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消極意義佛說無慾無求是不是什麼都不幹

2021-03-05 09:21:31 字數 5320 閱讀 7418

1樓:一池秋水皺

所謂無慾無求,並非什麼都不幹,也算不得消極。

這裡的欲求,實際上是非分的欲求。如何把握是否非分的度,就靠修行靜悟。

如果無慾無求,必定能尊重自然、隨遇而安、不妄爭執,保持良好心態。

2樓:東山無人

無慾無求的是心 什麼都不幹 有人供養 這是天大的福報 沒這個信心 還是要乾點什麼的

3樓:寸釘鑄劍

什麼都不幹的話,那佛怎麼修成正果的?修行道路的艱辛從古至今的記載看到的只是一斑,尤其是佛祖修行的年代,修行者更是不計其數,成正果者幾人?佛祖成正果前更是發大誓於菩提樹下坐49天方悟得正道,所有這些是消極者能做的到麼?

接觸佛教瞭解到消極只能說錯誤的認識體會,佛教講的是不著相,所謂的無慾無求等等諸經的說法,是希望通過這種說法讓修行者能體會「不著相」,人只有在體會不著相,才會衝破自己肉體自主意識等的束縛體會到更高層次的真理,破了才算是入門,而不什麼不都不做,相反要做的很多,而且要做對。

4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無慾無求,是指不過欲求不多,但飯還是要吃的,只是不多吃。不求是對自己,但對他人還是要幫助,所以不能什麼也不幹。

5樓:茅津渡口

說無慾無求是因為有求皆苦,讓自己懂得怎樣才會有清淨心。佛菩薩不捨眾生,以清淨心攝取眾生,所以有各種難行能行的菩薩,菩薩以「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無量心,超越有欲有求的凡夫之心,所以能夠自度度人。

佛說要無慾無求,可是佛求的無慾無求難道不是慾望嗎?

6樓:金湖三河兄弟

佛是人做成的那能了無

絲毫的欲求,人餓了要吃飯,下意識的想吃好些的飯食想必佛祖肚子餓了時也會作些非份之想的,儘管大人物守律的多,多受人關注的人會盡量不讓人說三道四的,但凡俗,特別是天性上的慾望乃或多或少的癮癮的存在,這癮癮的存在不算什麼過的。

7樓:法名清嘉

佛無所求,佛所做的事,所說的經,所修的行全部是為了我們眾生(這個眾生不單單指我們人,人只是眾生之一),因為佛具有大慈大悲之心,不忍我們繼續在輪迴中不斷墮落到地獄去受苦,想要讓我們眾生脫離六道輪迴享受真正的快樂(現在的快樂包括人身都是虛假的如夢幻泡影)。

8樓:法藏

佛的無慾無求,,,是,無我境界!,沒有「我相」。。。。。

修道佛說要無慾無求不喜不怒那活著的意義在哪

9樓:匿名使用者

無慾無求是告誡人們不貪不貧,不求不苦。貪得無厭是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但是這和盡人事,聽天命又不可同日而語。

人們正常的生命、生活需要是必要的,這不能和貪得無厭等同起來。至於不喜不怒是不要大喜過度。人們常說,怒傷肝,悲傷肺,驚喜傷心恐傷腎,憂思傷脾胃。

另外,人在發怒時,往往喪失理智,過激的言行產生不可預料的後果。

總之,佛教非佛教,它是一種到現在為止,最理想的最高水準的素質教育。它有一套科學的完整的思維體系和獨特的思維方式。很多人不能把握它,產生一些偏見或誤解,這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10樓:雞蛋

現在是中國社會發展時期,要避免神仙鬼道!

11樓:包大爺

歡樂自在、極樂西方、靜心自在。

12樓:手機使用者

無慾無求,不讓讓你真的無慾無求,而是保持一顆平常心

13樓:

佛死不了,只能活著,又不想活得太累唄!

