的意思,究其實,司馬光的解釋也並非《大學》本義。

對於格物致知的解釋,程頤認為「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若日窮其理云爾。窮理然後足以致知,不窮則不能致也。

」朱熹認為「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大學章句·補傳》)程、朱都將「格」解釋為與「窮」義近似,即推究、窮盡的意思,亦並沒有交待訓「格」為「窮」的原委。

王陽明說:「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六)又說,「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同上)在他看來,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皆純屬內省的功夫。

清初顏元將「格物」之「格」當作「手格猛獸」之「格」、「手格殺之」之「格」,「乃犯手捶打搓弄之義」 (《習齋記餘》卷六),是主體對客體的有目的、有意識的實踐改造活動,其目的是務期實用。

王夫之認為,最切近格物本義的當屬方以智的質測之學。他說:「密翁(方以智)與其公子為質測之學,誠學思兼致之實功。

蓋格物者,即物以窮理,唯質測為得之。」[iii][iii]關於質測之學,方以智說:「物有其故,實考究之,大而元會,小而草木螽蠕,類其性情,徵其好惡,推其常變,是曰質測。

」[iv][iv]方以智「質測」的特點在於,重視實地考究、分類認識、把握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

熊十力在《原儒》中論及格物學時說:「假定萬殊之物界為實在,而分門別類窮其理者,是為格物學之觀點(古之格物學,猶今雲科學)。」

統觀前賢對於「格物」的詮釋,訓「格」為「來」、「捍」、「御」、「窮」、「正」等等,一定程度上皆屬於猜測,缺乏古文字學方面的刨根問底的考據,尚未達詁。唯有被王夫之所推崇的方以智的「類其性情,徵其好惡,推其常變」的質測學方法,近於《大學》「格物」本義。熊十力的「分門別類窮其理」的訓釋也比較接近**原義。

但是王夫之和熊十力都沒有進一步闡明何以「格物」當作此訓。看來,要逼近《大學》「格物」之義的本原,還「格物」本來之面目,可以轉換研究視角,尋找新的證據。在這方面,小學「右文說」為真正瞭解「格」字本義,進而把握《大學》「格物」的原貌提供了可能。

是非淺見:《尚書》在前,大學在後。格物關鍵在格之意,由《堯典》知格者意思為到、充滿也後來引申出縱觀全貌,巨集觀總覽,細節具知謂窮究之意。

在先秦時代,《書》經都通,故無疑問也。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尚書。堯典》

乾元亨利貞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具有萬物創始的偉大天圓,亨通順利的成長,祥和有益前進,貞正堅固。乾元亨利貞四個字本是分開解釋的,乾,原是人們用來表示觀測日影的工具,這裡用作卦名。元亨利貞分別講作 大 通 順利 正 被許多人連作一詞,是指人的運氣很好,交了好運。這四個詞其實包含重要的思想內涵。語出商末周初姬昌 易經 乾卦的卦辭...

元亨利貞。是什麼意思啊

八卦之乾卦卦詞!有多種意思,字面意思檢視 易經 第一章程 乾 the qian diagram 元亨利貞。子夏 傳 說 元為原始之意 亨為開通之意 利為和諧之意 貞為貞固之意。元,寓意事物的起始或基礎 亨,寓意事物的生長和壯大 利,寓意事物的創造與收穫 貞,寓意事物的趨正與靜止,發展 過程 的結束。...

大作於細元亨利貞是什麼意思乾卦中的,元亨利貞,四字各自是什麼意思,含義

六十四卦第一卦 乾卦 元亨利貞 象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根據 卜辭 解釋如下 元 開始。元字一般用於開始,譬如 元始天尊 每個地方最早寺廟都叫 開元寺 亨 亨通。利 和順。貞 通正。基本資訊 名稱 元亨利貞 拼音 yu n h ng l zh n 編輯本段 這是 易經 乾卦的卦詞,原文 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