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有哪些習俗中秋節有什麼風俗習慣?

2021-03-05 21:02:33 字數 4916 閱讀 9996

1樓:匿名使用者

1、賞月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文人士大夫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2、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

3、燃燈

中秋之夜,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廣東張燈最熱鬧,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出各種形狀,上糊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豎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4、吃月餅

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5、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偶爾還要講下當年嫦娥奔月的故事,講講月亮裡的吳剛、兔子和桂花樹,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

2樓:822831迪

9月12日,北京民俗博物館以「月圓京城,情繫中華」為主題舉辦中秋節系列文化活動,包括祭拜月神、兔兒爺「出山」、猜燈謎、做月餅、中秋主題館藏精品展等,讓市民在節日中走進博物館,體驗經典民俗,感悟團圓和諧、愛國思鄉的文化理念。

月圓中秋,花開華夏。千百年來,文化深厚、民俗豐富的中秋節深深寄託著國人對團圓的眷戀、對家國的情懷。中秋節前後,全國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多彩的主題文化和旅遊活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的節慶生活。

河北明月千里誦團圓詩情,自在正定歌盛世華章。9月12日晚,「大月餅百人做千人嘗」、賞月晚會、賞月主題宴會……在河北古城正定,劇目演出、文化展演、民俗體驗等十餘項活動火熱開展;河北省園博園將於9月13日至15日舉辦「自在正定,文化中國」遊園會;河北邯鄲方特國色春秋主題樂園將推出「國色中秋夜」活動和大型演藝節目《祭月大典》。

山東9月7日至15日,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在武定府署景區舉辦「非遺走進千年古城」活動,組織本地的特色非遺專案如剪紙、惠民泥塑、手扎燈籠等,邀請傳承人現場展示技藝。在濱海小城威海市,中秋節當晚將舉辦《我和我的祖國——2023年威海市中秋民族**會》《威海市中秋管絃樂**會》,威海市群眾藝術館用民族器樂和美妙的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祝福。在青島,百餘項文化活動從中秋一直延續到國慶假期,全面開啟青島時尚文藝新生活,包括青島市圖書館的《月色生韻——八駿國樂中秋賞聽**會》、青島市文化館在市內各文化旅遊地標上演的各類文藝秀、青島市博物館的賞月聽琴活動等。

山西國家級貧困縣山西忻州神池縣是黃土高原上有名的「月餅之鄉」——神池月餅製作技藝入選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充套件專案。過去,神池月餅生產一直以家庭小作坊形式進行,規模小、衛生差、品牌意識弱、行業標準低。近年來,為著力打造神池月餅特色名片,推動全縣文化旅遊經濟發展,神池縣舉辦了神池月餅美食文化節、美食文化論壇等活動,打造神池月餅網際網路宣傳推介銷售平臺,擴大知名度。

目前,全縣有600餘家神池月餅生產企業,相關從業者1萬餘人,去年全縣月餅銷售數量達1億多個,銷售收入2億餘元,「小月餅」推動地域經濟發展,富裕了當地民眾。

江西賞月猜謎、民俗展演、半價遊景區……江西各地精心籌備了300餘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旅活動,歡慶中秋佳節。在南昌,《月是故鄉明 情繫英雄城》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中秋慰問晚會火熱上演;在景德鎮,「博物館之夜中秋集雅」活動為中國陶瓷博物館的夜晚增添節日色彩;在吉安、贛州、上饒等地,「燒塔」「拜月」等傳統民俗成為當地過中秋的固定活動……此外,自己動手做月餅、詩歌朗誦、賞燈猜謎等趣味十足的親子活動,讓江西省內各級博物館、文化館成為中秋打卡目的地;全省國家4a級以上旅遊景區向學生免費開放;羊獅幕景區半價遊、麻姑山景區免費遊等優惠活動和宜春月亮旅遊文化節、萍鄉武功山帳篷節、婺源篁嶺晒秋(美食)節等,吸引遊客紛至沓來、歡度中秋。

四川今年中秋節,四川21個市(州)和83個縣(市、區)同步開展「萬人賞月誦中秋」活動,通過1個主題、1個主會場、100餘個分會場聯動開展群眾文化活動850餘場次,以賞燈賞月、拜月祈福、文藝表演、詩詞吟誦、猜燈謎等為主要內容,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弘揚團結、團圓、愛國、愛家等傳統美德,在全省範圍內營造出濃厚、熱烈的中秋佳節氛圍。

