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電影《霸王別姬》的文學評論

2021-03-05 09:22:16 字數 5580 閱讀 8613

1樓:

一、電影作為一門現代藝術,從產生之日起到現在,不過百餘年。應該說,電影史現代主義藝術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產物。從傳統的藝術門類來看,無疑戲劇和電影的關係式是最為密切的。

它們之間並沒有本質的不同,電影雖然產生於現代工業社會,但真正作為一門新興藝術的崛起,卻是在20世紀

五、六十年代。西方後工業社會在20世紀後半葉的到來,為影視藝術和通俗文藝的發展,帶來了重要的歷史契機。

即將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今天,電影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最為重要的文化產業和藝術表現方式之一,而影響大有超越傳統的詩歌、**、戲劇之勢。網際網路的全球普及,數字化技術的大量應用,文化產業發展的需要等諸多因素的匯聚,無疑使電影的影響日益增大。但是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電影的發展前景並不樂觀。

我是從電影作為一種真正的現代藝術,而不是作為一種商品化、消費化和娛樂化的消遣品來說的。真正的藝術價值決不能用商業價值來衡量,更與所謂的感官享受無關,藝術所表現的理念的世界,直接與人的精神和心靈相關,並間接影響人的生存方式和社會的文化心理。

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電影在整體水平上相對落後,這不僅僅是電影本身的問題,而是文化的整體狀況使然。但儘管如此,仍然有一些作品是值得稱道的。

中國現代化的程度遠遠的低於西方發達國家,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電影不可能在表現「現代文化」方面與其抗衡。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和底蘊,成為中國電影在過去和現代,唯一能走向世界的生長點。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只有在民族文化中發掘出具有人類普遍價值和意義的因素,它才有可能成為世界性的,不然的話,就只能是地方的。

中國大陸電影中,唯一能以民族傳統文化為背景而走向世界的作品,當屬《霸王別姬》。《霸王別姬》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是以京劇文化的發展變遷歷史為故事背景的,以此為中心,近半個世紀的中國近現代文化,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展示。京劇作為中國的國粹藝術,是在近代發展起來的,它承載者古代的文化價值和民間理念,一路走過充滿風雲變幻的中國近現代歷史。

二、《霸王別姬》通過飾演旦角的程蝶衣和花臉的段小樓,以及由妓女從良成為段妻的菊仙之間的愛恨糾葛,表現了歷史變遷中人性的悲劇。電影的開頭部分雖然是主要故事的鋪墊,但情節仍然是引人注目的,程蝶衣雖然日後成為名角,但他仍舊是那個開始不學戲,後來又矢志不渝的小豆子。程蝶衣一生屢次遭到背叛,身心受到巨大的摧殘,外表柔弱的他,內心卻十分堅強,他的堅韌和隱忍,來自靈魂深處的信念:

從一而終。

小豆子曾經和小癩子一樣,在大師兄小石頭的幫助下逃出戲班,但當他在外面看到「角」時,才真正的明白師傅所說的:「要想人前顯貴,您必得人後受罪」的含義。小癩子的那句感嘆:

「他們是怎麼成了角的啊!這得挨多少打呀!」所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深深震撼小豆子的不是「人前顯貴」,而是他所看到的「角」身上表現出來的藝術魅力。

正是這種魅力,讓臺下人山人海的戲迷如痴如醉。

小豆子真正成為程蝶衣,全賴大師兄的成全,無數次的殘酷體懲,都無法讓他念對臺詞,但正是在小石頭的近乎瘋狂的舉動下,他才真正的「入戲」了,「你就想自己是個女的,千萬別錯了!」小豆子的性別認同轉換,標誌著他真正的進入了以後人生和舞臺上的角色:程蝶衣——虞姬。

並且一廂情願的認為大師兄小石頭,也就是日後的段小樓,會永遠的扮演項羽——西楚霸王的英雄角色。

程蝶衣的「入戲」和「從一而終」,表面上是如段小樓所說的「不瘋魔不成活」,完全的混淆了戲裡和戲外,舞臺和人生的關係。但是,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戲,只不過人生的舞臺是歷史而已。段小樓的身上,確實有那種霸王的英雄氣概的影子,無論是在為戲班解圍時往頭上拍磚,還是仗義的放走小豆子逃出戲班,解救被惡霸糾纏的菊仙,怒對憲兵和傷兵的搗亂,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但是他始終把戲裡和戲外分的很清楚,演戲是一回事,現實人生又是一回事,他從來都不會越界。因此,他無論在藝術上,還是生活中,都沒有達到程蝶衣的境界。這一點已被袁四爺指出:

