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是怎麼劃分的一年四季是怎樣劃分的

2021-03-06 11:44:44 字數 5770 閱讀 4434

1樓:熱心網友

紛紛捐來物資,數中迴圈程式怎麼用?

起點能夠相同,但是選取了不同的拐點,終點就會大大不同!

2樓:離開丶丨

一般來說每年的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在南半球,各個季節的時間剛好與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時,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時,北半球是夏季。

在各個季節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季節的轉換是逐漸的。

3樓:弘起雲孔念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現為一種天文現象,不僅是溫度的週期性變化,而且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週期性變化。當然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改變,決定了溫度的變化。四季的遞變全球不是統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變冷,南半球由冷變熱。

現在分析一下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在不同季節的週期性變化規律。

從春分經夏至到秋分,北半球處於夏半年,南半球處於冬半年。在此期間,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處於極晝,南極處於極夜;北迴歸線以北的太陽高度始終大於平均值,南迴歸線以南則小於平均值。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升起於東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於西北方的地平圈上。

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陽均升起於正東方,降落於正西方。

從秋分經冬至到春分,北半球處於冬半年,南半球處於夏半年。在此期間,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極晝極夜和太陽高度,都同上述情況相反。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升起於東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於西南方的地平圈上。

從夏至經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由夏半年變為冬半年,南半球由冬半年變為夏半年。在此期間,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極晝帶逐漸縮小;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極夜帶逐漸縮小。北迴歸線以北太陽高度一直在減小,南迴歸線以南則在增大。

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出升方向由東北變為東南,降落方向由西北變為西南。秋分日由正東昇起,正西降落。

從冬至經春分到夏至,北半球由冬半年變為夏半年,南半球由夏半年變為冬半年。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極晝極夜和太陽高度的變化同上述情況相反。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升起的方向由東南變為東北,降落方向由西南變為西北。

從冬至到春分和從夏至到秋分,全球各地晝長都向平均值(12小時)接近,極晝、極夜的範圍都逐漸縮小。北迴歸線以北和南迴歸線以南的太陽高度都在向平均值接近。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升起方向逐漸接近正東,降落方向接近於正西。

從春分到夏至和從秋分到冬至,全球各地晝夜長短都在向極值變化,極晝、極夜的範圍都逐漸擴大。北迴歸線以北和南迴歸線以南的太陽高度也趨向極值。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升、落的方向,分別向東北、東南和西北、西南移動。

由於南北迴歸線之間的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較複雜,所佔篇幅較多,我們沒有充分地說明,讀者自行總結出規律來也是不難做到的。在分析的時候,最好能分成幾個階段來進行。例如,在北半球,可以從春分到太陽直射該地算做一個階段,再到夏至為第二個階段,夏至以後到再次太陽直射為第三個階段,以後可以把到冬至作為下一個階段,由冬至到春分是最後一個階段,太陽完成了一次迴歸運動。

每個階段晝夜長短、太陽高度、太陽的升落方向及正午時太陽的方向(例如,北半球夏至時,太陽在正午時位於天頂以北,冬至時則在天頂以南),等等,都有較大的變化。

一年四季是怎樣劃分的?

4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為了表示各地具有實際氣候意義的季節,一般應

用溫度高低來劃分季節。在我國比較通行的是用每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為冷與暖的分界溫度,22℃為暖與熱的分界溫度。在10℃以下定為冬季,10~22℃之間定為春秋季,22℃以上定為夏季。

5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認識了年以後,古人在勞動實踐中又對年進行了細分。一分為二,二分為四,產生了四季。

我們現在稱春夏秋冬為四季,古人則稱它為四時。早期的四時劃分是人為的。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在各個地區並不一樣。

世界上,有的地方分兩季:旱季和雨季;有的地方分三季:雨季、冷季和熱季;個別地方甚至分為六季。

但是春、夏、秋、冬四季之名卻在全世界普遍使用。

我國古代四時劃分最初**於「四方」。《管子·四時》篇中有這樣的說明:

東方曰星,其時曰春

南方曰日,其時曰夏

西方曰辰,其時曰秋

北方曰月,其時曰冬

在外國,最早對年進行四分的是古希臘。古希臘人以昴星團和大角星的升落為標誌,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季。