14樓:流年繞指而過

平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活的精彩,活得有意義

佛說無慾無求才是人生真諦,誰能告訴我四大皆空指什麼

15樓:引經據典正法

1 佛家常講「四大皆空」、「五蘊無我」,這兩句與「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的意思完全相同。

2 「四大」是什麼?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物質。物質有四種性質,叫它做四大;它有四大特性 ,用地、水、火、風來表達。

3 「地」表物體,我們今天講,它是一個固體,這個物體很小,我們肉眼看不到,在佛法裡叫「微塵 」;現代科學家用儀器看到了原子、電子、粒子。

4 現代科學家所看到的是不是佛經裡面講的「微塵」?不曉得,不得而知。因為佛經上講的「微塵」 是最小的,不能再分了。

5 假如將來科學進步了,現在所看見的原子、電子還可以分解,就不是佛經上所說的。佛經上講的是 最小的物質,不能再分了。

6 四大特性中,「地」表示確實有這個東西存在,我們在科學儀器能把它看出來,叫「地大」,它是 一個物體。

7 第二個特性是「水大」,表示它有溼度。

8 第三個特性是「火大」,表示它有溫度。

9 現在科學裡不叫做「火」,也不叫做「水」,現在叫「電」,帶陽電、陰電。陽電就是佛經裡講的 「火大」,陰電就是「水大」。

10 第四個特性叫「風大」。風是什麼?它是動的,不是靜止的,而且以很快的速度在動。

11 現代科學確實證明佛經上講的「四大」,就是基本的物質,所有一切的森羅永珍,都是這個基本物質組合而成的。

12 《金剛經》上講「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就是這一個基本的物質組合成了森羅永珍。大至組成星球、星系,小則我們講的微塵,佛經上常講的汗毛,都是這個東西組成的。

13 我們現代科學家也看出來了,統統是這一個基本物質組合的。所以你說有沒有東西?沒有,只有一個基本的物質。

14 基本的物質從哪兒來的?從心法變現出來的。唯識經論裡面講得很清楚,「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個就是「三細相」裡面的「見分」跟「相分」,「能見相」跟「境界相」。

15 基本的物質就是「境界相」,就是「相分」.「相分」是從「見分」變現出來的,「一切法悉皆空 寂」。明白這個道理,才知道佛家講的「萬法皆空」,這是事實。

16 我們眼前這些法,擺在面前,眼睛所見的、耳朵所聽的、身體所接觸的,這些法到底是空、是有? 從理上講是空的,事上講是有的,擺在面前。

17 這個「有」叫「假有」,「有」不是真的,「有」是假的,而「空」是真的。

18 真假怎麼說法?在佛經裡面的定義,所謂「真」是永遠不變的;如果它會變,就不是真的。所以「

空」永遠不變,故叫「真空」;至於「有」,一切現象都在變化。

19 我們人很顯著的變化,「生老病死」,任何一個人都能覺察出來。其實微細的變化,如我們身體細 胞的新陳代謝,剎那都不停,所以它是在變化。

20 我們這個物質的肉身,是基本的物質組合的。佛在三千年前講經說法,這種物理的現象就講得這麼 清楚、講得這麼明白,現在科學家還沒有搞得透徹。

21 至於植物,經上講有「生住異滅」;礦物,甚至於星球,有「成住壞空」,都是我們能夠理解、覺察到的。

22 一切的物相統統都是在變化,既然都是在變,那就不是真的。所以「有」,佛叫它做「假有」、「幻有」、「妙有」,真空妙有!

23 諸位要知道,佛家所講的「空」、「有」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如果把「空」、「有」分開,就大錯特錯。

24 「真空」在**?「真空」就在「妙有」之中;「妙有」在**?「妙有」就在「真空」裡面。

25 「真空」是體,「妙有」是相,這樣我們才能夠把一切境界相看清楚,看明白。看清楚、看明白有什麼好處?幫助你「舍離一切執著」,都清楚了,沒什麼好執著。

26 執著從**生的?是不瞭解事實真相,以為可以得到,這才執著。搞清楚了,曉得原來什麼都得不到,不但身外之物一樣都得不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得不到,那還有什麼好執著?

自然就肯放下,就容 易放下。

27 真正放下了,說老實話,那個真的、永遠不滅的,你才會得到,那叫真正的自己!

28 真空是講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為什麼叫做真空?因為它沒有跡象。它沒有色,眼看不見;它沒有音聲,耳朵也聽不見;甚至於我們連思維想象都達不到,我們六根完全對它失去效用。

29 但是「真如本性」確實存在,它是宇宙一切萬法的本體,一切法都是從這個體變現出來的。所以什 麼叫成佛?你見到性,就叫成佛了。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

30 見到性之後,就像經上講的,你就不生不滅了。至於你要現相,那就很自在,喜歡現什麼相,就現什麼相。像我們現在迷惑顛倒,怎麼想都枉然,都變不出來;見到性之後,自己就能夠變現得出來了 。