「霸王氣度尊貴,如果尊而不貴,豈不成了江湖上的黃天霸了嗎?」應該說,袁四爺是真正懂戲的人,他看出程蝶衣的表演以趨至純青之境。

段小樓雖然身上有一定的「英雄氣概」,但在與現實的一次次妥協中,逐漸的消失殆盡。他對程蝶衣的「背棄」是從娶菊仙開始的,後來逐漸發展到對項羽失去角色的認同,最後在「文革」的批判聲中,揭露程蝶衣的過去,與菊仙劃清界限。

他的悲劇在於人性的沉淪,從一個具有仗義精神的人,淪落為一個沒有尊嚴的小人。他的沉淪在根源上,是沒有「從一而終」的精神信念。因此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舞臺上,他最終都是一個失敗者。

「從一而終」是關師傅在講《霸王別姬》這齣戲時傳授給**們的信條,這不僅是戲裡的原則,同時也是戲外的人生準則。程蝶衣出身低微,即便是在當時同為下九流的戲子,也瞧他不起,即便在成為「角」後,被沒有擺脫被欺凌的地位。

真正給予他生存勇氣和尊嚴的,是他為之獻身的藝術。

他的「從一而終」,「人戲不分」,讓他執著於戲中的虞姬角色,更在人生中實踐著自己對藝術的忠誠。「霸王別姬」的故事作為一個原型,始終以象徵的方式貫穿著影片的始終。項羽的英雄氣概和虞姬的忠貞不二,如同許多民間傳說一樣,承載著與正統文化不同的民間精神價值,在世代的流傳中,起著塑造理想人格理念的作用,並最終被藝術以美的形式保留下來。

京戲中的《霸王別姬》所承載的就是這種超歷史(時間)和人生(現實)的藝術(永恆)價值。程蝶衣作為出身於社會底層的民間藝術家,以自身的精湛技藝和執著精神,在演繹這一理想中的角色時,與之合一。在現實人生中以「瘋魔」的形象,對抗歷史的不公和人生的殘酷,在受欺辱和損害的同時,以肉身的低微來達到精神的高昂,在無情的歷史和現實中,踐行著藝術家的文化使命。

三、《霸王別姬》的故事貫穿著歷史、人生和藝術三個維度,程蝶衣和段小樓的人生,從側面展現了京劇藝術在近現代的歷史命運。社會是人生的舞臺,歷史是人類的舞臺,人們回顧歷史,就是在**一場時間長流中由人類自身上演的悲喜劇。歷史並非是對過去發生過的所有事件的記載,歷史只記憶那些有價值的事件,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大事」,或有意義的事情。

歷朝歷代的史書,就是以官方意識形態的正統角度來記載和評價這些「大事」的,完全客觀的歷史並不存在,歷史只能是被意識形態觀念書寫過的事件集合。

在官方的正統之外,與之相對的是民間的文化意識。

民間同樣以自己的方式寫書歷史,即「稗官野史」。民間文化的書寫與正史比起來,似乎缺乏精確性和客觀性,中國古代的話本、**、戲曲、彈詞等,都是民間文化的書寫方式,在老百姓的心中,自有一種與官方意識形態不同的價值標準。在中國的民間意識裡,對男性理想人格的表達是「英雄」,而對女性理想人格的表達是「烈女」。

這當然多少受儒家綱常禮教觀念的影響,但卻與正統歷史的價值觀念不同。民間最典型的英豪觀念是「不以成敗論英雄」,更看重歷史人物所表現出來的「英雄氣概」,項羽的民間形象「力拔山兮氣蓋世」,以及不肯過烏江的豪邁行為,體現的正是「英雄」的民間內涵。虞姬作為項羽的忠貞不二追隨者,在「殉情」的行為中,體現出的是女性的「英雄氣概」,即「巾幗不讓鬚眉」的精神。

