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2021-03-07 15:23:34 字數 4890 閱讀 7994

1樓:月冰瑟

勝者會在戰鬥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來確保勝利,包括戰術安排等。勝利並不是因為這場戰鬥之中發生的事情,勝負早在戰鬥開始前就已經決定,包括預先佈置gank(gank精神:依託於高機動性,在雙方實力相等甚至我方小劣的時候在戰場各處創造優勢兵力)。

所以說在戰術和戰略層面dota和打仗區別不明顯,區別在於戰鬥形式(dota有disabler和tp,打仗一般來說沒有,不過進資訊戰就可以有了)以及戰爭層面(dota只要/只能推掉遺蹟/一方投降,然而打仗可以尋求各種各樣的戰爭訴求,比如割地賠款(參考文明系列和p社群星還有地球ol的wwi/ii資料片等等)

2樓:

本句出自----《孫子兵法-形篇》可以譯成----處於勝利地位的軍隊通過先製造勝利的態勢然後向敵人挑戰進攻,處於失敗地位的軍隊被迫先行作戰然後設法謀求勝利的態勢轉向防守。

3樓:秦敬線香梅

孫子在《形篇》中提出「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對此,很多人認為戰前必操可勝之權,然後才敢於一戰,還有人認為這與《始計篇》提出的「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是一個意思。歷代注孫子也大多是這種觀點。

比如,唐代的杜牧在註釋此句時,認為「以眾擊寡,以理擊亂,以富擊貧,以能擊不能,以教士練卒擊毆眾白徒,故能百戰百勝。此則先勝而後求戰之義也。」宋代的梅堯臣注為「可勝而戰,戰則勝矣;未見可勝,勝可得乎?

」宋代張預則引用《尉鐐子》加以注述,尉鐐子曰:「兵不必勝,不可以言戰;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此之謂也。

我看,以上看法似未合於戰道,是對孫子這句名言的誤解。在戰爭中,勝負往往出人意料之外。戰前,敵我雙方都自料操必勝之權,必敢於一戰。

經常發生的情況是,戰前自以為必勝的一方,常常吃了敗仗。勝負諸條件,既有作戰計劃之優劣,作戰實力之強弱,士氣之盛衰,又有作戰過程中,雙方指揮員在對抗過程中心智與膽略的較量。作戰計劃之優劣在某種情況下是相對的,因為戰前擬定的作戰計劃很少有在實際作戰過程中不加以部分改變或全部改變的;作戰實力的強弱在某種情況下也是相對的,因為實力再強大,如果在一定條件下發揮不出來,比如被分割、失去指揮、相互影響和牽制等,在關鍵點上能夠發揮的實力就很有限了;士氣之盛衰對作戰勝負的影響也是相對的,因為士氣旺盛的反面就是驕怠,驕兵必敗,如楚將之「滅此朝食」而卒潰師。

對於此點,**在2023年5月4日曾論述道:「戰爭勝利的條件是充分具備著,但勝利的取得還要靠著在戰爭中各級在各種情況中有正確的決心和動作,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首先統一作戰指揮的原則,這樣才能保障在戰鬥的經過中,上級的決心能為下級瞭解,下級的機斷才能合乎上級的企圖,各部之間才能有很好的協同動作,在戰鬥中,雖通訊聯絡不好,亦不致發生動作上的決心上的不一致。」**在2023年4月講道:

「戰爭的勝利決定於兩個條件:一是力量,二是力量的使用。前者屬於物質性的,後者屬於精神性的,即是戰術問題。

」**在2023年9月講道:「雖然在戰鬥過程中遇見種種困難,表面看來好似沒有勝利的可能的樣子,這時就應想到敵人的**,敵人的混亂,敵人的恐慌,而堅決地打下去,對敵人的增援雖然應當顧慮和作適當的對付辦法,但主要的是不要太顧慮,如果仗打到一半遇到困難的時侯,就輕易撤下來,那就損傷了士氣,同時失掉了勝利機會,如果繼續堅持打下去,即令打不下也至多是多一點**,但絕大多數的場合是能夠取得勝利的。戰役指揮員的頑強性,就表現在這種時侯。

」**在2023年10月又論述道:「勝利把握有了七分,應該說基本上是有利了,如果再加上我們死打硬拼的勇敢和戰術指揮相結合,一定可以克服那三分冒險,而爭取達到十分勝利。」

