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術是誰發明的?它最早出現於什麼時期

2021-03-07 06:25:58 字數 5668 閱讀 5122

1樓:匿名使用者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的畢昇最早發明的,最早出現於北宋。

北宋發明家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改進雕版印刷這些缺點。他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覆試驗,在宋仁宗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

畢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

印刷術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曾對世界文明程序和人類文化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活字印刷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是一種印刷方法,通過使用可以移動的金屬或膠泥字塊,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複使用的印刷版。

2樓:咪浠w眯兮

北宋慶曆間(2023年-2023年)中國的畢昇(970年—2023年)發明的泥活字,標誌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元代王禎成功創制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

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唐朝發明了雕版印刷術,而且唐朝中後期已經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宋朝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宋朝沒有普遍使用活字印刷術。宋朝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2023年11月15日《活字印刷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列入2023年「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的木版活字印刷術在2023年11月,已被列入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候選名單。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收錄的是那些在社群或群體的努力保護下,生存能力仍然受到威脅的文化遺產。為將文化遺產列入名錄,相關國家需要承諾執行專門的保護計劃,並有可能從教科文組織管理的一個**獲得財政方面的資助。

中國宋代的一介布衣畢昇發明了泥活字,德國人古登堡最終集大成發明了鉛活字。鉛活字印刷術經濟實用,促進了歐洲出版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歐洲的現代化,風靡全世界。

3樓:匿名使用者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的畢昇

發明的,最早出現在北宋慶曆間(2023年-2023年),畢昇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宋朝的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記載了畢升的活字印刷術。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後,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他創造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下來。

但是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

4樓:晴天光下雨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的畢昇最早發明的,最早出現於北宋。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

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北宋慶曆間(1041-1048)中國的畢昇(約970年—2023年)發明的泥活字標誌活字印刷術的誕生。

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

5樓:匿名使用者

畢昇發明的,

出現於宋仁宗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

6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慶曆間(1041-1048)中國的畢昇(?-約1051)發明的泥活字印刷術。

古代的印章對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啟示作用。關於活字印刷的記載首見於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7樓:寂桀

北宋慶曆間(1041-1048)中國的畢昇(?-約1051)發明的泥活字標誌活字印刷術的誕生。

8樓:匿名使用者

活在印刷術是畢昇發明的,最早出現在北宋時期

9樓:吳彥辰

宋代,是個有經驗的木匠名字沒有流傳下來

10樓:魯魯寶貝啊

畢昇公元1041——2023年間

11樓:第二十六號元素

畢昇發明的,宋仁宗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

12樓:匿名使用者

huabi北宋qinglijian

船是誰發明的?它的起源歷史?

13樓:ok小

舟船,是由原始的渡水浮具逐步演變而來的,具體的發明人目前尚未知道。人類的這一漫長曆史過程卻清楚地被記錄在古文獻中。《莊子•逍遙遊》說: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於江湖。」

我們從以上古文獻的記載中可以看到:「以匏濟水」、「始乘枰」、「變乘桴以造舟楫」,揭示的當是舟船最初發展的規律,即從「匏」到「桴」,再由「桴」到「舟」。任何事物的發展和演變,都要經歷漫長的過程。

擴充套件資料:

船的起源:在幾千年前,人們就發現過河困難的問題。若河淺和水流慢,人們就可以涉水渡河。

但遇到河深和水流急的河流,人們就無法過河。後來,一些人發現抱著樹枝或粗的樹幹,就可以浮渡過河。於是,人們就開始有意識地把樹枝捆成一紮,做成木筏。

或把粗樹幹挖空,使它成為獨木舟就可以過河了。這就是船的雛形。

1、古代槳船

在後來,人們開始在船上裝上許多船槳,以此來為船隻提供動力,使其不用隨波逐流,便於控制船隻,使船隻更安全。

2、古代遠洋帆船

隨著人們的科技發展和貪婪的慾望,使人們開始了遠洋探險。在技術上,探險家們所使用的帆船比以前的人力多槳船先進多了。它裝上了高大的桅杆,桅杆上掛著大面積的帆布,使它能盡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上的風能。

