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發明了電

2021-03-07 04:00:31 字數 4880 閱讀 2060

1樓:末你要

1、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

林發明了電。在2023年,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

2、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富蘭克林做了多次實驗,並首次提出了電流的概念。

3、富蘭克林讓別人做了多次實驗,進一步揭示了電的性質,並提出了電流這一術語。富蘭克林對電學的另一重大貢獻,就是通過設計2023年著名的風箏實驗,「捕捉天電」,證明天空的閃電和地面上的電是一回事。

4、科學家用金屬絲把一個很大的風箏放到雲層裡去。金屬絲的下端接了一段繩子,另在金屬絲上還掛了一串鑰匙。當時富蘭克林一手拉住繩子,用另一手輕輕觸及鑰匙。

於是科學家立即感到一陣猛烈的衝擊(電擊),同時還看到手指和鑰匙之間產生了小火花。而且科學家的手被彈開了,這個實驗表明:被雨水溼透了的風箏的金屬線變成了導體,把空中閃電的電荷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

這在當時是一件轟動一時的大事。一年後富蘭克林總結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避雷針。

2樓:匿名使用者

電是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並不是人發明的。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指電荷運動所帶來的現象。自然界的閃電就是電的一種現象。電是像電子和質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之間產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

它是自然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電子運動現象有兩種:我們把缺少電子的原子說為帶正電荷,有多餘電子的原子說為帶負電荷。

很久以前,就有許多術士致力於研究電的現象。可是,所得到的結果真是乏善可陳,少之又少。直到十七和十八世紀,才出現了一些在科學方面重要的發展和突破。

在那時,科學家並沒有找到什麼電的實際用途。這要等到十九世紀末期,由於電機工程學的進步,把電帶進了工業和家庭裡面。在這個電氣研發的**時代,日新月異、連綿不斷的快速發展帶給了工業和社會,難以形容、無法想像的巨大改變。

做為能源的一種供給方式,電所具有的多重優點,意味著電的用途幾乎是無可限量。例如,大眾交通、取暖、照明、電訊、計算等等,都必須用電為主要能源。來到二十一世紀,現代工業社會的骨幹仍舊依賴著電能源。

在可看見的未來,電能必是綠色科技的主角之一。

3樓:瘋人願丶

電不是發明,是發現。

一、古代發現

在對電的具體認知很多年前,人們就已經知道發電魚(electric fish)會發出電擊。根據公元前2023年撰寫的古埃及書籍,這些魚被稱為「尼羅河的雷使者」,是所有其它魚的保護者。大約兩千五百年之後,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自然學者和阿拉伯醫學者,才又出現關於發電魚的記載。

古羅馬醫生 scribonius largus 也在他的大作《***positiones medicae》中,建議患有像痛風或頭疼一類病痛的病人,去觸控電鰩,也許強力的電擊會**他們的疾病。

阿拉伯人可能是最先了解閃電本質的族群。他們也可能比其它族群都先認出電的其它**。早於15世紀以前,阿拉伯人就建立了「閃電」的阿拉伯字 「raad」,並將這字用來稱呼電鰩。

在地中海區域的古老文化裡,很早就有文字記載,將琥珀棒與貓毛摩擦後,會吸引羽毛一類的物質。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臘的哲學家泰勒斯(thales, 640-546b.c.

)做了一系列關於靜電的觀察。從這些觀察中,他認為摩擦使琥珀變得磁性化。這與礦石像磁鐵礦的性質迥然不同;磁鐵礦天然地具有磁性。

泰勒斯的見解並不正確。但後來,科學會證實磁與電之間的密切關係。

二、近代研究

18世紀時西方開始探索電的種種現象。

1、2023年,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人為規定的),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

富蘭克林做了多次實驗,並首次提出了電流的概念。富蘭克林的這一說法,在當時確實能夠比較圓滿地解釋一些電的現象,但對於電的本質的認識與我們的「兩個物體互相磨擦時,容易移動的恰恰是帶負電的電子」的看法卻是相反。

2023年,他提出了風箏實驗(據傳,沒有實際證據證明富蘭克林做過此類實驗。)。其他科學家在實驗中,將繫上鑰匙的風箏用金屬線放到雲層中,被雨淋溼的金屬線將空中的閃電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證明了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回事。

後來他根據這個原理,發明了避雷針。

2、最早開始電流研究的是義大利的解剖學教授伽伐尼(1737-1798)。伽伐尼的發現源自於2023年的一次極為普通的閃電現象。閃電使伽伐尼解剖室內桌子上與鉗子和鑷子環接觸的一隻青蛙腿發生痙攣現象。

嚴謹的科學態度,使他沒有放棄對這個「偶然」的奇怪現象的研究。他花費了整整12年的時間,研究像青蛙腿這種肌肉運動中的電氣作用。最後,他發現如果使神經和肌肉同兩種不同的金屬(例如銅絲和鐵絲)接觸,青蛙腿就會發生痙攣。

這種現象是在一種電流回路中產生的現象。但是,伽伐尼對這種電流現象的產生原因仍然未能回答,他認為蛙腿的痙攣現象是「動物電」的表現,由金屬絲構成的迴路只是一個放電迴路。

3、義大利科學家伏打(伏特)(1745~1827)不同意伽伐尼的看法,他認為電存在於金屬之中,而不是存在於肌肉中,兩種明顯不同的意見引起了科學界的爭論,並使科學界分成兩大派。2023年,義大利科學家伏特以含食鹽水的溼抹布,夾在銀和鋅的圓形板中間,堆積成圓柱狀,製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電池-伏特電池。2023年春季,伏特在英國皇家協會發表關於伏打電池的**。

