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對人性論看法與孟子有何差別

2021-03-07 07:07:13 字數 5684 閱讀 2853

1樓:黛妮

一、董仲舒認為:人性中有善質而未善,性待教而為善,性分三品。

既繼承了孟子的人性本善又強調了人性沒有統一的性質,又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在當時社會而言,是利用言論教育為封建統治服務。

二、人物簡介: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漢廣川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為武帝所採納,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二千多年。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其後,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膠西王劉端國相,4年後辭職回家,著書寫作。這以後,朝廷每有大事商議,皇帝即會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問他的建議,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歷經四朝,度過了西漢王朝的極盛時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約75歲。死後得武帝眷顧,被賜葬於長安下馬陵。

2樓:你看這是什麼呢

董仲舒人為人性中有善質而未善,性待教而為善,性分三品

既繼承了孟子的人性本善又強調了人性沒有統一的性質 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從當時社會而言 是利用言論教育為封建統治服務

具體的內容太過繁雜 個人總結了一下 滿意請採納.

孟子與荀子人性論比較

3樓:瓜子

中國古代提出了許多關於人性論的觀點,如孟子的性善說,荀子的性惡說,董仲舒的性有善惡說,告子的無善無惡說如果從倫理學的角度去解析這些問題,是很麻煩的事情.不如我講解一下我的觀點,你可以嘗試著理解.

我認為人性無法從善或惡的觀點去認識的,你能說狼是惡,而羊是善的嗎?不能,狼是肉食,羊是草食,狼吃羊是它的本性,羊吃草也是它的本性.善或惡的定義也不能用什麼樣的概念來確定,因為他們之間沒有界限,也不能人為的規定一個界限.

其實世間有很多的事也是如此,比如好和壞,美和醜,大和小,多和少等等.

基於此,我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人性是趨善的,棄惡的.沒有一個人不向往美好,不希望和諧,只是他們在追求理想和願望時,因為自己以往經驗和意識的原因,會採取不同的方法去實踐,當人們不理解他的方法時,會誤解,就又會以自己的好惡去評價.世俗的善惡觀點是不足取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這就是區別

談談董仲舒的人性論和「三綱五常」的內容及其實質

5樓:匿名使用者

1、內容

1)人性論

整個宇宙的變化和執行有一個總的目的,宇宙間每個事物的生長變化都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總目的服務。董仲舒認為宇宙的最後目的是生人和建立封建主義的社會。他認為,人是天的副本,是宇宙的縮影,因而人也是天地的精華的體現。

2)三綱五常 ,簡稱「綱常」,是儒家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重要倫理原則和道德規範。

「三綱」 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是指封建社會的三種主要道德關係,它強調君 對臣、父對子、夫對妻有絕對的統治和支配權力。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封 建社會調整倫常關係的基本原則。

2、「三綱五常」是由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孟子 的「五倫說」、 「四德說」 ,韓非的「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為「天下之常道」的思想發展而來 的。西漢董仲舒首次將其系統化為三綱、五常,並做了論證。但「三綱五常」連用始於宋代 朱熹。

3、實質

1)董仲舒認 為「中民之性」包含情,甚或性即是情,具有貪仁兩面,與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皆不同,董仲舒提出民性有「善質」而「未善」 ,民之向善需要王者的教化,從而從人性之維為天子的「出場」提供了理論依據,由此,也其人性論論證了封建統治的合理性。

2)以儒家的綱常倫紀來約束社會,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論的不同

6樓:今晚打狗熊

您好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通過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既然這種心理活動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據的,是出於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稱之為「良知」、「良能」。

《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7樓:匿名使用者

同一時期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當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同觀點,那為什麼有不同的觀點呢?

一個道理。

其實,我認為他們二人得出的結論看起來雖然截然相反,實際上卻殊途同歸。不管是性惡論還是性善論,最後都是得需要教育和教化的,都是教人向善的。或許這就是追究性本善和性本惡的真正意義?

