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歷史竹子的歷史

2021-03-05 09:20:58 字數 6209 閱讀 3981

1樓:anyway丶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已經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確切記載源於仰韶文化。2023年在西安半坡村發掘了距今約2023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遺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認出"竹"字元號,說明在此之前,竹子已為人們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中國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時器時代。

漢字起源於原始社會崩潰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號則應在此之前就已出現了。在2023年前的浙江餘姚縣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內也發現了竹子的實物,可見在原始社會時期竹子和人們的生活有了密切關係。因為只有竹子已為人所用,才須為其創造一種文字元號來表示。

擴充套件資料

竹文化詩文

竹文化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和文化活動中,把竹子形態特徵總結成了一種做人的精神風貌,如虛心、氣節等,其內涵已形成中華民族品格、稟賦和精神象徵.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審美價值。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

分佈於熱帶、**帶至暖溫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佈最集中,種類也最多。竹枝杆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國人民喜愛,有「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歲寒三友之一等美稱。

中國傳統的繪畫藝術自古就重視畫竹,這不是偶然的,竹子高尚的精神風貌和特殊的審美價值,不但激發藝術家的創作靈感,而且也成為藝術家推崇的楷模。

畫竹藝術在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具有相當的地位,中唐時期,竹已形成專門的繪畫題材;北宋文同開創了"湖州竹派",被後世人尊為墨竹繪畫的鼻祖;元代的柯九思、高克恭、倪瓚,明代的王紱、夏昶、徐謂,清代的石濤、鄭板橋、蒲華、吳昌碩,都是樹一代畫竹新風的畫竹大量,促進了畫竹藝術的發展,對畫竹技法和理論的發展以及完善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時至今日,中國的畫竹藝術仍保持長盛不衰的勢頭,當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

2樓:人之老

竹子源於中國。竹子在中國人心目中是高尚美好和幸福的象徵。自古以來,竹子深深地浸潤在中國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早在商代就開始用竹子製造書簡和編竹器,漢代用竹建造宮殿,晉代用竹造紙,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對竹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進行了高度的概括:「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煲者竹薪,衣生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竹子不但在經濟生活中為人們創造了使用價值,同時在精神生活領域,也產生了深厚的影響。虛心、有節、堅韌,四季不改枝換葉,其氣質、品德可與君子美。

正因如此,自古以來,竹子成為詩詞歌賦吟詠的物件,繪畫及雕刻的素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竹子涵蓋了實物文化、景觀文化及思想文化的各種方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情感、觀念、思維和思想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鬆、梅並稱「歲寒三友」,與梅、蘭、菊合稱「四君子」,形成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大特色,是中國文化的標誌之一。不僅如此,竹葉在我國還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藥用歷史,它的醫療保健作用早已我國人民所認識。

清《本草求真》:「竹葉據書載,涼心緩脾、清痰止渴,為治上焦風邪煩熱、咳逆喘促、嘔噦**、一切中風驚癇等症,無非因其輕能解上、辛能散鬱、甘能緩脾、涼能入心、寒能療熱故耳。」

清《本經逢原》:「(竹葉)主咳逆上氣,療筋急(疾)、惡瘡,殺小蟲……主咳逆上氣乾,以其能清肺胃之熱也;療筋急(疾)、惡瘡者,以其能化身上之氣也,氣化則百身中之氣也,氣化則百骸條暢,何有小蟲之患乎。」

清《藥品化義》:「竹葉清香透心,微苦,涼氣熱氣俱清。經曰:

治溫以清,專清心氣,葉銳有散,味淡利竅,使心經熱氣分解。注治暑熱消渴,胸中熱痰,傷寒虛煩,咳逆喘促,皆用為良劑也。又取色青入膽,氣清入肺,是以清氣分之熱,非竹葉不能……」

竹葉是中醫一味傳統的清熱解毒藥,據《中藥大辭典》記載,淡竹葉功用主治:清熱除煩,生津利尿,治熱病煩渴,小兒驚癇,咳逆葉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瘡等。2023年,(淡)竹葉被衛生部批准列入「藥、食兩用的天然植物」名單。

