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絲綢之路?漢代開通絲綢之路的條件

2021-03-05 09:21:54 字數 4670 閱讀 5444

1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線——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再分為南北兩道,南道是出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西行,經鄯善(今羅布淖爾附近),沿崑崙山的北麓,經過於闐(今和田)、莎東、蒲犁(今塔什庫爾幹),逾蔥嶺,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羅馬共和國),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門關(今敦煌西北)西行,經車師前國(今吐魯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經焉耆、疏勒,逾蔥嶺,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這條橫貫歐亞的大路交通線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因此被稱為「絲路」或「絲綢之路」。

中國絲綢西傳我認為主要是有三條渠道:一條呢大家看中國史書都知道,中國的漢唐帝國各朝代對周邊的少數民族有大量的封賜和贈與,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渠道;另外一個是當時的中國**和周邊的少數民族絹馬**,絹和馬**。這個**額也是非常大的,因為北方一直到歐亞大陸草原地區這個是相通的。

所以,這個為什麼說早期絲綢能流傳過去與這個有一定的關係,當然後期的流傳也起一定作用;再一個問題呢,就是中國把絲綢作為一種商品和貨幣推出去。另外是當粟特的商人,波斯的商人到中國來採購。有些文書記載非常清楚,你比如說在西晉的時候,在新疆發現的文書,和敦煌發現的文書就是粟特商團。

他們是非常大的商團,就是組織到了中國來採購,這個商團不但在新疆採購,而且到了長安,洛陽和中國的內地。他們主要是用他們的銀幣,他們的毛織物,他們的一些麻製品和特產來交換,來購買,也非常大的,它有一套整個的系統。另外就是當時就是這種做生意吧,粟特人在新疆和敦煌,以至於內地有他們的聚落,也就是說很多東西是由他們購買過去的,這是主要的幾條渠道。

絲綢之路是什麼時候才有這個名稱呢?根據現在的研究呢,就是說19世紀末德國學者李希霍芬在2023年出過一本書叫《中國》。在這本書裡他首先提出絲綢之路這個稱呼,後來在2023年還是德國人的赫爾曼,他又出了一本《中國和敘利亞之間的古代絲綢之路》,他把這個李希霍芬的觀點又完善了,而且把絲綢之路延伸到敘利亞。

現在,一般的來講,古代的絲綢之路,也就是說,從長安到敘利亞,這個絲綢之路提出來之後,漸漸的現在已經被學術界接受。在中國來講接受這個名稱,真正廣泛的用,是近幾十年的事。因為大家如果說看中國的研究東西方關係的一些學者的論著,就知道。

當時這些學者主要用的名稱是東西交通,或者是中西交通,當時並不用絲綢之路這個名稱。因為絲綢之路這個名稱,是有侷限性的。因為這條路不僅是絲綢**,它只是其中的一項,它也不是絲綢之路,這條交通線的內涵,也不是絲綢之路能完全概括的。

當時講東西交通和中西交通,它既包括交通線又包括所有的各種交流,包括文化、藝術、科技、宗教所有的各方面的交流。所以,它實際上是一個東西文化交流的這麼一個學科,發展到現在,學術界也基本接受了絲綢之路這個稱呼。實際上它呢也並不是侷限絲綢和交通,也還是重在交流,這是它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

絲綢之路並不是一開始就有了。所以下面我就講講絲綢之路的開闢、發展和終結的問題。首先講一下東西交通的概況。

東西交通在中亞,現在斯坦的中亞概念就是前蘇聯五個加盟共和國,現在的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孜別克,土庫曼,這個地區咱們現在所稱的中亞地區。這個中亞地區本來就是亞歐大陸一個通道,是東西南北的一個通道。古代中亞地區它是和西方和南亞次大陸和南西伯利亞,北方的草原地區交通是非常發達的。

但是在漢通西域以前,這個新疆地區的交通是封閉的,這是與當地的情況有關。大家都知道新疆地區周圍都是被山圈起來的,而且都是非常高。另外就是新疆的沙漠、戈壁範圍非常大,小國林立,就互相封閉。

