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石為山從選石開始

2021-03-05 18:05:42 字數 2014 閱讀 6863

1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問題是什麼。有一篇文章與你的問題相同,你看看吧。

在有限的空間內,堆土為山難以塑造高聳、雄奇、變化多端的假山造型,因此造園者逐漸偏重於疊石為山。加上唐宋以後賞石、拜石、宴石的癖好成風,以供賞玩及疊山之用。

選石要領

大凡成功的假山作品無不從選石開始的。所謂的選石,除了對堆疊假山的石材種類的選擇之外,還包括對具體山石的大小、造型、紋理、色澤、質地等的選擇(相石),由於假山的堆疊不可能找到與圖紙設計相一致的對應單石,因此相石掇山是假山作品成功的關鍵因素。

並非所有的山石都可堆疊假山,故從事假山之業者,必先深諳石性。一般傳統所選的假山石料多以層積巖為主,綜觀江南地區的園林假山,尤以太湖石假山和黃石假山為多。其他如產於廣東英德的英石、江蘇常州一帶的斧劈石、安徽宣城、寧國一帶的宣石等也常用於假而成山,但一般規模較小。

如揚州個園的冬山即以宣石堆疊而成,其石色潔白,遠遠望去,儼然似積雪未消。

太湖石太湖石,俗稱湖石,尤以產於蘇州太湖洞庭湖西山一帶的太湖石最為有名。其他如江蘇宜興、浙江長興、安徽巢湖等地亦產類似太湖石的石種。

太湖石性堅而潤,嵌空穿眼,有婉轉險怪之勢。色澤有青、白、灰、黑等。其質紋理縱橫,籠絡起隱,遍多凹窩,由風浪衝擊而成的,謂之「彈子窩」。

另一種太湖石為「種石」,即對缺乏天然孔穴的太湖石,人工鑿孔加眼,再沉於水中,放到波浪衝擊處沖刷。因時間較長,所以有「阿爹種石孫子收」的說法。現在多用電動工具進行加工、拋光。

太湖石又有水、旱兩種,以水中者為貴,但因採石不便,現多用山中旱石。旱石雖然大多枯而不潤,有的還常帶土色,但堆疊好的假山只要藉以數年的雨水沖刷,自然會顯露出多孔玲瓏或嶙峋俏麗的形態。

太湖石屬於沉積岩中的石灰岩,石灰岩在高溫下易受雨水侵蝕,其溶蝕變形後,便構成了千姿百態的石灰岩溶地貌。

凡具有石灰岩溶地貌的山體,在有裂隙之處,有水的溶蝕而形成的山洞稱之為溶洞。大凡成功的太湖石假山作品無不以石灰岩溶洞內的溶蝕景觀進行模擬造型。

蘇州的環秀山莊假山仿自蘇州陽山的大石山景觀,它有假山洞、石室等模擬石灰岩溶洞,洞頂採用穹隆頂或拱頂的結構方法,逼真而又堅固,雖經歷了二百多年而沒有出現開裂走動的跡象。

黃石和計成同時代稍早的文震亨在《長物志》中說:「堯峰石,近時始出,苔蘚叢生,古樸可愛,以未經採鑿,山中甚多,但不玲瓏耳。然正以不玲瓏,故佳。」

堯峰石即產於蘇州近郊堯峰山的黃石。明末堯峰石的使用,使造園疊山史上的大事,從此黃石假山成了與太湖石假山並列的假山流派。

黃石假山在造型上仿效自然界山體的丹霞地貌,或沉積岩山體中的自然露頭的風化景觀,創造出了一代新風格假山形象。

黃石屬沉積岩中的砂岩,稜角分明,輪廓呈折線,呈現出蒼勁古拙、質樸雄渾的外貌特徵,有種陽剛之美,與太湖石的陰柔之美,正好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受到造園疊山家的重視。

為了表現者兩種山體的不同趣味,古代造園疊山家們常將這兩種山石用於同園中的不同區域,以示對比。如揚州個園四季假山中夏山(湖石山)與秋山(黃石山)與西花園假山(湖石山)等。

2樓:**

疊石是假山造型的主要部分。其疊築要點是接石壓茬紋理要順,石體重心穩而不偏,注重整體效果。那麼,疊石假山造型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①疊石假山造型堆砌時,應注意調節紋理,豎紋、橫紋、斜紋、細紋等一般宜儘量同方向組合。整塊山石要避免傾斜,靠外邊不得有陡板式、滾圓式的山石,橫向挑出的山石後部配重一般不得少於懸挑重量的二倍。

②疊石假山造型,石色要統一,色澤的深淺力求一致,差別不能過大,更不允許同一山體用多種石料。

③一般疊石假山多運用「對比」 手法,顯現出曲與直,高與低、大與小、遠與近、明與暗、隱與顯各種關係,運用水平與垂直錯落的手法,使假山或池岸、掇石錯落有致,富有生氣,表現出山石溝壑的自然變化。

④疊石假山造型「四不 」「六忌」:

a. 石不可雜,紋不可亂、塊不可均、縫不可多。

b. 忌「三峰並列,香爐蠟燭」 ,忌「峰不對稱,形同筆架」,忌「 排列成行,形成鋸齒」 ,忌「縫多平口,滿山灰漿,寸草不生,石牆鐵壁」,忌 「如似城牆堡壘,頑石一堆 」,忌「整齊劃一,無曲折,無層次」。

以上就是關於疊石假山造型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如果大家還有什麼疑問的話,可以去我們的官網上找設計工程師諮詢(網頁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