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古代城市

2021-03-05 10:14:58 字數 5930 閱讀 5699

1樓:匿名使用者

東漢雒陽城

全城平面略呈長方形,南北約漢代九里,東西約漢代六裡,故稱「九六城」。城牆用土夯築,厚約14~25米。東、西、北三面城牆,遺蹟尚存;南面城牆因洛河改道被沖毀,但仍可復原其位置。

經實測並復原,東城牆長約4200米,南城牆長約2460米,西城牆長約3700米,北城牆長約2700米,總長合漢代約三十一里。全城共設12個城門。東面 3個自北而南為上東門、中東門、秏門,西面3個自北而南為上西門、雍門、廣陽門,南面4個自東而西為開陽門、平城門、小苑門、津門,北面2個自東至西為谷門、夏門。

夏門遺蹟儲存較好,經鑽探,有3個門道,推測其它城門亦如此。

城內主要大街,都通自城門。大街互相交叉,分隔成24段,這可能便是文獻記載中所說的「洛陽二十四街」。據鑽探,大街的寬度約20~40米不等。

據記載,每條大街都分成3股,唯公卿、尚書等大臣行中道,一般行人皆行左右。

城中主要宮殿為南宮和北宮。據記載,南宮在西漢時已有一定的規模。建武元年光武帝定都洛陽,先居住在南宮卻非殿。

以後不斷擴建,於建武十四年在南宮建成規模最大的前殿。南宮的遺蹟雖未發掘,但從街道的分佈情形可以判斷其位置在中東門大街之南,秏門-廣陽門大街之北,開陽門大街之西,小苑門大街之東;平面呈長方形,南北約1300米,東西約1000米。北宮始建於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至永平八年建成。

據記載,北宮中的德陽殿,「周旋容萬人,陛高二丈」,規模巨集偉。北宮的位置,亦可從街道的分佈情形判斷在中東門大街之北,津門大街之東,谷門大街之西,北面接近城牆,平面呈長方形,其範圍較南宮為大。據記載,南北兩宮相距七裡,有複道相連。

據實際的勘察看來,「七裡」應為「一里」之誤。

勘察工作證實,太倉和武庫都在城的東北隅。據記載,工商業區有南市、馬市和金市。南市在南郊,馬市在東郊,金市在城內南宮的西北。

西晉潘岳的《閒居賦》說「面郊後市」,就是指金市的位置在南宮之北而言的。

魏晉洛陽城

曹魏在東漢雒陽城的廢墟上重建都城,其規模不超過東漢。西晉時城的形制和佈局亦無多大的改變。但是,魏明帝曹睿仿效其祖父曹操在鄴城西北部築銅雀臺等「三臺」(見鄴城遺址)的經驗,在洛陽城的西北角也建築了金鏞城。

據勘探,金鏞城南北約1080米,東西約250米,分隔為三部分,各有門道相通。它實際上是軍事性的城堡,由於北依邙山,地勢高亢,可俯瞰洛陽全城,具有至高點的作用,在西晉末年「永嘉之亂」的洛陽爭奪戰中,是雙方必爭之地,當時稱為「洛陽壘」。勘探和研究證明,由於魏晉時戰亂頻仍,出於軍事上的需要,在洛陽城的西北城牆外壁和金鏞城的外壁設定了許多墩臺,其形制和效用如同後世的「馬面」,這是中國古代城制上的一個創舉。

北魏洛陽城

北魏在洛陽建都,仍利用東漢、魏晉的城牆。東漢以來的12個城門,除開陽門以外,都在魏晉或北魏時改了名。上東門改稱建春門,中東門改稱東陽門,秏門改稱青陽門;上西門改稱閶闔門,雍門改稱西陽門,廣陽門改稱西明門;平城門改稱平昌門,小苑門改稱宣陽門,津門改稱津陽門;谷門改稱廣莫門,夏門改稱大夏門。

11個城門都在漢代的舊址上重建,僅西陽門從漢代的雍門舊址北移約500米。此外,孝文帝初到洛陽時,在西城牆北端靠近金鏞城處新開了承明門,從而使城門增為13個。

北魏洛陽城最重要的改變是廢除了東漢以來南北兩宮的制度,建立了單一的宮城。據勘探,宮城的位置在全城的北部略為偏西,是在漢魏北宮的基礎上興建的。平面呈長方形,四面築牆,東牆和西牆各長1400米,南牆和北牆各長660米。