隨著天文學的發展,大約過了許多世紀,人們才逐步把四季同太陽週年視運動聯絡起來。

我們知道,太陽是一顆恆星,地球繞著太陽在運動。地球的運動包括兩部分,一是自轉,二是公轉。自轉一週是一天,公轉一圈為一年。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覺察不出地球的運動。晚上看到星星在天空中運動,白天看到太陽在天空中運動。天文學上把這種看上去的運動稱為視運動。

仔細觀察太陽的視運動情況,你會發現太陽除了每天東昇西落外,還有一種在恆星背景上的運動。這種運動經過一定時間,使太陽自身在群星之間繞行一圈,然後又回到原來的起始位置。它反映在天球上,就是太陽在天球上畫了一個大圓。

這個大圓叫做黃道。黃道和赤道在天球上相交於兩點,一個**分點,一個叫秋分點。在黃道上,同春分點和秋分點相對的還有兩點,即夏至點和冬至點。

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叫太陽的週年視運動。如果以春分點作為起算點,太陽沿黃道運動一圈又回到春分點的時間,就是一個迴歸年。

太陽在黃道上運動時,每年在陽曆3月21日前後從天球的南半球通過春分點進入北半球,此時地球上晝夜的時間相等。在6月21日左右,太陽到達夏至點,這時地球上北半球中午的太陽高度最高,白天的時間最長。在9月23日左右,太陽又由天球的北半球通過秋分點進入南半球,地球上晝夜時間再次相等。

在12月22日左右,太陽到達冬至點,地球上北半球中午的太陽高度最低,白天的時間最短。地球上的季節,由春到夏,以至秋冬,暑往寒來,迴圈不已,就是由於太陽這種週年視運動引起的。

四季以兩個分點(春分點和秋分點)和兩個至點(夏至點和冬至點)作為每一季節的中點。冬至到春分的中點是春季的開始,稱為「立春」。其他各季,依此類推。

6樓:匿名使用者

一年是12個月,每季三個月。根據氣溫高底、冷熱的不同,人們就把3月、4月、5月定為春季;6月、7月、8月定為夏季,9月、10月、11月定為秋季;12月、1月、2月定為冬季。中國幅原遼闊,南北相距幾千公里,所以,同是一個季節,溫度大不相同,比如春季,最南邊已經穿夏衣了,可是最北邊還在穿棉衣呢

7樓:匿名使用者

一年四個季節可以這樣劃分:

1、天文劃分法

從天文現象看,四季變化就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在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就是夏季,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就是冬季,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就是春、秋兩季。為此,天文劃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為四季的開始。

2、氣象劃分法

在氣象部門,通常以陽曆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來年2月為冬季,並且常常把1、4、7、10月作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劃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為春季開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為夏季開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為秋季開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為冬季開始。

4、農曆劃分法

我國民間習慣上用農曆月份來劃分四季。以每年陰曆的1~3月為春季,4~6月為夏季,7~9月為秋季,10~12月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頭一天,也是春天頭一天,所以又**節。

擴充套件資料

指一年中交替出現的四個季節,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節劃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上位置確定的。

當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時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受到的太陽光照是不一樣的,接收到太陽的熱量不同,產生季節的變化和冷熱的差異。

地球上的四季不僅是溫度的週期性變化,而且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週期性變化。它影響或者決定地球環境中很多事物的運動節律,尤其是生物適應最為明顯。

參考資料

8樓:易書科技

春、夏、秋、冬稱為四季。四季的劃分有不同的標準。

天文學上以春分(3月1日前後)、夏至(6月22日前後)、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1日前後)分別作為四季的開始。中國古籍上多用立春(2月4日前後)、立夏(6月5日前後)、立秋(8月8日前後)與立冬(11月8日前後)作為四季的開始。氣候統計上,因一般以1月份為最冷月,7月份為最熱月,故以陽曆3、4、5月份為春季,6、7、8月份為夏季,9、10、11月份為秋季,12、1、2月份為冬季。

這種四季的分法,較適宜於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

中國學者張寶坤結合物候現象與農業生產,提出了另一種分季方法。他以候(每五天為一候)平均氣溫穩定降低到10℃以下作為冬季開始,穩定上升到22℃以上作為夏季開始。候平均氣溫從10℃以下穩定上升到10℃以上時,作為春季開始。

