憾在古語中有哪些意思恨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2021-03-06 06:33:37 字數 5623 閱讀 5055

1樓:小月螺螺

「憾」在古語中有哪些意思是:

怨恨:私~。「請君釋~於宋」。

憾(hàn),漢語漢字,表示悔恨失望,心中感到不滿意:憾事|遺憾|引以為憾。常組詞遺憾、憾事等,即認為不完美而感到遺憾的事情。

例句:這次到北京沒能到天安門去看看,真是一件憾事。

-------------------------------如有疑問,可繼續追問,如果滿意,請採納,謝謝。

2樓:匿名使用者

古漢語常用字 憾 文言翻譯 hàn (1) 恨;怨恨。《寡人之於國也》:「是使民養生喪死無~也。

」 (2) 不滿意;遺憾。《論語》:「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無~。

」怨/憾/恨辨析:

「恨」在古書中同「憾」是一對音近同義詞,可以釋為「引為憾事」或「感到遺憾」。《康熙字典》引《正字通》說:「『恨』與『憾』聲義微別:

『憾』意淺,『恨』意深;『憾』音輕,『恨』音重。」可見,「恨」「憾」二字在意義和讀音上的差異是比較細微的。商務印書館編寫的《古漢語常用字典》也說;「『憾』和『恨』是同義詞,都表示遺憾。

先秦一般用『憾』,漢以後多用『恨』。」古書中只有「怨」和「恨」二字連用時才有「仇恨」、「懷恨」、「憤恨」的意思。例如《漢書·霍光傳》「欲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

」其中的「怨恨」就是「懷恨」的意思。「怨」和「恨」二字單用時「怨」表示「仇恨」,「恨」表示「遺憾」。例如《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於是大怨灌夫魏其。

」其中的「怨」就是「仇恨」的意思。陶潛《自祭文》「餘今斯化,可以無恨。」其中的「恨」就是「遺憾」的意思。

在古代,「怨」「恨」二字的區別是相當大的。如諸葛亮的《出師表》中「未嘗不痛恨於桓靈也」一句裡的「恨」字,恐怕不會有人將其解為「憤恨」的。關於「怨」「恨」二字的區別,《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和王力先生編的《古代漢語》都作了詳細說明,《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指出:

「『怨』和『恨』不是同義詞。在古書中『怨』和『恨』表示仇恨、懷恨,『恨』不表示仇恨、懷恨。」王力先生還特別強調提出:

「注意:古代漢語裡的『恨』字不當『仇恨』『懷恨在心』講。」王力先生這一結論是從大量古籍的語言現象中得出的。

就筆者閱歷所及,迄今還沒有發現古書中哪一個「恨」字當「仇視「、「懷恨」、「憤恨」的意思講的。「恨「不表示「仇視」、「懷恨」、「憤恨」意,在古代語中是具有普遍意義的。

3樓:匿名使用者

hàn①《名》恨;怨恨。《寡人之於國也》:「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②《名》不滿意;遺憾。《論語》:「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無憾。」

恨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4樓:原來是知恩

有:不滿意,遺憾;怨恨,仇恨。

1、不滿意;遺憾。

(1)西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有一次)他停下耕作走到田埂上,惆悵惱恨了很久

(2)宋代歐陽修《伶官傳序》:「此三者,吾遺恨也。」這三件事,是我的遺憾。

2、怨恨;仇恨。

(1)唐代李朝威《柳毅傳》:「然而恨貫肌骨,亦何能愧避?」然而,怨恨銘心刻骨,還有什麼能愧疚的躲避?

(2)宋代歐陽修《秋聲賦》:「念誰為這戕賊,亦何恨乎秋聲。」想想誰是這傷害,又為什麼要怨恨那秋聲呢。

1、憾,恨,怨辨析:

「憾」和「恨」是同義詞,都表示遺憾。先秦一般用「憾」,漢以後用「恨」。

「怨」和「恨」不是同義詞。在古書中「怨」表示仇視、懷恨,「恨」不表示仇視、仇恨。只有「怨恨」二字連用時才有仇恨意思。

2、「恨」今義:

(1)怨,仇視:怨恨。憤恨。仇恨。痛恨。

(2)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內心不安:恨事。悔恨。遺恨。抱恨終天。

5樓:匿名使用者

1、遺憾;後悔

臣死不恨矣!——《史記·蕭相國世家》

白話釋義:我死也不遺憾了!

2、違逆;不聽從。通「很」

今不聽,是恨秦也;聽之,是恨天下也。——《戰國策》

白話釋義:現在不允許,因此怨恨秦國,聽的,這是恨天下啊。

組詞如下:

惱恨、悔恨、嫉恨、怨恨、忌恨、懷恨、可恨、含恨、解恨、洩恨、厭恨、愧恨、憎恨、懊恨、銜恨、恨人、雪恨、抱恨、記恨、恨事、悵恨、齎恨、痛恨、怪恨、情恨、寄恨、恨惡、長恨、非恨、億恨、

擴充套件資料

字形演變

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恨,怨也。從心,艮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恨,怨怒。字形採用「心」作邊旁,採用「艮」作聲旁。

組詞解釋:

1、惱恨:憤怒怨恨。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三章:「牙咬得格格響,惱恨 樑建 的感情在胸中飛滾。」

2、悔恨:懊悔。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像似總在悔恨自己過去鑄成的錯誤。」

3、嫉恨:憎恨。

魯迅 《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來》:「但我常看外國的批評文章,因為他於我沒有恩怨嫉恨,雖然所評的是別人的作品,卻很有可以借鏡之處。」

4、怨恨:仇恨;強烈不滿。

柔石 《為奴隸的母親》:「看見秀才這樣奉承她,她卻怨恨自己肚子底不會還債了。」

5、忌恨:猶憎恨。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七回:「他忌恨我,他和我有私仇,想挖我的『牆腳兒』。」

6樓:wuuuuu小萌

恨:遺憾,不滿意。《荀子·堯問》:「祿厚著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

7樓:明日

動詞①對人或事物懷有強烈的敵對或不滿的感情:怨恨|仇恨|恨之入骨.