8樓:大贏合治

其實孟子和荀子的觀點不矛盾,孟子的性善論是指人人都可以變得善良,而不是說人生下來都是善良的,而荀子則認為人本性是惡的,所以才要通過教育使人心向善。

9樓:炎之戒

荀子是比較現實的人,最起碼他承認人的短處

孟子 黃宗曦 董仲舒三人在君民關係上的思想有何不同

10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主張民貴君輕,但其本質仍為維護封建君主**。董仲舒提出「君權神授」,任何人都要服從天子。黃宗羲有民主、民本思想,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式的國家。

11樓:匿名使用者

黃宗羲中的孟子與民主法制

我認為如何扭轉君民的主客位置,或防範已取得民主君客的制度的失落與變質,不斷並隨時具體體現民為主君為客的立場與認識,是任何一個社會以及全人類社會走向進步,和平與繁榮的關鍵的基本課題。要做到此點,我認為有三個最基本的條件要講求:第一個要求是要對人性與人的社群的發展有道德的價值標準。

他必須知道人性的深處的能力以及人類社會應該走的方向,建立一個合理合情的人性觀,包含將之推之於平等的人權觀。換言之,為政者必須要有一套合乎人性與全體的價值認知與信仰。如果他對此並無理解,或有錯解與偏見而不能開放的去認知,他的政治行為也將走入歧途。

第二個要求是在對人性之為善的能力與意志要有充分的信心,積極創造人類發揚與體現其無私的道德理性的生活條件與環境。孔子講究養民,富民,教民,就是在提供一個人性實現與成長的機會。孟子對此更有非常的眼光,他要為君者不要陷民於罪,為此他提出制民之產的主張,強調社群生活的其本保障性與對環境的保養以求供求的持續的發展。

這是知識與方法上的要求,是君之為君所具備的能力所必需考慮到的。這是實現價值的方法的要求。第一個要求如果是善的理念的要求,第二個要求就是善的方法的要求,第三個要求乃是在把善的理想與善的方法密切地結合起來,使兩者永久持續的發展下去而不得偏崎。

當然這也包含一種眼光來為後人設計,保障民為主的不斷落實。此一理性設計就是它必須建立開放的民主選舉制度,保障民權的體現與運作。這可說是善的意志的要求。

它所要求的是持續的發展,開放的發展,使社會生活的素質,包含自由,平等,開放,參與,和諧與時俱進,與時俱增。

對於如何達到一個理想的政治,孟子說 「徒善不足以為政, 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4a-1). 徒善是上面所說的第一個要求。徒法是我說的第二個要求。

孟子的意思是善與法都是為政所需要的,兩者必須相輔相成。但孟子似乎也暗示了一個結合善與法的動力者的重要,那就是人的重要。人的重要不只在其為思想者與行動者,而在他能結合善與法,理性的實現為政的目的。

然而這並不是說,只靠人就夠了,而是要靠人能持續的維持法與善的推行,與此為政之人就必須訴之於人民,一方面接受人民有效的監督與參與,而另一方面提升人民的知識與教育水平。 如要為正持續發展,就必須進行民主與正義的建設。我於孟子兩句話之外,要另加一句:

「徒人不足以持久」,具體的體現民主的參與的重要性。總言之,為政之道三要件:一個合乎人性的價值理想;一套可行可持續發展與遵循的法制與方法;一個賢明有能結合價值與法制的領導人。

這三個要件,欠缺任何一個都帶來危機:理念危機,法制危機,或選人危機。孟子說了兩個要件,但第三個要件顯然在他的思想之中。

黃宗羲也是如此。當面對領導人的繼承與人民的民主參與的問題之時,就必須思考良法與善意的結合問題,可以說西方的民主選舉制度就是以迎著這一需要而發生的。這雖然是一個制度,但卻更是一個方法與技術。

在西方發生較早,引起理性思想的實際運作與實現。但這並不是說西方的民主制度就已經十分完善,相反的,民主實行的形式並不保證領導人的優質,也不保證實行的法制是最佳的,更不保證社會的善的理想是正確的或存在的。但有此三者的密切關聯與依存,卻無疑可以維持民主的活力與自行修正的能力。

美國實行民主制度數百年,但美國人的建國精神與道德理想及理念,卻時有迷失。由於重視實利,重視霸權,重視自我中心,美國的民主政治似在逐漸喪失了普遍人性的道德理念,持其霸權,走向先發制人的戰爭主義與自私主義,這難道不是民主政治的另一危機嗎?而在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說美國的民主機制沒有自行修訂的能力。

黃宗羲很重視法制與制度。他說「有治法而後又治人」(《原法》),這和荀子說 \"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君道篇》)說辭上相反,但意思卻相近。荀子的意思是:

法一旦建立起來,典型具在,而後來的統治者不加重視或加廢棄,這是治人的問題,而非治法的問題。 故荀子曰:\"[法}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

