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

2021-03-07 05:32:46 字數 4743 閱讀 1305

1樓:demon陌

從馬克思主義的形成過程中把握其整體性:馬克思主義是適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有了相當發展的時代和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實踐的要求,在對人類文明成果繼承和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

從馬克思主義各個組成部分的內在聯絡中把握其整體性: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對馬克思主義作出不同的定義。從它的創造者、繼承者的認識成果講,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而由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從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與科學性統一中把握其整體性:從科學性與革命性統一的角度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是包含四個最根本最核心內容的嚴整體系。

第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體系的哲學基礎。

第二,鮮明的政治立場。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鬥都應致力於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

第三,重要的理論品質。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

第四,崇高的社會理想。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研究作為人類社會發展基礎的各個時代的生產關係,尤其是著重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係,創立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其前身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深刻、最詳細的證明和運用。它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交換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產品分配的規律。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商品生產佔統治地位,資本主義生產的重要特點是自由僱傭勞動制,工人的勞動力成為商品。勞動力的價值是由維持和再生產勞動力而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馬克思主義是完整的科學體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這三個組成部分中「一以貫之」的具有綜合性特點的理論,它闡明瞭自然、社會和思維認識各方面的客觀規律和人類社會由低階向高階發展的客觀規律。在闡明規律的過程中,整體性地運用了唯物辯證法。

馬克思主義繼承了人類的全部優秀文化遺產,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嚴密而完整,是科學性與革命性高度結合起來的學說。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闡明瞭自然、社會和思維認識各方面的客觀規律,闡明瞭人類社會由低階向高階發展的客觀規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中「一以貫之」的具有綜合性特點的理論,是能夠反映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理論。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中「一以貫之」的具有綜合性特點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不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言論的簡單總和,而是他們的觀點和學說的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內的有機統一整體。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就在於它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三個組成部分為基礎,貫穿於三個組成部分,具有嚴密的邏輯聯絡。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基礎。它克服了以往舊哲學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侷限,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社會歷史觀結合在一起,通過揭示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一般規律,科學地闡明瞭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

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說是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辯證地考察資本主義社會形態,從一切社會關係中劃分出生產關係,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發展的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實質,並按照邏輯和歷史相統一的原則,通過一系列經濟範疇再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發展和必然滅亡的過程。

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性質、條件和目的的一系列重要理論,都是建立在唯物辯證地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在2023年,馬克思就指出:「整個革命運動必然在私有財產的運動中,即在經濟中,為自己既找到經驗的基礎,也找到理論的基礎。

」[1]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明確指出:「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在人們的頭腦中,在人們對永恆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在有關的時代的經濟學中去尋找。」[2]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全部學說,始終貫徹了這個根本原則。

在整個馬克思主義體系中,它的世界觀和方**原則和它對經濟事實的分析同它的全部結論之間,在理論和邏輯上是嚴密的、完整的。它們相互聯絡、相互滲透,構成統一的馬克思主義學說,把其中任何一個組成部分同整體割裂開來,都會使它喪失自己原有的性質。

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在它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相互作用中成熟和形成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從德國古典哲學中吸取辯證法運用於經濟學的研究,從發展的觀點考察資本主義私有制,著力研究資本主義私有制的起源及其內在矛盾。隨著經濟學研究的深入,又促進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哲學思想日趨成熟。

唯物史觀的創立同經濟學的研究不可分。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範疇,如生產力、生產關係、生產方式,以及關於物質資料生產在社會發展中的決定作用、關於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社會經濟結構決定階級結構等一系列重要原理,都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轉向經濟學研究成果的哲學概括。對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深化,又推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的理論。

當馬克思和恩格斯還沒有徹底擺脫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影響,沒有透徹地把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及其運動規律時,他們對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論證缺乏科學的哲學和經濟學依據。只有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的創立,才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科學。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穿於馬克思主義理論三個組成部分中,是這三個組成部分中的「一以貫之」的具有綜合性特點的原理。如物質與意識、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辯證關係的基本原理、認識與實踐、真理與價值、人的本質與人的價值、人的發展與社會進步等,這些基本原理與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相結合,在實踐中得到驗證並得以豐富和發展,形成了人類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生產資料所有制、資本僱傭勞動、資本積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社會主義本質等基本原理。這些原理是對三個組成部分的「一以貫之」的理論的高度提煉。