它的問世,將為人類的「第一殺手」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

3樓:成都萬通技工學校

竹為禾科竹亞科植物,全球約有70屬1200種。竹林總面積有3億畝,主要分佈在熱帶和**帶地區,其中亞洲最多,非洲次之,同緯度的歐洲幾乎沒有竹。我國竹類專家經研究證實,我國西南部山地不但是亞洲竹子的主要發源地,也是現代竹子的分化和分佈中心。

我國種植竹子有悠久的歷史,通過對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的考古研究,證明7000多年前,我國民間便開始認識和種植竹子;在湖南洞庭湖新石器遺址發現竹子被用於建築;在浙江錢山漾遺址(距今5300—2023年)有竹蘿、籃、簸箕、簞等出土文物,證明竹子用於日常生產,生活有2023年的歷史。中國人用竹筷、食竹筍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2023年前興建的歷史上的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竹子用於農田水利建設的典範。世界上最古老的自來水管便是竹子製作的,當時被稱為「筧」;最晚在漢代,已利用竹製成竹纜繩用於打井,由於竹纜的抗拉強度達每平方寸4000公斤,與鋼纜的抗拉強度相似,故早在漢代便打出了深度達1680米的鹽井,這種用竹纜打井的技術,19世紀才傳入歐州。

2023年美國人用這種方法在賓夕法尼亞鑽出第一口石油井,為此人們把竹子喻為植物中的「鋼鐵」。竹子用於交通是在2000多年的西漢時期;用於軍事是在南宋以後;竹子用於造紙則始於晉代。

據最新資料表明,我國是世界上竹類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無論是竹林面積,還是蓄積量,竹筍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國素有「竹子王國」之稱,擁有十分豐富的竹類資源和源遠流長的竹文化。

境內有竹類40多屬、400餘種,竹林面積約400萬公頃。自有文字記載,便有竹的敘述。我國第一部有關竹子的專著是晉戴凱之的《竹譜》,宋代僧人惠崇寫的竹譜今已失傳,到了清代陳鼎也有寫過竹譜。

另外《易經》、《書經》、《周禮》、《禮記》、《爾雅》、《山海經》等書中,都有竹的記載。秦朝時,秦始皇已把竹子引種於咸陽的宮廷園林中。漢代的宮廷苑園中設有修竹園、竹圃。

明清時有關竹子的栽培和利用逐漸興盛進來。

4樓:井家的露寶

1.中國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國家。2023年在西安半坡村發掘了距今約2023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遺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認出「竹」字元號,證明了中國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時器時代。

而且在2023年前的浙江餘姚縣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內也發現了竹子的實物。

2.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有「竹」的象形符號和與竹有關的文字。古人以竹片作為文字的載體,用牛皮繩串起來編結成書,就是所謂的「韋編」。

大教育家孔子勤於讀書, 把牛皮繩多次翻斷,被人們作為「韋編三絕」的佳話傳頌。從戰國到魏晉長達八百年的歲月裡,人們皆用「竹簡」寫字、刻字、著書立說。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竹書紀年》以及《尚書》、《禮記》、《論語》等經典,都寫在竹簡上。

由於竹簡的利用,使中國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上溯到殷商時代,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及歷史文獻的傳存立下了汗馬功勞。以象形表意為特徵的方塊漢字也因竹簡而被固定下來,逐漸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書法藝術。

有關竹子的歷史故事 15

5樓:大大大大倩倩

1、胸有成竹

北宋畫家文同,字與可。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同畫竹的妙訣在**呢?