無論是歷史的事實,以及正統官方的書寫如何,民間文化認同的就是這些的歷史形象,民間的歷史觀念並沒有正史那麼嚴肅和抽象,而是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表現的。民間文化所承載的精神價值,是以藝術形象對所謂客觀歷史的理想化書寫來表達的。

民間的敘事和傳說,正是歷代民間智慧對「歷史」進行藝術想象的產物。戲劇裡的故事,大多數表達的正是這種民間文化精神理念,它用形象化,美學化的方式,在對民間故事原型的演繹中,潛移默化的傳達著千百年來的民間智慧,真假、善惡、美醜都在戲中得到形象化的表現,紅臉和白臉在京劇中的善惡象徵是非常明顯的。

《霸王別姬》中的項羽和虞姬,所代表的就是民間文化中男女兩性理想人格的典型,程蝶衣對霸王和虞姬角色的認同,最本質的原因是對民間這種理想價值的認同。他的認同是段小樓,或者說是「小石頭」成全的。正是在「小石頭」的身上,小豆子不僅看到,而且切身感到了「英雄」所具有的扶弱救危的義膽豪情和英雄氣概。

當然,關師傅的教育,對他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儘管戲子在舊社會裡屬於「下九流」,但關師傅卻認為戲劇藝術本身是崇高的,他對徒弟們的嚴厲,甚至是殘酷的教育方式,都是與之相關的。為了生計和餬口,他可以低三下四,卑躬屈膝的對待戲院老闆和僱主,但是當「小石頭」以拍磚的「真本事」替他和戲班解圍時,他卻氣憤的大罵小石頭,原因在於小石頭丟了「戲子」的臉。

四、藝術家在社會中的地位是變化的,從《霸王別姬》開頭的「下九流」,到後來成為社會「名流」,所折射出來的是民間文化本身的變遷。這種變化是與大眾的地位在近現代社會的變化相關的,原來屬於民間的邊緣文化,在民間大眾成為社會主體之後,自然也就逐漸成為「主流」文化。戲曲如此,由戲劇演化而出的電影和電視劇,就更是如此。

從事影視事業較為有知名度的人被稱為「明星」,足以說明問題。程蝶衣和段小樓,以及菊仙一生的跌落起伏,所折射出來的正是民間文化和藝術在近現代的歷史命運,程蝶衣和段小樓都曾經背叛過演藝事業,但最終又回到其中。

程蝶衣一生所依戀的並不是段小樓,而是「小石頭」,只有「小石頭」才是項羽的化身。但是當小豆子成為「程蝶衣——虞姬」後,小石頭卻成為了「段小樓——黃天霸」。

因此,當程蝶衣感到自己被背叛後,開始與「懂戲」的袁四爺廝混起來,並且日益自甘墮落。程蝶衣始終沒有放棄「從一而終」的夢想。他無數次幻想過段小樓的「回心轉意」,但是段小樓卻離「小石頭——項羽」的原點形象越來越遠。

段小樓先後背叛了程蝶衣、菊仙和他自己,當最後他在「文革」中徹底的喪失「英雄氣概」後,程蝶衣失望之餘,終於將一生對他的怨恨都發洩出來。

在程蝶衣心裡,段小樓對他的背叛,是因為菊仙的介入。菊仙雖然出身青樓,但自從被段小樓的仗義行為所感動後,就一直對他不離不棄,忠貞不二。甚至背信棄義,欺騙程蝶衣。

程蝶衣視她為自己的敵人,她也視程蝶衣為隱患。儘管在他的多次挑唆下,段小樓越來越事俗起來,變得圓滑世故,與程蝶衣的關係逐漸的疏遠,讓她曾一度以為自己取得了「虞姬」的位置。但最後程蝶衣瘋狂的報復,卻讓她明白了,正是她毀了段小樓的人生。

如果段小樓像當年在惡霸、憲兵和傷兵面前那樣有英雄氣概的話,她就不會和程蝶衣一樣遭到背叛。

在程蝶衣和段小樓、菊仙三人之中,每個人都是失敗者。他們的出身都是「下九流」,但身上不同程度的具有尊嚴和理想,兩個依戀段小樓的人,最終因為段小樓的背叛而自盡。段小樓的沉淪,菊仙是有責任的,但根本原因在於他沒能真正理解他一生所從事的戲劇藝術,沒有遵循師傅的教誨。