這比起以前的船,速度更快,船身更大,更堅固,住在上面更舒適。它上面放置了大量的大炮,使它的攻擊力更強。

3、近代輪船

隨著人們步入工業時代,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英國人瓦特經過多年研究,廣泛吸取前人的經驗,製成了使用可靠的蒸汽機,並投入使用。那時有一位叫富爾頓的美國人,覺得用槳划船會很累,而且效率不高,於是他就想用明輪來代替船槳。

用蒸汽機驅動船隻。並於2023年在哈德遜河上成功地進行試航。這就是輪船的雛形。

2023年,英國人史密斯造了一艘裝有螺旋槳的船模型,引起了造船專家的注意。經研究發現,螺旋槳作為船的推進器比明輪力量大。於是裝明輪的輪船逐漸退出使用。

但為了稱呼方便,裝螺旋槳的船還是叫輪船。

4、現代輪船

隨著人類的發展,現代的輪船已經不再用帆來輔助船航行,而且不再使用會嚴重汙染環境而且效率低的蒸汽機,改用了柴油發動機。這是船的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現代的輪船不僅裝上了高效的柴油發動機,而且還裝上了雷達、聲納、無線電等先進裝置,使船隻遠洋航行變得更加安全。

14樓:汕頭人

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在石器時代就出現了最早的船——獨木舟(把一根圓木中間挖空)。然後,出現了有槳和帆的船。

後來又出現了用蒸汽或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的船。今天人們用太陽能和噴氣式發動機作為船的動力,航行的速度令人吃驚,最高時速已經可以達到500千米以上了。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獨木舟的國家之一,並利用獨木舟和槳渡海。獨木舟就是把原木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簡單的船,是由筏演變而來的。雖然這種進化過程極其緩慢,但在船舶技術發展史上,卻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獨木舟需要較先進的生產工具,依據一定的工藝過程來製造,製造技術比筏要難的多、其本身的技術也比筏先進得多,它已經具備了船的雛形。

在中國,商代已造出有艙的木板船,漢代的造船技術更為進步,船上除槳外,還有錨、舵。

唐代,李皋發明了利用車輪代替櫓、槳划行的車船、槳划行的車船。

宋代,船普遍使用羅盤針(指南針),並有了避免觸礁沉沒的隔水艙。同時,還出現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15世紀,中國的帆船已成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適航性最優越的船舶。

中國古代航海造船技術的進步,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劉向《世本》記:古者觀落葉因以為舟。意思是說,中國人是因為看見落葉掉在水面上浮而不沉而悟到了船的原理。

這跟魯班悟出鋸子的原理有點類似,大概中國人自來親於木,總是可以從它身上得到層出不窮的靈感。

舟形成之前,泛水之物一般是樹、竹葦、葫蘆之類的浮具、筏子。筏起於浮具,又多有改進。以桴濟河,進而浮於海,這就有點「破天荒」的意思了。

孔子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大概他老人家也有點自我欣賞的冒險性情在。

《藝文類聚》載:西周成王時,「于越獻舟」。越人,在古漢語裡就是一個涉水的代名詞,「水行而山處,以船為車,以楫為馬,往如飄風,去則難從」。

可以想見,以舟為貢品,獻與成王,那時越人的船就已造得比較好了,還有,獻舟一路,取道東海,渡黃海,泛渤海,入黃河,逆流而上進入渭水,終達周都鎬京,船的實用效能及航海技術都已不差。

