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這篇文章運用了什麼的手法

2021-03-03 20:46:58 字數 2609 閱讀 2355

1樓:萌帥的柴犬

《雨花》是一篇寫景、敘事、抒情融為一體的文章

《魚我所欲也》這篇文章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2樓:神奇女俠

1、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地說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飢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於「生」,突出了主題。

2、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

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於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鄧稼先》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什麼寫法

3樓:山地車

《鄧稼先》這篇文章主要運用:對比

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

這樣寫的作用是:把鄧稼先和奧本海默進行對比,揭示出他能領導大家做出歷史性貢獻的原因.從多角度多側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優秀品質,使人物形象顯得悲壯而豪邁,偉大而崇高,讀來令人仰止.

4樓:森海和你

主要運用了對比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將奧本海默和鄧稼先對比,突出了鄧稼先性格忠厚平實。

《鄧稼先》是楊振寧寫的一篇傳記型文章,以中華幾千年文化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來民族情結、五十年朋友深情為基調,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介紹了一位卓越的科學家、愛國者。

寫作背景:2023年7月29日,是鄧稼先逝世七週年。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寫了這篇文章作為紀念。

這是一位科學家寫的科學家評傳。作者和鄧稼先同志是中學同學、大學同學,在美留學期間又是同學。他自己說是「50年的友誼,親如兄弟」。

此文珍貴之處是楊先生從科技發展史的高度,將同他有長期交往、所知甚深的中國、美國兩位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作了比較評述,既高且深,又親切可讀。讀楊振寧教授的回憶文章,可以進一步瞭解鄧稼先同志的才能、風格、思想和為人。

5樓:江郎刀客

《鄧稼先》這篇文章主要運用:對比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

這樣寫的作用是:把鄧稼先和奧本海默進行對比,揭示出他能領導大家做出歷史性貢獻的原因.從多角度多側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優秀品質,使人物形象顯得悲壯而豪邁,偉大而崇高,讀來令人仰止.

6樓:戈蕩御錕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不但可以感悟到鄧稼先偉大的人格魅力,而且還會被那充溢於文章字裡行間的真情所打動。作者並不是站在一個科學家的角度來客觀地為另一科學家做描寫,而是通過奧本海默來突顯出鄧稼先的一生對科學事業的貢獻,以及他的為人處事,及他的國家所做的貢獻和他榮譽事件,更顯現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無私奉獻

謙虛坦誠

的優秀精神

7樓:汗梓暄乘自

對比手法,將奧本海默和鄧稼先對比,突出了鄧稼先性格忠厚平實。這是初一的知識,我現在初二,已經忘的差不多了,大概就是這個。

8樓:波安露清葦

對比,和奧本海默對比。作用是突出鄧稼先的高尚品質。

9樓:航模

這篇課文主要運用了giao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giao,這樣的作用是,可以突出giao的生動與形象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顧個人安危,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

《春》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情感,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11樓:mr罒灬包子

朱自清抓住了春天的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發了對春天的讚美之情,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思想感情。

12樓:匿名使用者

1、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盼望著,盼望著 ,連用兩個「盼望著」,是一種反覆的寫法。反覆可以更形象生動地突出急切之情。

2、「欣欣然」 則包含了作者喜悅的心情,千盼萬盼的春天來了。

3、作者通過抒情的手法,運用反覆、擬人的修辭方法給我們寫出了他渴望春天到來的急切心情,還有對春天的親近感,喜歡春天的感情。

魯迅的《秋夜》文章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13樓:zh風魂

手法。這篇作品寫秋夜後園和室外所見所感,寓情於景,把自然人格化,創造了天空、棗樹、小粉紅花、小青蟲等一組具有深刻意蘊的象徵性形象。

這些形象具有鮮明的特徵:天空奇怪而高,眯著冷眼,將繁霜灑在園中的野花草上;小粉紅花在夜氣的侵襲下瑟縮發抖,做著春天的夢,對未來抱有希望;棗樹則飽經滄桑,知曉季節變化的規律,因而不受任何蠱惑,以直而長的枝幹直刺天空,一意要判它的死命;小青蟲則不惜犧牲生命去撲火,被譽為「蒼翠精緻的英雄」......通過這些形象,作品傳達了對黑暗、暴虐的統治勢力的憎惡和憤怒,對被壓迫被摧殘者的同情,對追求光明的幼小者的讚美。尤其是棗樹的形象,表現出一種頑強抗擊黑暗,不克厥敵戰則不止的韌性戰鬥精神,既是作者對這樣的戰鬥者的肯定,也是其人格、精神的寫照。

作品情景交融,詩意濃郁。象徵手法的運用,使作品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遠的特點。