所以當時大規模交通是沒有的。從西方所記的一些歷史記載,對現在的新疆瞭解的並不清楚,當時就是天山以北的地區,是遊牧民族遷徙的路線,你比如烏孫、大月氏等等。但是後來就被匈奴給封閉了,說那邊基本上也是不通的。

所以當時中國和中亞之間和西方之間隔著新疆地區,現在的新疆地區,當時這條交通線是並不通的。所以現在絲綢大量的外運,在漢以前是不可能的,它過不去。所以這個交通線的開闢,就是在西漢時期。

西漢時期主要是有一個大家都知道張騫,張騫鑿空與漢通西域與絲路的開通關係非常大。當時張騫鑿空,他主要是兩次,當時為什麼要叫他通西域呢?也就是說當時漢武帝是要打匈奴,因為烏孫和大月氏,原來是在甘肅河西走廊,它被匈奴驅逐出去以後,遷到了中亞地區,他要聯合烏孫、大月氏打匈奴,就是兩面夾擊,為了這麼一個政治目的,派張騫去,張騫第一次去,沒有取得多少效果,烏孫和大月氏也不想回來,後來就說漢武帝還不死心。

第二次又派他去,到烏森和周圍各國,這次古代新疆的好多小國家,他都派使節去了,張騫鑿空回來以後,會了向漢**有詳細的報告,就是周圍的交通線,各國的風土人情、實地物產等等都報告的非常詳細。所以這個報告就是後來《史記•大宛列傳》主要是以報告為素材的,這個報告對漢武帝,漢**瞭解西漢以西的情況非常重要,對漢武帝下決心通西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後來的漢武帝,就決定通西域,派兵到西域去,最後就是統一了西域。

這個西域,大家可能也知道,但是這個理解不一樣,現在有廣義的和狹義的說法。

廣義的說法,就是玉門關和陽關以西的地區都可以叫西域;狹義的西域也就是玉門關和陽關以西,新疆包括就是帝俄侵略咱們領土以前那個範圍,都叫西域。但是歷代呢,中國曆代對西域的說法也不一樣。漢武帝決定通西域以後,因為軍事方面的需要,政治方面的需要,他把當時交通線封閉的交通線,各國之間交通線整個打通了,而且他的勢力到了中亞,包括當時的烏孫、大月氏等等,他都是有很密切的關係。

也就是說把新疆交通線和剛才講的中亞的交通線對接起來。這樣的話,絲綢之路才真正通。所以真正開闢絲綢之路,是中國的漢朝開闢了。

以前是各自都有的交通線,並沒有真正的連線起來。

絲綢之路開闢以後,它有一個發展過程。兩漢時期基本上可以說絲綢之路發展,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中國處於內亂狀態。在西方公元395年,羅馬帝國也**了,波斯也衰落了。

所以這時候,絲綢之路屬於比較簫條的時期。到了唐朝,唐朝可以說經營西域最盛的就是唐朝,不僅說在整個新疆地區是進行直接統治,在中亞地區直到波斯的東境,它設立了16個都督府,是名義上控制的。所以就是說他們當時唐朝的交通線,交通組織,也是最完備的,這時候發展到非常高的一個階段。

但是就是在唐朝,在怛羅斯被阿拉伯帝國戰敗,後來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就要到公元790左右就退出了新疆。所以在這個階段,絲綢之路就屬於慢慢的衰落時期是吧。到了唐末,五代時候,這個時候陸路的絲綢之路就被海上絲綢之路取代了,它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也就說終結到五代宋初的時候,這個陸路絲綢之路作為它的主要歷史使命已經完結了。

但是到元朝時候,蒙元時期,因為它通過各個汗國,整個陸路絲綢之路又通了,這時候也還是比較發達的,但是這是落日輝煌,只是隨著蒙元帝國的滅亡,也就失去了作用。所以絲綢之路呢,它是一個歷史的範疇。關於絲綢之路現在交通線的問題,大家也很關心,現在絲綢之路的交通線,中亞西亞和羅馬地方,那個交通線是比較清楚的,因為研究的也比較充分。

從長安到河西走廊,總體來講也是比較清楚的,現在最不清楚的還是新疆地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新疆地區主要是戈壁和沙漠,戈壁和沙漠固定的交通線是沒有的,它只要大方向對就可以了,大家如果到了新疆就知道這個情況。