恨,怨也.――《說文》

今財亡民罷,莫不怨恨.――《國語·周語下》

役夫敢申恨.――唐·杜甫《兵車行》

恨貫肌骨.――唐·李朝威《柳毅傳》

亡國之恨.――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②懊悔;不稱心;不滿意:恨事|抱恨|悔恨.

③仇:民族仇,階級恨|報仇雪恨.

一、遺憾,不滿意.例句: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不應有痕,何事長向別時圓.

二、怨恨,懷恨.班固《漢書.霍光傳》:欲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

三、仇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尤唱後庭花.

四、通「憾」一般出現於先秦文章.漢以後,多用「恨」

古文中有悲傷含義的字

8樓:淺笑灬

憾、恨、怨、怒、憤、忿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238666361、慍

「憾」和「恨」是同義詞,「憾」的本義是「遺憾、不滿、不高興」。「恨」的本義是「遺憾、不滿意」,《說文》:「恨,怨也。

」都有表示遺憾的意思。只是先秦一般用「憾」,漢代以後多用「恨」。如《史記·蕭相國世家》:

「臣死不恨矣!」「怨」和「恨」在古代漢語中意思並不一樣,「怨」的本義是「埋怨、怨恨、仇恨」,《說文》:「怨,恚也。

」(恚:生氣、憤怒。)後來也表示「責怪、埋怨」等意思,「恨」最初沒有這個含義,只有「怨恨」兩個字合用時才有仇恨的意思。

「慍」也有「生氣」的意思,《說文》:「慍,怒也。」但一般指「心裡怨恨,暗暗生氣」,如《論語·學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怒」沒有「遺憾、仇恨」的含義,《說文》:「怒,恚也。

」本義是「憤怒、生氣」。不但在心裡,而且在外表有明顯地表現。如《國語·周語》:

「怨而不怒。」「忿」的本義是「憤怒、怨恨」。《說文》:

「忿,悁也。」(悁:生氣)。

《廣雅》:「忿,怒也。」「憤」最初沒有「憤怒」的意思,《說文》:

「憤,懣也。」本義是「憋悶」,後來才有「憤怒」的意思。

哀、戚、悲、悼、慟

哀、戚、悲、悼、慟」都表示「悲傷」的意思,「戚」通「慽」、「戚」,一般表示「憂苦、悲哀」如柳宗元《捕蛇者說》:「貌若甚戚者。」「蔣氏大戚。

」「哀」和「悲」含有「哀傷、憐憫、同情」的含義,其中「哀」的本義是「悲痛,悲傷」,《說文》:「哀,閔也。」《廣雅》:

「哀,痛也。」都表示「悲傷、悲痛」的含義;「悲」的本義是「哀傷,痛心」,《說文》:「悲,痛也。

」《廣雅》:「悲,傷也。」常表示「哀傷,痛心」的含義,如《詩·小雅·鼓鍾》:

「憂心且悲。」其中「哀」還有「悲痛、傷心」的意思,感**彩要重一些;如《禮記·檀弓》:「有婦人哭於墓間而哀。

」「悼」本義是「恐懼」,《說文》:「悼,懼也。陳楚謂懼曰悼。

」後引申為「悲痛」的意思,多用於對死者表示沉重悼念;如「慟」本義是「大哭」的意思,引申為「極度悲痛」,如《論語·先進》:「顏回死,子哭之慟

古文中的以有哪些意思?

9樓:榭淇

詳細些嗎?

以 1.用作介詞。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藉」「依據」「按照」「用(憑)什麼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乃入見。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餘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記》)

(二)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於」。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

時操軍兼以飢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戰》)

(四)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於」,可譯為「在」「從」。例如: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於泰安。(《登泰山記》)

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漢書·西南夷傳》)

(五)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例如:

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國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

2.用作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同點,只是不能用於轉折關係。

(一)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常用來連線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遊褒禪山記》)

(二)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遊褒禪山記》)

(三)表示目的關係,「以」後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為「而」「來」「用來」「以致」等。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斂貲財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記》)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四)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五)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3.複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髮展或推斷的結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送東陽馬生序》)

餘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庖丁解牛》)

善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使」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好 美好 母氏聖善。詩 邶風 凱風 善,德之建也。國語 晉語 善人國之主也。左傳 襄公三十年 所以善代者乃萬故。呂氏春秋 長攻 注 善好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述而 豈人主之子孫則敢不善哉?戰國策 趙策 使 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有命令派遣 叫 讓 使者 使命的意思 簡體部首 亻 部...

恨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包括例句,恨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動詞 對人或事物懷有強烈的敵對或不滿的感情 怨恨 仇恨 恨之入骨。恨,怨也。說文 今財亡民罷,莫不怨恨。國語 周語下 役夫敢申恨。唐 杜甫 兵車行 恨貫肌骨。唐 李朝威 柳毅傳 亡國之恨。清 黃宗羲 柳敬亭傳 懊悔 不稱心 不滿意 恨事 抱恨 悔恨。仇 民族仇,階級恨 報仇雪恨。一 遺憾,不滿意。例...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以字在古文中有幾個意思?

以 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 動詞 a用 使用。涉江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b做。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華侍坐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 皆以美於徐公。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 方法,可視情況譯為 拿 用 憑 把 等。廉頗藺相如列傳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2 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