春秋戰國時,大國爭霸,造船業及航海業迅速發展。《越絕書》稱:越遷都由會稽至琅琊,以水兵2800人「伐松柏以為桴」,沿海北上,氣勢已然磅礴。

至秦,徐福及童男女各3000人,乘樓船入海,尋找不老之藥。那樓船之巨,也已不難想象。有了船,從西漢中期前後,海上絲綢之路開始從古合浦郡始發,可通往印度、斯里蘭卡,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條真正的海上國際**航線。

三國時期,吳黃龍二年,孫權「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澶洲」,夷洲,今之臺灣,澶洲,就是日本島嶼。

木船開始依賴人工划槳,既而有風帆及櫓,櫓是由長槳演變而來的,是另一種用人力推進船隻的工具,也是控制船舶航向的工具。一器多用,這是中國對世界造船與航海技術上的突出貢獻。

東晉後期,法顯和尚西行印度,尋求戒律,歷時14年,數次瀕死,終於在70歲高齡時,隻身遠航歸國,他的船上所載,就是後來對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的大量佛經。隨後,這位老人便與來中國的尼泊爾高僧佛馱跋陀羅一起翻譯出了這些佛經。

隋煬帝好大喜功,多次徵發民工無數,在江南採伐大木料,大造龍舟及各種花船數萬艘。最大一艘龍舟共有四層,高45尺,長200尺,上層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二層有120個房間,都「飾以丹粉,裝以金碧珠翠,雕鏤奇麗」。隨後,這位跟他的龍舟一樣花的帝王數次乘船巡幸江都,酒池肉林地日夜尋歡作樂,終於就把江山丟了。

唐朝時,造船上已廣泛使用了榫接釘合的木工藝和水密隔艙、黃底龍骨,大臘與防搖裝置、漆塗防腐技術、金屬錨等先進技術。此時的戰船名為樓船、蒙衝、鬥艦、走舸、海鵑和遊艇,最大的戰船「和州載」,費時三年,「載甲三千人,稻米倍之」。自西漢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後,唐代與各國的海上交往達到了全面繁榮,長安成了國際性大都市,海外各國的使者、留學生、留學僧、商人不斷地到中國來,學習中國先進的文化、政治典章制度,也就是從這時開始,中國人在海外被稱為「唐人」。

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發達國度,唐人開闢了多條海上航線,多次到到達南洋、西亞、東非等地。唐朝仍然有和尚到日本,著名的鑑真自743年-754年經12個年頭,先後六次東渡日本,終於以非凡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到達日本的土地。

宋元兩代,因海外**不斷擴大,海上和內河運輸規模遠超前代。造船業十分發達,浙江、福建、廣東成為打造海船的中心,宋代的造船、修船已經開始使用船塢,並創造了運用滑道下水的方法。許多港口都設定了市舶司以管理海外**,其中明州、廣州、泉州、杭州尤為顯要,是清代以前最著名的幾大港口。

元時,中國積累了幾百年的盛名頻頻吸引西方各國的貢使,傳教士、商人、旅行家陸續來到中國,馬可·波羅一呆就是17年,並深得忽必烈的信任與重用。2023年,忽必烈「命備船十三艘,每艘具四桅,可張十二帆」,派馬可·波羅從泉州起航,護送闊闊真公主至波斯成婚。

這大概就是古老的東方—一個滿載著瓷器和絲綢的童話飄向世界的開始。

活字印刷術發明的歷史意義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歷史意義

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北宋慶曆間 1041 1048 中國的畢昇 約1051 發明的泥活字標誌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

印刷術是誰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是誰發明的?他是哪個國家的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的畢昇發明的,其發明的泥活字,標誌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 古騰堡的鉛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元代王禎成功創制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畢昇發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後,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

活字印刷術的優點是什麼,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具有什麼重要意義?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幾百部甚至幾千部書,對文化的傳 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版費時費工,大部頭的書權往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存放版片又要佔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會因變形 蟲蛀 腐蝕而損壞。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書,版片就成了廢物。此外雕版發現錯別字,改起來很困難,常需整塊版重新雕刻。活字製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