在南牆近西端處,有一巨大的門址,便是宮城的正門——閶闔門的遺址。正殿太極殿在宮城的前部,與閶闔門對直,其基壇南北長約60米,東西寬約100米,規模甚大。

由於宮城的範圍和個別城門位置的改變,城內的街道也有許多變更。南宮已廢棄,在廣莫門和平昌門之間有了一條縱貫全城的南北向大街。雍門已廢絕,雍門大街亦不存在。

新開了承明門,增添了由此門通入城內的大街。建春門和閶闔門之間有了一條橫貫全城的東西向大街,將宮城分為南北兩半,南半部是朝會之處,北半部為寢宮所在。由於新建的西陽門正好與東陽門對直,所以東漢以來的中東門大街被延長而貫通於西陽門和東陽門之間,它在宮城南牆外通過,成為全城的一條分界線,北面主要是皇家的宮殿和園囿,南面則分佈著官署、寺院和貴族的邸宅。

由於宮城的南門——閶闔門與南城的宣陽門對直,所以自閶闔門至宣陽門的南北向大街——銅駝街就成了全城的中軸線。宗廟、社稷和太尉府、司徒府等高階官署分佈在銅駝街的兩側,有名的永寧寺遺址即在街的西側。

據記載,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在洛陽興建外郭城,「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範圍極廣。在整個外郭城以內,劃分為三百二十個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築牆,每邊長三百步,即當時的一里。東漢以來的舊城成為北魏洛陽的內城。

「大市」、「小市」、和「四通市」等工商業區都設在內城以外,位置在宮城以南,完全改變了《周禮‧考工記》所記「面朝後市」的傳統。綜上所述,北魏洛陽城的形制和佈局,和兩漢以來的都城相比,出現了劃時代的變革,為隋代的大興城、唐代的長安城和洛陽城(見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見隋唐洛陽城遺址)開創了先例。

南郊的禮制建築和太學

東漢的辟雍、明堂和靈臺,都建於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辟雍在開陽門外大路的東側,平面呈方形,每邊長170米,四面築圍牆。據記載,辟雍四面門外有水溝,其上架橋。

曹魏和西晉在東漢的舊址上重建辟雍,曾出土晉武帝三臨辟雍碑及其碑座。北魏修辟雍,但未完成。明堂在開陽門外大路的西側,平城門外大路的東側,東距辟雍約150米。

遺址平面呈方形,每邊長約240米,其中有一直徑為62米的圓形臺基,為主體建築之所在。明堂的這種形制,正與《水經注》「尋其基構,上圓下方」的記載相符。西晉和北魏都曾重建明堂,應在東漢明堂的舊址之上。

靈臺在平城門外大路的西側,東距明堂約80米。遺址平面基本上呈方形,東西220米,南北200米,四面築圍牆,**有一座高臺,基部約50米見方,殘高約8米。房屋建在高臺的四周,分上下兩層。

下層是迴廊,廊外有用河卵石鋪砌的「散水」。上層比下層高出1.86米,有坡道可以升登,房屋每面各5間,用長方磚鋪地。

東面房屋壁面塗青色,西面塗白色,南面塗紅色,北面塗黑色,是按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主四方的學說設計的。曹魏和西晉,都沿用東漢的靈臺。西晉末年的戰亂,使靈臺受到嚴重破壞,北魏時遂廢棄不用。

太學遺址範圍很大。經勘探和試掘,主要遺蹟有兩部分:一部分在辟雍之北,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約200米,南北約100米,附近曾發現石經碎片,可以認為是東漢太學主要部分之所在;另一部分在它的東北約100米處,遺蹟儲存較好,平面亦成長方形,南北約200米,東西約150米,四周築牆。

據記載,東漢的太學始建於光武帝建武五年,以後屢經擴建,至順帝陽嘉元年(132)才全部竣工,太學生多達3萬餘人。靈帝熹平四年(175),立石經於太學,稱「熹平石經」。漢末董卓燒洛陽宮廟,殃及太學。