「霸王都跪下了,京戲能不亡嗎?」程蝶衣是以關師傅為代表的民間藝術家的真正繼承人,即使在藝術地位大幅提高的現代社會,藝術家仍然是處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邊緣人。段小樓從理想走向現實,成全的是他自己的現實人生。

而程蝶衣從現實走向理想,以「姬別霸王」來實現人生與藝術的合一,在人生與歷史的大舞臺上,他「自個成全了自個」,也成全了藝術超越現實和歷史的不朽意義和價值。

五、《霸王別姬》表現的是藝術家的故事,同時也是以京劇藝術為代表的民間藝術在近現代歷史變遷中的命運寫照。戲劇和電影,都是民間和大眾藝術的表現形式,它們不可避免的帶有娛樂化、消遣化和通俗化的特徵,但這不意味著民間和大眾文化本身就一定是娛樂化和消遣化的。從影片中戲班的生活,我們看到了民間藝術家成長的艱辛,從程蝶衣和段小樓的人生經歷中,更能感受到作為藝術家命運的坎坷。

程蝶衣雖然出身低微,具有雙重「下九流」的身份,幾乎在人生的各個階段,童年、青年、中年、晚年都一直處於被歷史和命運捉弄的境地。如果說段小樓的人生是從不斷的抗爭走向妥協,最後以對現實的完全屈服而沉淪。那麼程蝶衣的人生則是從起初的妥協,逐漸的走向抗爭,最後以對現實的超越而達到生命的飛揚。

人生就是戲,歷史就是大舞臺,菊仙從來都不肯以「戲」來看到人生,但最後還是沒有逃脫「霸王別姬」的命運。

程蝶衣的「瘋魔」和不現實,正是一切真正藝術家的特徵,與歷史上那些不肯與現實妥協的英雄,也有相通之處。他們在面對現實人生的困境時,為了堅守自己心中的崇高理念而「捨生取義」,壯烈如項羽不肯過烏江,哀婉如虞姬以死殉情。他們在歷史的大舞臺上,留下了一幕幕動人的悲劇,並在藝術中一再的被以美的形式被重複演繹,以不朽的美好形象流傳下去。

或許歷史無法記憶這些傳承理想的藝術家們的所有名字,但是他們卻早已將自己的生命和精魂融入藝術之中。

只要藝術一代代的流傳下去,他們就永遠都不會被歷史遺忘。

看霸王別姬太壓抑,電影《霸王別姬》究竟好在哪裡

文 革本就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愚昧史 我們之前全班一起看的 看完之後都不高興了 不知道為什麼,看了一遍又一遍霸王別姬,但還是想看 想哭,誰能告訴我 看到入迷 看到心裡 或者樓主 是張國榮的影迷 o o 不知道霸王的扮演者,暫時用霸王相稱。虞姬 張國榮 愛上了戲中的霸王,也許有點同性情節 但是霸王卻愛上...

霸王別姬說點什麼,電影《霸王別姬》究竟是講什麼?我一點都看不懂!

我就不去搬影評原文啦,簡單說說我的看法好了。一 這是一部同性 異性戀電影 二 這是一部講述追求藝術的電影 三 這是一部對人性解析的電影 最後,用一句人家的話 戲,夢,人生,無法分清道明。奇怪的問題 歷史劇啊。藝術化的歷史劇沒什麼感慨嘛?你看完 我是覺得小人比較容易成功,因為自己給自己的約束比較少,可...

哪位朋友幫我分析一下電影霸王別姬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影片通過三位主人公的同性戀和異性戀的矛盾,把他們的命運和歷史背景融合到一起,展現出他們情感上的糾纏和交葛。蝶衣從小依賴師兄小樓,這種依賴演變為一種愛情,但是小樓回對待他的感情卻顯得曖昧和模糊。而小樓和菊仙的異性戀,也是菊仙更為明顯。小樓始終是一個模糊的狀態,也許是因為害怕,這種害怕在文革期間表現的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