2樓:百度使用者

漢、唐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兩個高峰,這是人們公認的。漢代的發展首先以絲綢之路的開拓而著稱於世。中國有自己值得驕傲的對外開放、交流的歷史,西漢時期的陸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與外界交流的標誌。

交流從來就是雙向的,試想,如果中國沒有自己的絲綢、陶瓷器,就不可能吸引西域乃至更遠的人們前來,就不可能開闢陸路和海上的絲綢之路。一個民族必須有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的文明,這是與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必要前提。由此可見,西漢時代已出現高度的物質文明。

中國古代與中亞、西亞及歐洲交往的陸上通道。從長安出發西行,經河西走廊,出陽關、玉門關為東段,然後穿戈壁,越蔥嶺,至中亞鹹海、伊朗一代為中段,從鹹海、伊朗以西至歐洲為西段。其中東段的西部至中段長期為匈奴隔斷,到張騫通西域時才打通,從此西方的使者、商人可直接通過這條路進入中國,中國內地的絲綢等特產亦源源不斷運到國外,中西文化相互交流,後人便把這條路稱為「絲綢之路」。

漢朝絲綢之路開通的歷史條件和意義是什麼?

3樓:彭咿呀

歷史條件:

漢朝大一統的局面形成和漢代經濟的繁榮奠定了政治經濟基礎;

張騫通西域,溝通了中原同西域的關係,加強了中原同西域乃至更遠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絡,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創造了條件;

西域都護的建立是絲綢之路開通和暢通的保證;

西漢造船業發達,航海技術比較成熟。

意義:促進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日益擴充套件,其影響突破了東亞的範圍,遠及歐洲和非洲。

使中國外交更活躍,範圍也更大,中國外交開始走向世界。

加強了歐亞幾個文明地區之間的聯絡,使中國文化開始影響世界,世界優秀文明也開始融入中國。

絲綢之路,漢朝對外發展的條件及其影響

4樓:雪雅星箜

絲綢之路:

西漢以抄前,襲中國絲綢經西北各民族,少量滴輾轉販運到中亞、印度半島等。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絲帛錦繡沿著通道不斷西運;西域各國的奇珍異物也陸續輸入中國。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著稱於後世的「絲綢之路」。

開通絲綢之路的影響和歷史作用:

「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沿著這條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織品以及冶鐵、鑿井、造紙等技術相繼西傳。西方的毛皮、汗血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術、**、舞蹈、雕塑等也紛紛東來。絲綢之路是西漢與西域交往和交流的歷史見證。

絲綢之路也是西漢時期及以後,中國與西亞、歐洲各國的聯絡之路。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也密切了漢族與沿途的其他少數民族的關係,促進了我國西北地區的開發。

絲綢之路產生的實質:

絲綢之路是西漢**為了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使漢朝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漢朝的絲、絲織品大量運到西域後再轉運到西亞和歐洲的情況下出現的。它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種**行為之後的民間行為所導致的後果。

絲綢之路的路線 絲綢之路 長安,絲綢之路的路線 絲綢之路 長安 大秦 這個怎麼 填 謝謝

從長安到玉門關,從玉門關 陽關以西至蔥嶺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 西亞直到歐洲 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區 中亞 西亞 長安 河西走廊 玉門關陽關 蔥嶺 安息 大秦 河西走廊,玉門關,蔥嶺,安居 絲綢之路 的路線是怎樣的 內容來自使用者 聚文匯 絲綢之路的交通路線 絲綢之路的交通路線 2011年03月15日 絲...

漢朝時絲綢之路的起點是,西漢絲綢之路起點與終點

絲綢之路是在西漢是出現的起點是長安,當道東漢及以後都城變為洛陽後絲綢之路七點就由長安變為洛陽了。長安 洛陽都是絲路起點。西漢起點長安 西安 東漢洛陽 河南西部 西漢 長安。東漢 洛陽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 公元前202年 公元8年 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 今西回安 為起點,經甘答肅 ...

絲綢之路的,絲綢之路的資料

歷史 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君主制國家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西漢的張騫在前138 前126年和前119年曾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 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地理條件 絲綢之路通常是指歐亞北部的商路,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