中秋節當晚,「萬人賞月誦中秋」主會場設在崇州市,綿陽江油、宜賓長寧、廣安嶽池、涼山西昌、甘孜瀘定、阿壩汶川6個分會場同步開展活動,分別體現「李白故里吟古詩」「天府旅遊名縣災後仍然美麗」「農民新村過中秋」「藏羌彝漢民族團結」「脫貧新景象」等主題。

福建中秋期間,福州三坊七巷、鼓嶺等風貌歷史街區、晉江五店市和安平橋等文化景點推出了別開生面的文旅活動。9月12日,由福建省實驗閩劇院帶來的《我們的節日·中秋》閩劇摺子戲專場在福州三坊七巷二梅書屋內上演,「坊巷·朗秋」——2023年三坊七巷品牌旅遊月同時登場。在晉江,有傳統街區五店市的閩南中秋特色習俗——全民博餅賽、晉江市(安海)第四屆中秋文化節開幕式暨「禮讚新中國 奮進新時代」文藝演出、海峽第一村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的第六屆閩臺(晉江金井·圍頭)鄉村旅遊文化節等特色活動。

緊扣賞月與團圓兩大主題,福州在中秋期間推出登高賞月、古厝賞月、露營賞月等12條賞月主題旅遊線路、20餘場文旅節慶活動以及系列景區惠民措施。

陝西中秋當天,「古風匯中秋 詩禮頌中華」——2019中秋詩詞誦讀華服大秀在西安白鹿原影視城舉辦,來自多所高校的大學生身著華服,與知名朗誦家一起誦讀歷代名家詩篇,以詩詞寄明月。

為了緊跟文旅融合發展步伐,念好「網路經」,位於陝西漢中的諸葛古鎮在中秋佳節舉辦以「天下武侯·吐槽大會」為主題的「網紅」發聲活動。屆時,來自四川、湖北、河南及漢中本地的「網紅」達人,以網路直播的形式帶領廣大網友一起品漢中美食、遊諸葛古鎮,並在「吐槽大會」上對各地諸葛文化進行「吐槽」,創意性地體現漢中武侯祠深厚的三國文化底蘊,進一步提升諸葛古鎮知名度、帶動漢中全域旅遊發展。

安徽中秋節期間,文化活動遍及江淮大地、惠民樂民。9月11日至20日,安徽地方戲曲展演在黃梅戲之鄉安慶市舉辦,上演徽劇、廬劇、泗州戲、淮北梆子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24種地方戲曲,全部實行惠民票價甚至免費;11日,銅陵市舉辦「奮鬥新時代 放歌新銅陵」群眾歌詠活動,24支隊伍2000多人蔘加演唱比賽;此外,還有蕪湖市的「方特中秋節·花好月圓夜」中秋主題活動,黃山市的「到巨集村·看阿菊」大型實景文化演出,池州市的大型舞臺劇《千年儺》等文化活動。(統稿:

程麗仙,參與採寫:柯中華、王雪娟、黃國勇、秦毅、郜磊、楊淵、郭志清、蘇銳、華偉、李秋雲)

3樓:匿名使用者

過去的種種習俗,我們也不瞭解,那就不去說了。

現在中秋節都放假了。平時工作忙,放假了有空可以去走走親戚,出出門。

吃月餅肯定少不了,這個是傳統的節日飲食文化。

賞月也是不可缺少的,現在電視臺都有中秋節文藝晚會。

今年央視中秋文藝晚會的主會場在江蘇淮安,***的故鄉。

4樓:wjia佳醬

中秋節習俗:賞月、祭月、吃月餅等。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著古老的淵源。

擴充套件資料;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中秋節有什麼風俗習慣?

5樓:舞璇瀅

1、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2、吃月餅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3、拜月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

4、吃桂花鴨喝桂漿

「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

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5、打中秋炮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

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溼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

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中秋節習俗,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 賞月 拜月 吃月餅 賞桂花 飲桂花酒等習俗.中秋節,又稱月夕 秋節 仲秋節 八月節 八月會 追月節 玩月節 拜月節 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

中秋節的習俗有多少,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 夏至祭地 秋分祭月 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 地壇 月壇 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 載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

河南中秋節的習俗,中秋節的習俗中秋節的習俗

八月十五中秋節,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我們津津樂道句子。那麼河南人來說,他們及其重視這個節日。1.鐵塔燃燈是開封地區一項重要互動,所在的地區開寶寺,景色宜人,佛家重要場所,燃燈是開封自漢代演繹下來的習俗。尤其這天特別隆重。2.南陽在夜晚設計茶水果盤,月餅再庭院,鳳翔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