魏文帝黃初五年,在東漢的舊址上重建太學,正始中又新立石經,稱「正始石經」。西晉初年,依漢魏之制興太學,而咸寧二年(276)又另立國子學,與太學並存。

長安城中國七大古都之一。西漢、新莽、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皆建都於此。現存城址有西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

西漢長安城

長安本秦之鄉名,秦時有興樂宮。漢高祖五年(前202),在興樂宮基礎上修治長樂宮,七年建未央宮,自櫟陽遷都長安。惠帝元年(前194)至五年築城牆。

武帝時在城內修北宮,建桂宮、明光宮,在西城外營建章宮,並擴充上林苑,開鑿昆明池。新莽改長安為常安,於南郊建九廟。東漢建都雒陽(見洛陽城),仍以長安為西京。

獻帝一度遷都於此,其後西晉惠帝、愍帝以及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相繼以長安故城為都。至隋代建大興城,漢城遂廢。城址在陝西省西安市西北約3千米處,2023年開始勘查發掘。

西漢長安城平面不規則,東垣平直,其餘三面牆隨地形河渠曲折。經實測,周長25千米餘,約合漢代六十二里強。城外挖有護壕。

每面城牆有3門,由北至南,東牆為宣平門、清明門、霸城門,西牆為雍門、直城門、章城門,由東至西,北垣為洛城門、廚城門、橫門,南垣為覆盎門、安門、西安門。發掘證實每門設3個門道,每道寬6米,可容4個車軌。霸城、覆盎、西安、章城四門內對長樂、未央二宮,其餘8門各與城內一條筆直的大街相通。

每條街均分成3條並行的道路,中為皇帝專用的馳道,兩側道路供吏民行走。班固《西都賦》「披三條之廣路,開十二之通門」,即指長安的道路和城門。

分為長樂宮和未央宮

[編輯本段]

漢長安城內的宮殿分佈佔全城面積的2/3。城東南部為長樂宮,漢高祖時曾為視朝聽政之所,惠帝以後為太后之宮,佔全城面積1/6。城西南部的未央宮為朝會之所,佔全城面積1/7,其前殿規模巨集偉,殿基南北長350米,東西寬200米,現高約15米。

未央宮北闕附近有貴族邸宅,即所謂北闕甲第。桂宮位於未央宮北,西隔城牆與建章宮相望。平面長方形,周長5300米。

桂宮之東有北宮,長樂宮北又有明光宮。長樂、未央二宮之間建有武庫,平面長方形,內設7座庫房,庫房以夯牆隔成若干間,放置木質**架。已發掘出**架石礎及銅鐵兵器、鐵鎧甲等。

城內商業

[編輯本段]

城內工商業區集中在西北隅的橫門大街兩側,據文獻記載共有九市。這一帶發現有許多錢範、陶俑,說明當年曾有作坊。

居民區在城東北隅宣平門附近。文獻記載,長安有閭里一百六十,「室居櫛比,門巷修直」,漢平帝時,人口達24.6萬餘。實際考古勘查確認的居民區,面積過於狹小,估計有些居民住在城外。

城西的建章宮規模巨集偉,已勘查出位置和範圍。城西南至東南一帶為上林苑,內有離宮別館數十處。西南有昆明池等皇家宮苑,昆明池是為訓練水軍而開鑿,又可解決長安城水源不足問題。

南郊則有明堂、辟雍、靈臺和王莽九廟等禮制建築。

漢長安城主要由皇家宮室及其附屬設施構成,突出表現了為帝王、貴族、官僚服務的性質,反映了中國早期都城的特點。新莽以後,宮室、城門、武庫先後被毀。其後歷代雖有營造修飾,但未能恢復西漢盛況。

唐長安城

隋開皇二年(582)在漢長安城東南建新都大興城,入唐後改稱長安,仍為都城,僅作了區域性修建和擴充。至盛唐,長安為當時規模最大、最為繁華的國際都市。天佑元年(904)朱溫挾昭宗遷洛陽,毀長安宮室民居,唐長安城遂為廢墟。

該城遺址在今西安市區及近郊。20世紀20年代初,日本學者足立喜六曾作考察,2023年起進行正式勘查與發掘。

唐長安城由廓城、宮城、皇城3部分構成。廓城平面長方形,東西長9721米,南北寬8651.7米,周長36.