總之,**的思想就是,勝利在戰前經過籌算有個大概的把握,大約也就是不到七成的把握,從來或很少有百分之百的勝算,或是包打贏的仗。凡是作戰,必有風險,指揮員的智慧與膽略,可以在交戰中擴大七成的把握,消除三分風險,反之,如果拙於臨機決勝或是耐心、韌性不夠,不但要失去原有的七成把握,反而將原來的三分風險放大到十分,輸的一乾二淨。

西方歷史上也有個先勝後敗的著名戰例,即馬倫哥戰役。馬倫哥之戰,拿破崙指揮的法軍約二萬六千人,梅拉斯指揮的奧地利軍約為三萬餘人。戰役初期,奧軍銳不可擋,直撲法軍陣地,在很短的時間內,於上午十時完全攻佔了馬倫哥,法軍左右兩翼都已陷人困境,人員損失慘重,彈藥消耗將盡,士氣已經大大低落。

最後,在奧軍不斷增強的壓力下,法軍被迫全線後退。到了下午二時,法軍的失敗看來將成定局,因為它的預備隊早已用完,還可用來進行射擊的火炮,總共只剩下五門。此時,奧軍統帥梅拉斯認為大局已定,欣喜若狂,立即派出一名信使,前往維也納報捷,報告奧軍在馬倫哥平原大獲全勝,曾經戰無不勝的拿破崙已被徹底擊敗,繳獲的戰利品和捉到的俘虜很多,目前尚未計數。

同時,他將指揮權交給參謀長察赫,自己離開戰場,返回亞歷山大里亞。這時,不管是法軍部隊還是指揮機關,確實陷在一片混亂之中。人們惶惶不安,形勢極其嚴重。

但身在前線的拿破崙認為,戰鬥井沒有最後結束,還有最後獲勝的一線希望。由於抱著這種信念,他一再強調,必須堅持下去,任何人不得繼續後退。到了下午五時,正當法軍接近崩潰的時刻,形勢發生了急劇變化,法軍援軍趕到了戰場,並帶來了13門火炮。

拿破崙在發起**之前,集中18門火炮向奧軍進行猛烈射擊,而此時的奧軍由於認為勝利已經穩拿到手了,正在現地休息和用飯。在法軍火炮的猛烈轟擊之下,奧軍的隊形頓時大亂。拿破崙收集殘兵,奮力發起反擊,奧軍很快陷入了混亂,由於失去指揮,最終導致了全線的潰退。

總之,我們只能認為,第一,勝敗可以**,即「勝可知而不可為」,「多算勝,少算不勝」;第二,勝算比較大則可以開戰,即「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三,勝利要在作戰過程中爭取,誰也不能包打贏,即「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戰爭之道,與做算術題不一樣,一定的公式必然得出一定的結論,戰爭猶如周易陰陽變化之道一樣,其為道也屢遷,周流六虛,變動無常,誰如果一定要以固定、肯定、必然的眼光去看待戰爭,以固定、肯定、必然的思維去把握戰爭,他只能當趙括了。如藺相如言,「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

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出自何處?

4樓:

意思是:因此,勝利之師是先具備必勝的條件然後再交戰,失敗之軍總是先同敵人交戰,然後期求從苦戰中僥倖取勝。

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軍形篇》。

節選原文: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

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譯文:預見勝利不超過一般人的見識,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打敗敵人而普天下都說好,也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這就好像舉起秋毫不算力大,看見太陽、月亮不算眼明,聽見雷霆不算耳聰一樣。古代善於作戰的人,總是戰勝容易戰勝的敵人。

因此,善於打仗的人打了勝仗,既沒有卓越過人的智慧,也沒有勇武顯赫的名聲。他們進行戰爭的勝利不會有差錯,之所以不會出現差錯,是因為他們作戰的措施建立在必勝的基礎上,是戰勝了在氣勢上已失敗的敵人。

善於作戰的人,總是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不放過進攻敵人的機會。因此,勝利之師是先具備必勝的條件然後再交戰,失敗之軍總是先同敵人交戰,然後期求從苦戰中僥倖取勝。善於用兵的人,必須修明政治,確保法制,就能夠主宰戰爭勝負的命運。

擴充套件資料

孫子說過,善於作戰的將領,他首先使自己一定不會被對敵戰勝,但是不一定保證自己能戰勝對敵。所以,成功可以預見,而不能強求。當無法戰勝對敵時,就先防守,如果對敵有可乘之機,我方能夠取勝,就採取主動進攻。