2、方法的整體性——唯物辯證法應用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闡明瞭自然、社會和思維認識各方面的客觀規律,闡明瞭人類社會由低階向高階發展的客觀規律。唯物辯證法揭示了物質世界運動的最普遍的規律。這些規律是支配整個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普遍規律。

恩格斯將這些規律表述為:(1)對立統一規律 (2)質量互變規律(3)否定之否定規律。唯物辯證法整體地應用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

對自然界的考察表明,矛盾的對立統一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現象。在自然界的無限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從無機界到有機界,從非生物到生物,到處都盛行著對立面的相互否定、相互滲透。

「這些對立,以其不斷的鬥爭和最後的相互轉變或向更高形式的轉變,來決定自然界的生活。」[3]質量互變規律在自然界中同樣起著普遍的作用。物質的量的變化引起質變,比如自然界的物質客體,按其空間尺度和質量大小的不同形成一系列不同的層次。

對於不同層次上的物體而言,量上的巨大差異導致了質的區別。在自然界中,「純粹的量的分割是有一個極限的,到了這個極限它就轉化為質的差別。」[4]辯證的否定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著的。

在自然史上,任何新物質種類和運動形式的出現,都是辯證否定的結果。自然界的發展就是在一系列的否定中實現的。

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生產過程中兩個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方面。它們既對立又統一,構成一定的生產方式,形成歷史的辯證運動。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來看,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兩者存在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係。

在這一矛盾統一體中,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並非等量齊觀、均衡發展,而各以其不同的作用在其中佔有一定的地位。生產力是整個歷史的全部基礎,它決定著生產關係。「只有在大工業的條件下才有可能消滅私有制。

」[5]可見,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制約中,生產力起支配作用。生產關係不是消極被動的,它對生產力也起著能動的反作用。這種能動的反作用表現在,受一定生產關係制約的各種社會關係和生產管理機構,勞動力的組織,以及對科學技術的使用,都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重大作用。

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中,生產力是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由它所產生的生產關係,在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條件下才能夠存在,並積極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但在生產力不斷髮展的過程中,生產力逐漸由適應變成不適應,進而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

[6]這時,它便為新的生產關係所代替,這種新的生產關係又成為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形式。

馬克思主義不僅用唯物辯證法來觀察外部世界的種種現象,而且還用它來觀察人類自身的認識運動。從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看,人的意識反映客觀實在的活動,並不像舊唯物主義者所瞭解的那樣簡單、刻板,而是一個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實現的向被認識的物件接近的無限過程,是從不知到知、從不全面不完備的知識到比較全面比較完備的知識發展的無限過程。每個具體的反映過程,都由許多認識的環節和因素構成,既有生動的直觀,又有理性思維,它們執行著不同的反映功能而又相互補充,使人能夠通過反映活動而得到對於客體的多方面認識。

由於客觀世界在不斷髮展,人的實踐活動的水平在不斷提高,人的認識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認識和它所反映的客觀現實的一致,總是在人類實踐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上實現的,具有歷史的具體的性質。

通過加深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整體性的認識,有利於在新形勢下以全域性觀念、戰略眼光加強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指導作用;有利於從巨集觀上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規律,促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有利於拓寬視野,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真精神,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121頁.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陳先達.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馬克思主義是如何看待社會分層的,馬克思主義是如何看待社會分層現象的

馬克思只是一介書生,整 天埋沒在書叢裡,據有一切書生所據有的毛病,經常得幻想綜合症,真理和幻想總糾纏不清啊,你最好自己觀察,這才是最根本,因為前人也是通過觀察現實的社會,親身體會,然後才能想出來的,然後加點什麼理想啊什麼東東的,可以說是亂造一下,然後再去所謂的實賤證明是不是正確的,那你覺得現在的社會...

簡述馬克思主義的群眾史觀是什麼,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是什麼

群眾史觀是在唯物史觀創立之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群眾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版史過權程的積極主體,一般地說對社會發展起著主要決定作用 人民群眾是英雄人物的創造者 普通個人對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群眾史觀的實質在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它是為人類解放和實現共產主義作哲學上的論證的。人民群眾的歷史創造作...

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意義與目的,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的目的與意義是什麼?

學習馬克思主義是讓我們青年人瞭解中國政治思想的 以及,新中國能夠得以成立的,思想原因。馬克思主義是比較偉大的,引人走向真理的思想學習,它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學習馬克思主義,它的主要意義就是了解基本國策,然後瞭解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思想。人們的學習都是有目的的。學科的性質不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