原來,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上各種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

目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的竹子立刻浮現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傳神。

當人們誇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

有位青年想學畫竹,得知詩人晁補之對文同的畫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補之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

2、竹子的來歷

相傳,古時凡間沒有竹子的,竹子只生長在王母娘娘的御花園中。竹子受仙霖甘露澆灌,長得俊秀挺拔。神仙們都十分喜愛仙竹,特別是王母娘娘,更是寵愛有加。

她命侍女朝霞仙子照料仙竹,朝霞對仙竹也喜歡萬分,每天都悉心呵護。仙竹彷彿也懂她的心思,只要朝霞從旁經過,便招展身姿,向她致意問好。

天上雖好,可朝霞卻嚮往人間有死有生,有淚有笑的生活。當她和女友們談起人們生活的時候,總說:「要是能在人間活一天,我連神仙也不要做了!

」可女友們都笑她痴人說夢,仙女下凡是犯天規的。

說到夢,還真的來了。王母娘娘在蟠桃會上乘興多喝了幾杯百花仙子釀的百花露,醉了。這百花露喝上一杯,神仙也得醉三天,更何況多喝了好幾杯呢?

朝霞明白這一醉少也要十天半個月,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要下凡,只有乘此機會了。便悄悄地帶了一些仙竹從南天門溜到了人間。從此,人間就有了挺拔俊俏的竹子。

3、四方竹

西樵山上多異竹,尤以四方竹負盛名。四方竹株型矮小,色墨綠,葉細長,莖枝圓中略方,用手捏它,有明顯的方型感,橫截面成正方形。由於疏密有致,形態飄逸,適宜盆栽,是觀賞的珍品。

傳說這種竹最初是由一個堅心的男子培植起來的,不堅心的人很難把它栽活。

很久以前,山上有一對青年男女在熱戀著,他倆對歌傳情,密訂終身。可是女子很勢利,嫌棄男子靠打柴過日。當男子到女家求婚時,女子的娘竟擋住門口唱道:

不是花靴莫行街,不是利斧莫砍柴。

除非山上天地變,竹子成方送女來。

男子是個堅心的人,他聽了下決心要叫竹子變方。他在自己的草棚下栽了一棵竹子,早晚用力在竹竿上捏一會兒。捏呀捏的,捏了一年,竹竿的下截變方了,但上截還是圓的。

捏呀捏的,捏了兩年,竹竿的上截變方了,但下截又恢復了圓形。

竹未捏方,女子的娘把女兒許給了一個官家。在花轎過門的途中,那女子在轎里長嘆一聲自盡了。

男子非常悲憤,把棚下的竹株拔了起來,帶著它進佛寺當和尚去了。

這個年青的和尚天天到禪堂裡唸經,天天捏著簷下新移的那棵竹子。經書唸了十回、百回、千回,竹子捏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終於,一棵方形的竹子在香菸繚繞中出現了,葉形細長,竿色墨綠。後來從旁長出來的新竹也是方的。和尚穿上整齊的袈裟,虔誠地把方竹子從禪房前移栽在女子的墳上。

方竹子在墳地裡繁殖開來了,長滿了坡坡嶺嶺。山裡人把它看作是堅貞的象徵。從此,山裡有這麼一個習慣:男子向女子求婚,得在女方家門前栽一株四方竹,表示自己的堅貞。

4、絕代竹

在遠古的時候,彝族結婚的傳統習慣都是安排***的後半月,此時的夜晚月亮出得很晚。有一年的十月,有兩家人相隔居住七天路程的人家,在那年十月裡的一天,有兒子的那個家,派人到另一個有姑娘的那個家提親,通過兩家親人的同意,選好吉日,準備結婚。

於是姑娘家在結婚吉日前的第七天,舉辦了女兒結婚儀式。並高高興興的安排送親客,把女兒送走。在這天早上,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從家裡出發了,一同前去的送親客共有三十餘人。

在路上一天又一天的在行走,到了行路的第三天,送請客們要路過一片竹林,這片竹林很大,竹子也很粗。在竹林裡還長有很多的雜草。這天在這片竹林裡,走啊走,一直走到了晚上。

天早已黑盡,新娘和送親客們都走得很累,天黑路也難走,於是那一夜就露宿在這片竹林裡,準備第二天再走。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大家都走得很累,於是也都睡得很熟。