「 又說:「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源也。故有君子法雖省,足以偏矣。

無君子則法雖具,失先後之施,不能應事之變,足以亂矣。「 (《君道篇》)。為君者可以虐民,可以愛民,可以王,可以霸,關鍵在於其能否遵從君道。

所謂君道從荀子看乃是 「能群」之道。他又解釋「能群」為 「善生養人者也;善班(辨)治人者也,善顯設人者也;善藩飾人者也。「 這四者事實上就是治理之道,包含了組織與用人之道。

為君者能用此四道,也可說是有了治法,自然也就能使天下治了。黃宗羲的命題重點在指陳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無法。三代以前的法是藏天下於天下,三代以下人心不古,私心當道,廢除了公法,卻代之以私法,藏天下於一己之筐匣中,是為非法之法。

若要求治,則不能不恢復三代之法,是為政者不必桎鋯於非法之法之中,依公法行公事,而後有治。黃宗羲所說的三代之法,是指井田,封建,學校,卒乘之舊。當初建立是為了百姓的憂戚安樂,但卻至秦而一盡,唐有所恢復,但到元又一盡。

故要再治天下,就不得適度的恢復了。顯然這是黃宗羲的歷史眼光,與其同時代的還有顧炎武,也有類似的想法。但與其同時的王夫之,雖同樣痛恨以一己宰天下的后王,卻不以恢復三代之舊為己任,著重於新的變革以實現王道。

 董仲舒認為愛民不能違揹人性,必須要安民、樂民,體現出實際的效果,使老百姓心悅誠服。他說:「孝悌者,所以安百姓也。

」(《為人者天》)強調治人要「懂能願」,「使人心說(悅)而安之,無使人心恐」(《基義》)。「因其所以至者而治之」,「親近來遠,同民所欲」,「親近來遠,同民所欲,則仁恩達矣。」(十指》)「君子以人治人,懂能願。

」(《基義》)要「引其天性所好,而壓其情之所憎」,這樣就能「倡而民和之,動而民隨之」(《正貫》)。他說:「國之所以為國者,德也。

」(《保位權》)「德」就是要安民、樂民,「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德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堯舜不擅移湯武不專殺》),因此「為人君者」必須「固守其德以附其民」(《保位權》),只有能安民、樂民的德治才能使人民大眾安居樂業、內心誠服、效忠國家,「得天下之群者,無敵於天下。」(《滅國》)董仲舒對此有過系統深入的論述。

他認為這並不一概是人們對國家和公利不忠誠的問題,而是由於人的本性和認識水平的侷限所致,如他所說「則其智之所不能明也」,「民之皆趨利也,固其所暗也」,義為大,利為小,而對普通人來說,「小者易知也,其於大者難見也」。他認為人民大眾是質樸無知的,「質樸之謂性」

董仲舒為什麼要對儒學進行改造,董仲舒如何對孔子的儒學進行改造,兩者的核心有什麼區別

董仲舒提出 春秋大一統 和 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強調以儒家思想為國家的哲學根本,杜絕其他思想體系的根本。鑑於秦朝苛政的覆滅,統治階層意識到仁政對於維持王朝穩定統治的必要性,漢武帝採納了他的主張。從此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研究四書五經的經學也成為了顯學。此時,孔子已死三百餘年。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

我對人性悲觀到絕望,我對人性悲觀到絕望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簡單的一輩子!每個人都有兩種選擇 要麼堅持,要麼放棄!放棄很簡單,找一個隨便的方法就能解決 而堅持就有點難,因為要面對很多的困難,很大的壓力.你現在就可以拿起刀子割脈 在你行動之前,是不是還有很多事情沒做?要不要跟自己最親的人到個別,要不要跟最好的哥們碰個面?要不要為一直關心自己...

對喜歡蜘蛛的人性格看法,對喜歡蜘蛛的人性格看法喜歡蜘蛛的人性格是怎麼樣的

若非科學研究,感覺有些另類。在意的用心瞭解一下 好朋友志同道合 喜歡的朋友主動去結交 展示你的好,用真誠的心去打動對方 應該是做事謹慎,認真 養蜘蛛的人性格分析?養蜘蛛的人性格各異吧,這不能說明什麼吧,本屌絲就是養蛛人一位,接觸到各種性格的養蛛人 善於邏輯 推理能力強 數理化應該不錯 養變色龍的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