7千米。每面有3座城門,除南面正門明德門為5個門道外,其餘皆為3個門道。宮城位於廓城北部**,平面長方形、南北1492米,東西2820米。

中部為太極宮(隋大興宮),正殿為太極殿(隋大興殿)。東為皇太子東宮,西為宮人所居的掖庭宮。皇城接宮城之南,有東西街7條,南北街5條,左宗廟,右社稷,並設有**衙署及附屬機構。

廓城內有南北向大街14條,東西向大街11條。明德門至皇城正門朱雀門的朱雀大街位於全城中軸線上,寬達150餘米,是今北京東西長安街寬的兩倍。其他通城門的大街也多寬在百米以上。

垂直交錯的大街將廓城劃分為108個封閉式的裡坊,坊內有民居、官衙、寺觀等。朱雀大街兩側的四列坊面積最小,只設東西兩個坊門,坊內有橫街。皇城兩側諸坊面積最大,四面開門,內建十字街。

當時繼承了北魏洛陽城的軍事管制制度,坊門有兵把守,早開晚閉。廓城內有東、西二市,東市稱都會,西市稱利人,各佔兩坊之地。市內設「井」字形街道,沿街列置店鋪。

文獻記載西市附近集居了許多中亞和西亞的「商胡」、「胡客」,其西南相鄰的崇紅坊,還設有波斯祆教(拜火教)寺。當時這一帶為中西**與文化交流的一箇中心。

唐貞觀後對長安宮室進行增建,貞觀八年(634)於太極宮東北的龍首原高地上建永安宮,次年更名大明宮。龍朔三年(663)後這裡成為主要朝會之所。玄宗時又於藩邸興慶坊建興慶宮。

此外,唐長安城的東南隅,還有風景遊覽區曲江池,將風景區與都城相結合,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一個創舉。

唐長安城是中國古代裡坊制都城最完善的形態。它採用中軸對稱佈局,規劃嚴謹,街坊整齊。設定了封閉式皇城以處府衙,封閉式裡坊控制居民。

其居民區占城內面積7/8,為人口的集中與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唐長安城的規劃佈局,對東亞一些國家的都城產生過重大影響。

唐末長安城被毀後,佑**節度使韓建放棄長安廓城與宮城,重修皇城安置府廨民居。北宋沿襲,為京兆府城。元代為奉元路城。

明洪武年間改稱西安,置秦王府,並向東、向北擴充套件面積約1/3。穆宗隆慶年間,又在夯土城垣外側包砌了青磚。明西安城平面長方形,周長11.

9千米,至今儲存完好。

更多漢唐長安城資料看這裡

古代,現代城市很小嗎,古代,現代城市很小嗎?

理論上你看到的應該是對某一部分城牆或者對甕城的攻擊,古代中國有三裡只城 七裡只郭的說法攻城一般是對城郭的攻擊,而城就在郭內,也有城牆,但就相對顯得單薄和狹小,象中世紀的歐洲城堡因為對築於丘陵或高地,所以一般不回太大,雖然佔的面積不大,但是其中設施完備 結構複雜,也不是樓主表面看到的那樣,中國許多描寫...

描寫城市夜景繁華的句子,描寫「城市夜景」的句子有哪些?

黃昏,夕陽已它最後的餘暉,創造了永恆的美,留在遠路歸來的人們記憶裡,形成永遠的美回憶.當晚霞燒紅了半邊天時,海邊沙灘上的人們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拾貝殼,有的在盡情地嬉笑.於是,這裡的歡聲像海浪一樣一陣高過一陣.暮色像一張灰色的大網,悄悄地撒落下來,籠罩了整個大地.夜闌人靜 燈火闌珊 華燈初上 描寫 城...

描寫古代妖孽美男子,描寫古代美男子怎麼描寫

那是一個美麗復的讓人難言難描的男制子,五官精緻的好bai似上天的恩賜,卻du又讓人覺得zhi完美到看不真切,dao像是雲霧裡看瓊花,碧水中撈明月,玉色盈盈的肌膚水光流動,璀璨的光影之下,一雙眼眸宛如雪山之巔冰蓮嫩蕊中吐出的露珠兒,帶著看破紅塵三千,傾盡盛世流年的清冷與通透。一頭雪白雪白的及腰長髮,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