當第二天黎明到來的時候,醒來的送親客們發現,部分送親客和新娘一起不見了,於是大家一起到處找人,找了好久可是渺無蹤影,只在新娘睡的那個周圍發現了一些橫七豎八的人骨頭。

可是頭天晚上露宿之前因為天黑,沒有看到任何骨頭的存在,無法說明這些骨頭到底是什麼。最後有人發現在新娘露宿旁的一株竹子縫隙裡,夾著一絲新娘的裙子,他們就把這株竹子砍掉,花開竹子一看,原來竹子裡面都是人骨頭,裡面還剩有新娘的著裝。

此時,人們才發覺這個竹林裡的竹子和植物都會吃人。從此以後,彝族就留下了不種竹子的習慣,視竹子為斷子絕孫的植物,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5、竹神公

很久以前,浮流國(即現永安)出了位叫「衍公」的奇人,他生**竹,終日徜徉在竹林,以竹為伴。一年,天降大旱,河流乾涸,萬物枯焦,百業凋敝。衍公看在眼裡,急在心頭,決心為百姓做點好事。

他拔起一根竹子,運起法力,驅趕巨石,準備在燕江上築起一座石壁,蓄水抗旱。此事被天神得知,大為震怒,認為這是對抗天庭,犯上作亂。於是便降落凡間,把即將築好的石壁破壞。

衍公功虧一簣,飲恨燕江。

衍公不向天公低頭,決意教訓一下傲慢的天帝。一日清晨,衍公用竹做了支弓箭,張臂挽弓,射向天庭。竹箭挾風攜電,徑直射向玉皇大帝的金鑾殿。

這天玉皇大帝恰好貪睡,尚未上早朝,竹箭直射在玉帝的龍椅背上。

待玉帝上得殿來,見椅背上插著支箭,大驚失色,忙問左右是為何。太白金星拔下箭看了後說:「這是一支竹稈箭,不在豫章(即現江西)在閩越(即現福建):

金箭頭,銀箭尾,不在沙縣、在浮流。」

玉皇大帝聽後,下令天兵天將到浮流國捉拿施放冷箭之人。天兵來到浮流國,深入竹林搜捕衍公。只見竹林內有個五處美髯、鬚髮飄飄,手持一根竹笛的人在出沒。

天兵砍倒所有竹子,可就是抓不著那個留著長鬚的奇人,只好悻悻地返回天后命。

玉皇大帝聽罷稟報,嘆道:「這個在竹林出沒的不是凡人,只能是竹神啊!」只好下令龍玉降雨,消彌永安的旱情。雨水一降,一棵棵竹筍拔地而起,竹林又是一片鬱鬱蔥蔥。

從此,永安人把衍公尊為「竹神公」,拜供奉起來,以紀念這位解永安於倒懸的奇人。

竹子的種植歷史,要具體點,竹子的種植方法

母竹的種植 母竹運到種植地後,應立即種植。竹子宜淺栽不可深栽,母竹根盤表面比種植穴面低3 5cm即可。首先,將表土或有機肥與表土拌勻後回填種植穴內,一般厚 10cm。然後解除母竹根盤的包紮物,將母竹放入穴內,根盤面與地表面保持平行,使鞭根舒展,下部與土壤密接,然後先填表土,後填心土,撿去石塊 樹根等...

有關竹子的文章竹子的描寫

竹子竹子,有 梅蘭菊竹 四君子之一,松竹梅 歲寒三友之一等美稱。竹的色彩是綠色的,但卻不顯單調,給人以生機。清代詩人鄭燮的 竹石 中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寫的正是竹子堅貞不屈的精神。成年竹子的高度約莫三至四層樓高,挺拔 秀麗。竹枝杆修長,亭亭玉立,婀娜多姿...

關於竹子的詩,關於竹子的古詩

1.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竹 樑 劉孝先 2.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鄭燮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3.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一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去年笱已長,今年.4.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