防守是因為取勝條件不足,進攻是因為取勝的條件充分。善於進攻的將領,他的部隊出擊如同神兵從天而降,使對敵猝不及防。這樣,才能保全自己從而獲得全勝。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兵入關滅秦,打到了曉關(今西安藍田縣城南)。曉關是從中原進入秦都咸陽的交通要道,也是秦軍設防的最後一道關卡。此時,秦軍的兵力尚存,除了秦王子嬰派來駐守嶢關的兵力外,還有一部分在嶺南諸郡,另一部分由駐守在塞北的蒙恬率領,有百萬之眾。

劉邦手下只有兩萬兵力,遠遠不如秦軍,但他求勝心切,想立刻率軍攻打嶢關。劉邦的謀士張良認為不妥,他說:「秦軍的力量還很強大,不能輕舉妄動。

雖然據守曉關的敵軍只是一部分兵力而已,但他們扼守險要,佔據地理優勢。」

「為防不測,請您先讓酈食其帶上**寶物,去跟曉關的秦軍守將談和。我聽說曉關的守將是個貪財好利的市居夫,應該很容易說服。與此同時,我們在曉關周圍增設疑兵,虛張聲勢,使對敵不明虛實。

對敵以為我們兵多,必定投降。」

劉邦採用張良的計策,派酈食其帶上厚禮去與秦守將說和。酈食其對曉關守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很快說服了他。守將答應與劉邦聯合,攻入咸陽。

劉邦十分高興,打算等待時機,聯合曉關的秦軍進攻咸陽。

張良這時候卻改變了作戰計劃,他對劉邦說:「秦軍將領雖然投降於我們,但我們不能保證他的部下也會跟他反叛秦朝。如果作戰中他的士兵反悔,我們就會反被敵軍攻擊。

敵軍現在已與我們談和,必定放鬆了戒備。我們不如趁機攻打他們,定可以取勝。」

劉邦贊同張良的計策,率軍攻入嶢關。此前,劉邦安排了疑兵在山頭造勢,讓秦軍誤認為他們的士兵眾多。如今劉邦突然率軍攻來,秦軍大驚而不知所措。秦軍節節敗退,最後退守藍田。

劉邦率兵追擊,一路嚴令士兵不得干擾百姓,以收攏民心。結果,劉邦的軍隊贏得了秦地百姓的支援,他順利地引兵繞過嶢關,打敗藍田的秦軍,最終攻入了咸陽。

秦軍大勢已去,秦三世子嬰只好投降。劉邦曾說,張良能夠「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嶢關這一戰,充分體現了張良的用兵才能。

他不像劉邦那樣,未做分析就想進攻。他先對敵我形勢做了分析,認為己方成功的把握不是很大,於是先創造條件,讓酈食其去說和,增設疑兵威懾對敵,使自己一方先立於不敗之地。

張良防患於未然,且讓敵軍不知道我軍虛實,這戰略正應了孫子所說的善於防守的人,基本都是成大事者。等到對敵同意和解而鬆懈之時,張良卻再次分析,改變對策,讓劉邦率兵突擊。劉邦軍隊如「動於九天之上」對敵猝不及防。

張良這一戰的總體帶兵打仗的技巧,正符合孫子的作戰思想:讓先讓自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才能讓自己處於不敗的前提,因此劉邦率領的軍隊得以大獲全勝。

象棋殘局,紅先走,黑怎麼勝

不全貌啊,角上有沒有子呀。如果沒有,看這樣行不?後車平6,車四退二,前車平6,車四退一,炮3進6,象五進七,炮4進6 這棋屬bai於黑方必負之棋呀,紅du先走紅勝,舉例如下紅前車平zhi六,黑車四退三 dao 紅炮四專平六,黑車 二 屬 變 紅士 五,黑車 一 黑方別的走法都不能一著制敵,固黑走其他...

武田勝賴的人物評價,如何評價武田勝賴

武田勝賴 1546年 天文十五年 1582年4月3日 天正十年三月十一日 為日本戰國時代武田家的末代家督。武田勝賴是武田信玄的第四子,武田本家第二十代當主,也是最後一代。勝賴生母是諏訪賴重之女,信玄消滅諏訪後,勝賴曾改名諏訪四郎勝賴,居於伊那郡高遠城以繼承諏訪家。武田勝賴最後為何沒有去上野信濃?他不...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怎麼理解

自然大道,有著自己根本的運化規律。是不爭而能取勝,不言而能迴應,不召喚而萬物自歸其所,以無為而籌措事物。天之大道處處在在,不被什麼偉人民族人的願望而買斷,更不會因為人的努力而更改。回顧歷史,可以看到因為順應天道而成偉業,因逆天道而一敗塗地之事。林林總總,無盡無休。這個天道不僅僅是無情自然,更是涵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