31 盡虛空、遍法界,自己作了主宰, 這叫得大自在。所以一定要曉得事實真相,「一切法悉皆空寂」,這是從理上說的、從本體上說的。

32 「四大皆空」,這講物質組成的現象,不是真的是假的,《金剛經》上講「夢、幻、泡、影」,舉四個比喻。緣聚就有這個現象,緣散這個現象就沒有了。

33 仔細去觀察,緣聚的時候這個相也不生,緣散的時候這個相也不滅,你才見到事實真相是什麼?不生不滅。這是講物質現象,不生不滅。

34 除了物質之外,還有精神的現象,精神我們講心理的現象,你要認識清楚。心理現象:受、想、行、識,有四個現象。

35 受是感受,苦樂憂喜的感受;想就是念頭,妄念紛飛;行就是執著;識是阿賴耶識。

36 想是我們今天講的思想、見解,如果對思想見解有執著,我們今天講成見,成見是屬於末那識。

37 阿賴耶識含藏一切習氣種子,這是佛跟我們講心理現象。心理現象有這四種,物質現象也有四種, 佛說得簡單明瞭,讓我們認識世間萬事萬物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善根發現了。

38 善根發現了,我們就會以真誠的心處事待人接物。對人平等,對事平等,對物平等,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真誠心如諸佛如來一樣,你就入佛境界了。

39 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天天在此地提醒大家的,自私自利,這個關口不能突破。突破這一關,我們就 入佛境界;這一關不能突破,永遠不能入佛境界。

40 可是大家一定要曉得,不能入佛境界,學了這些佛法,只是在阿賴耶識裡頭種一個善根,對於這一 生生死輪迴它不能幫助。

41 換句話說,不能入佛境界,我們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如果我們想 在這一生當中要有成就,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契入。

42 從什麼地方契入?要以真誠心待人接物。不要怕別人欺騙我們,決定不害怕。別人欺騙我們是他的 事情,我以真誠心待人。

43 別人欺騙我們,我們不是不知道,我們要不知道,那就變成白痴了。我們知道、清楚,絕對不把它放在心上,這是智慧,這是高明,這是修行,這是涵養。

44 真正修行人,外面境界無論加給你什麼樣的侮辱、傷害,全是假的。他傷害我的名譽,名譽是假的;他傷害我的身體,身體四大皆空,也是假的。

45 換句話說,八識五十一心所、十一個色法,都不是真的,如夢幻泡影,你想想看他能傷害什麼?什 麼都傷害不到!

46 你真正通達明瞭的時候,沒有東西能傷害;如果你把這個事情放在心裡,你就受了傷害;你知道全 是假的,你就不受傷害。不受傷害,就成就功德。積功累德從**成就?就從這些地方成就。

47 傷害的力量愈大,成就你的功德也愈大,感激都來不及了,怎麼會怨恨別人?所以對傷害我們的人 ,覺悟的人是感恩,決定沒有報復。每遇一次傷害,自己境界一定提升一層,你說怎麼不感謝?

48 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生歡喜、生憂悲苦惱、生怨恨,都不正常。所以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 要隨順佛陀的教誨,不能夠隨順世間的不正常,這個重要!

《十日談》的消極和積極意義是什麼

積極方面 薄伽丘在 十日談 中,對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裡罪惡淫邪的主教 院長 神父的罪行的揭露和批判,事實上,是指桑罵槐地對統治了歐洲近一千年的天主教會權威尖銳的挑戰 是對擁有龐大黑暗勢力的天主教會的一次勇士般的挑戰。從 十日談 總體上來看,對那些小僧侶和小修女,作者常常懷有同情憐憫的情緒。第四...

佛教造像 各種形態的代表意義,佛說造像量度經,佛教裝藏是什麼意義

是大手印 指佛在傳法 降魔等時用的手印。http fjyy.中國佛教 網 佛教 手印咒輪裡就有你說的手印造型 密教四種曼荼羅謂 四 智印 即 大智印 指佛 菩薩之形像 三摩耶智印 表佛 菩薩所持之物或手勢之形像 法智印 表佛 菩薩德行之文字 羯磨智印 表佛 菩薩自利利他之智用 此即將佛 菩薩證悟之境...

佛教所說的無情物和有情物的區別,為何佛說無情即是有情

情與無情,同宣妙法。情是有情眾生,無情是指像我們現在所講的植物 礦物,是無情的,就是它沒有感情,沒有情識 動物都是有情的,動物是有感受的。情與無情就是我們一般講的一切萬物,有情就是所有一切動物,佛說了,都有佛性,有情的眾生有佛性,這點諸位一定要記清楚,有情的眾生有佛性,無情的眾生有法性,佛性跟法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