從22℃以上穩定下降到22℃以下時,作為秋季開始。即:候平均氣溫≤10℃,冬季10~22℃,春季≥22℃,夏季22~10℃。

這種分季方法,可以結合各地的具體氣候和農業,故運用得較多。

9樓:周

很多人以為1~3月為春季、4~6月為夏季、7~9月為秋季、9~12月為冬季。

其實,比較正確的說法是以農曆一、

二、三月為春季,農曆

四、五、六月為夏季,農曆

七、八、九月為秋季,農曆

十、十一、十二月為冬季。

這是比較傳統的劃分,也是比較大概的劃分,為了便於人們記住和掌握。

古代有「三春」「三夏」「三秋」「三冬」的說法,正月(一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以此類推。

四季是根據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來劃分的。

我國傳統上比較確切的劃分,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立春是春季的始點,立夏是夏季的始點,立秋是秋季的始點,立冬是冬季 的始點。

這是一種傳統的,常見的方法。

對應公曆(陽曆)的日期立春為2月3或4或5日,立夏為5月5或6或7日,立秋為8月7或8或9日,立冬為11月6或7或8日。

10樓:哎我

地球上不僅各地區的氣候差異很大,就是同一地區在不同季節,氣候也是不同的。

對四季的劃分,有以下幾種方法:

1.天文劃分法 從天文現象看,四季變化就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在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就是夏季,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就是冬季,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就是春、秋兩季。為此,天文劃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為四季的開始。

即:春分到夏至為春季,夏至到秋分為夏季,秋分到冬至為秋季,冬至到春分為冬季。

2.氣象劃分法 在氣象部門,通常以陽曆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來年2月為冬季,並且常常把1、4、7、10月作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劃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為春季開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為夏季開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為秋季開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為冬季開始。

4.農曆劃分法 我國民間習慣上用農曆月份來劃分四季。以每年陰曆的1~3月為春季,4~6月為夏季,7~9月為秋季,10~12月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頭一天,也是春天的頭一天,所以又**節。

上述幾種方法雖然簡單方便,但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全國各地都在同一天進入同一個季節,這與我國各地區的實際情況是有很大差別的。例如,按照上述劃分方法,3月份已屬春季,這時的長江以南地區的確是桃紅柳綠,春意正濃;而黑龍江的北部卻是寒風凜冽,冰天雪地,毫無春意;海南島的人們則已穿單衣過夏天了。為使四季劃分能與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們生活節奏相吻合,氣象部門採取了候溫劃分四季法。

5.候溫劃分法

這種劃分法是以候(五天為一候)。平均氣溫作為劃分四季的溫度指標。當候平均氣溫穩定在22℃以上時為夏季開始,候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下時為冬季開始,候平均氣溫在10~22℃之間為春秋季。

從10℃升到22℃是春季,從22℃降到10℃是秋季。

一年四季如何劃分要日期一年四季是怎麼劃分的??

一年四個季節可以這樣劃分 1 天文劃分法 從天文現象看,四季變化就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在一年中,白晝最長 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就是夏季,白晝最短 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就是冬季,冬 夏兩季的過渡季節就是春 秋兩季。為此,天文劃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1日 秋分 9月21日...

一年四季是如何劃分的,一年四季如何劃分 要日期

春季 bai夏季 秋季和du冬季,每季三個月,一年四季zhi是因為地球在dao圍繞太回陽公轉而形成的。我國傳統答的四季劃分方法,是根據天象變化來劃分,以二十四節氣中的 四立 作為四季的始點。現在劃分四季常根據氣溫變化劃分,採用的是近代學者張寶堃的 候平均氣溫 劃分,按此標準劃分四季,中緯地區季節與 ...

新加坡一年四季的溫度,新加坡一年四季的溫度是怎樣的呢?平均氣溫是多少度呢?冬天最低氣溫是多少度呢

新加坡靠近赤道,氣溫變化不大,一年平均溫度介於24 33之間,近期因有厄爾尼婼現象而高達35,新加坡有2個不同季節,一為12 3月份東北季候風,多雨潮溼,一為西南季候風,乾燥少雨。平均在 26 到 33 度之間。新加坡一年四季的溫度是怎樣的呢?平均氣溫是多少度呢?冬天最低氣溫是多少度呢 新加坡地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