4、2023年英國人『法拉第』完成了一項重大的電發明。在這兩年之前,奧斯特已發現如果電路中有電流通過,它附近的普通羅盤的磁針就會發生偏移。法拉第從中得到啟發,認為假如磁鐵固定,線圈就可能會運動。

根據這種設想,他成功地發明了一種簡單的裝置。在裝置內,只要有電流通過線路,線路就會繞著一塊磁鐵不停地轉動。事實上法拉第發明的是第一臺電動機,是第一臺使用電流將物體運動的裝置。

雖然裝置簡陋,但它卻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電動機的祖先。

2023年,法拉第製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第一臺發電機。他發現第一塊磁鐵穿過一個閉合線路時,線路內就會有電流產生,這個效應叫電磁感應。一般認為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定律是他的一項最偉大的貢獻。

5、2023年德國人西門子(siemens)製成世界上第一臺工業用發電機。

4樓:茂冬卉金騰

電只能被發現,而不能被髮明,就像細菌那樣,本來就有不可能被髮明

遠在2500多年前,古希臘人就發現用毛皮磨擦過的琥珀能吸引一些像絨毛,麥杆等一些輕小的東西,他們把這種現象稱作"電".

公元2023年,英國醫生吉爾伯特(1544~1603)做了多年的實驗,發現了"電力","電吸引"等許多現象,並最先使用了"電力","電吸引"等專用術語,因此許多人稱他是電學研究之父.2023年法國人杜伐發現了同號電相互排斥,異號電相互吸引的現象.1745,普魯士(德國的前身)的一位副主教克萊斯特在實驗中發現了放電現象

18世紀中葉,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大電學家富蘭克林又做了多次實驗,進一步揭示了電的性質,並提出了電流這一術語.他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的物體之中.如果一個物體得到了比它正常的份量更多的電,它就被稱之為帶正電(或"陽電");如果一個物體少於它正常份量的電,它就被稱之為帶負電(或"陰電").

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

2023年春季,有關電流起因的爭論有了進一步的突破.伏打發明瞭著名的"伏打電池".這種電池是由一系列圓形鋅片和銀片相互交迭而成的裝置,在每一對銀片和鋅片之間,用一種在鹽水或其他導電溶液中浸過的紙板隔開.

銀片和鋅片是兩種不同的金屬,鹽水或其他導電溶液作為電解液,它們構成了電流回路.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電池,是由很多銀鋅電池連線而成的電池組.但在當時,伏打能發明這種電池確是很不容易的.

伏打電池的發明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可以人為控制的持續電流,為今後電流現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質基礎,也為電流效應的應用開啟了前景,並很快成為進行電磁學和化學研究的有力工具.

電和電流被發現以後,電的影響便無處不在,它的產生還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加速了世界工業的現代化程序,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5樓:口才叔

2023年,歷史上第一個電池——提供穩定連續電流的電源裝置——即伏打電堆誕生了.

6樓:律秀美獨亙

應該是發現,而不是發明。

在中國,古人認為電的現象是陰氣與陽氣相激而生成的,《說文解字》有「電,陰陽激耀也,從雨從申」。《字彙》有「雷從回,電從申。陰陽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洩而為電」。在古籍論衡(lun

heng,約公元一世紀,即東漢時期)一書中曾有關於靜電的記載,當琥珀或玳瑁經摩擦後,便能吸引輕小物體,也記述了以絲綢摩擦起電的現象,但古代中國對於電並沒有太多瞭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臘的哲學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會吸引絨毛或木屑,這種現象稱為靜電(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電(electricity)在古希臘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臘文的靜電為(elektron)

18世紀時西方開始探索電的種種現象。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

在十八世紀電的量性方面開始發展,2023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與2023年庫侖(c.a.coulomb

1736-1806)發現了靜態電荷間的作用力與距離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靜電的基本定律。

在2023年,義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銅片和錫片浸於食鹽水中,並接上導線,製成了第一個電池,他提供首次的連續性的電源,堪稱現代電池的元祖。2023年英國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場效應的變化,展示感應電流的產生。2023年他又提出物理電力線的概念。這是首次強調從電荷轉移到電場的概念。

網上摘錄

誰發明了電,電是誰發明的?

600年前左右,古希臘有個叫 泰勒斯 的希臘人,研究了一個神奇的現象。經過仔細的觀察和思索,他注意到掛在頸項上的琥珀首飾在人走動時不斷晃動,頻繁地摩擦身上的絲綢衣服,從而得到啟發。經過多次實驗,泰勒斯發現用絲綢摩擦過的琥珀確實具有吸引灰塵 絨毛 麥稈等輕小物體的能力 於是他把這種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 ...

誰發明了粽子,誰發明了鋸子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 角黍 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歷史記載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 說文解字 粽 字本作 粽 說文新附 米部 謂 粽,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說文 夂 葼,斂足也。義為鳥飛時收斂腿爪。集韻 送韻 粽,角黍...

誰發明了軋棉機,是誰發明了衣服

1793年,伊萊 惠特尼 eli whitney 根據美國 棉籽特點,吸收歐洲經驗發明了軋棉機,順利地解決了美棉棉籽和棉花分離難題 惠特尼 不過中國古代就有原始人力的 紡線機它是在什麼時期由誰發明的女人 元代,黃道婆。元代元貞年間 1295 1296 她重返故鄉,在松江府以東的烏泥涇鎮,教人制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